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节 痛定思痛

第六节 痛定思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63 更新时间:2023/12/26 16:47:30

此次太宗东征,虽然给了高丽极为沉重的打击,但自身损失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颇有斩获,可是毕竟没有达到平其国、收复故土的战略目标,以这个标准来看,这次的东征是失败了。可是太宗毕竟不是炀帝,炀帝是稀里糊涂地打仗、莫名其妙地失败,所以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太宗皇帝则大为不同,身为一代名将,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回去之后便想出了一整套对付高丽的办法。首先便是将被俘虏的高丽人全部释放,让他们平安返回故乡,以此争取高丽国内的民心。再就是针对高丽坚壁清野的堡垒要塞战术,不断派小股偏师对高丽进行骚扰。之前已经提过,高丽人的生活生产全都是在城外,只是一接到警报才进入城中防御,而不间断的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骚扰将极大地破坏高丽国内的农业生产,慢慢消耗高丽的国力。这些措施招招都打在高丽的软肋上,使得之后高丽国内烽烟四起,经济遭到很大破坏。

于是在此后,唐军的骚扰部队四处出击。

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李世□部渡过辽水后,经南苏(今辽宁新宾)、木底(今辽宁新宾)等数城,高丽守军皆背城拒战,李世□击破其兵、焚其罗郭而还。同年七月,牛进达等所率水军从鸭绿水口登陆,进入高丽国内,经百余战,每战皆捷,先后攻拔石城(位于鸭绿江南)等数城。进至积利城(位于今朝鲜平壤西)下时,高丽守军万余出战,被牛劲达副将李海岸率部击退,斩首两千级。不久,亦从海路回国。

贞观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唐太宗钦令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刺史王波利等发江南十二州工匠制造战船数百艘,准备对高丽再次实施骚扰。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二十五日,唐太宗又诏令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右卫将军裴行方为青丘道正、副行军大总管,率水军三万及楼船战舰,自莱州泛海出击高丽。

同年四月,薛万彻等率水军由莱州出海,经大榭岛(今山东南、北长山岛)、龟岛(今山东陀矶岛)和乌湖岛,折而东北行,仍由鸭绿水入海口登陆,进破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俘获甚众。四月十四日,唐乌湖岛镇古神感率部浮海进击,在易山(似在今朝鲜平壤东北之马山里)与高丽五千守军遭遇,唐军大胜。当晚,高丽万余水军夜袭古神感所率船队,却被古神感设下埋伏,将其击败,之后胜利班师。

在不间断的骚扰下,高丽实在吃不住劲,高丽王高藏只得派其子、莫离支高任武入唐谢罪。可是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谢罪”是没有用的,太宗不为所动,在坚持骚扰的同时,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遣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在剑南道伐木制造船舰,最大的舟船其长可达一百尺,其宽约五十尺。另遣使沿江而下,把舟船从巫峡运至江、扬二州,然后从海路齐集莱州。同年八月,又诏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都督府及婆(州治今浙江金华)、洪(州治今江西南昌)等州造海船及双舫一千一百艘,并遣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西)刺史孙伏伽招募勇士,莱州刺史李道裕运输粮饷及攻城器械,贮于乌湖岛,准备乘高丽举国困弊之际,于来年发兵三十余万,再征高丽。

太宗最后还是没有圆平高丽的愿望,贞观二十三年(649)春他患上了疾病。五月,一代英主撒手西归,唐朝遂罢东征之役。

高宗即位之后,高丽趁太宗驾崩,唐朝新皇即位顾不上他们的时候抓紧时间休养生息了几年,当国力有所恢复之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于永徽五年(654)十月遣其将安固率高丽、**之兵北击契丹,与唐松漠都督李窟哥所率的契丹兵战于新城,高丽大败,“人死相藉,积尸而冢之”。李窟哥遣使告捷,高宗张贴露布于朝堂;永徽六年(655)正月,高丽又与百济、**连兵,向新罗北境发起进攻,接连攻占三十三城。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入唐,乞求援救。高宗遂决定对高丽继续实行骚扰之策,以疲弊其国。

永徽六年(655)二月二十五日,高宗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出击高丽军。五月十三日,程名振等率部渡过辽水后,高丽的新城守军见唐军兵少,遂打开城门,渡过贵端水(今辽宁铁岭西南)迎战。名振等率部奋击,大破其众,歼敌千余人,焚其罗郭及附近村落而还。这次骚扰作战乍看与以前的骚扰作战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是这却是大唐又一名将苏定方沉寂二十余年后的第一次出击,自此一代将星冉冉升起,散发出无穷的光芒。

显庆三年(658)六月,唐高宗又派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和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率兵渡辽水,向高丽军发动进攻,沿途占据了新城西北的赤峰镇,歼灭高丽守军四百余人,俘获百余人。高丽遣其将豆方娄率众三万迎击,名振以所率契丹兵出击,大败其众,歼敌两千五百人,引兵而还。翌年十一月,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又率部渡辽水,与梁建方、契*何力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今辽宁辽阳之华表山),薛仁贵少年意气,又是单枪匹马,手持强弓连环急射,所射皆应弦仆。接着又战于石城,高丽有善射者,射杀唐军十余人,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击,高丽善射之人以弓射击,却被薛仁贵枪挑剑砍,全部挡开,霎时冲到此人面前,将此人生擒活捉,于是大破高丽而还。

标签: 痛定思痛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辽东粪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东

    陈国亡了,可是这个事件却让数千里之外的一个人惊恐不已,这个人就是当时的高丽国国王高汤(高丽史书称之为平原王或平岗上好王,也叫高阳成)。高丽或者说高丽国所治的这片土地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就是我华夏族的诸侯国之一,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一般说是哥哥,有的说是叔父。

  • 第二节 过河!过河!过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二节

    辽河之上,杀声震天,隋军和高丽军的第一场战斗就显得那么激烈和血腥。率领前锋渡河的将军便是炀帝深为器重的麦铁杖。此人本是南朝陈人,陈亡后入隋军,随名将杨素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他出身低微但却受皇帝器重,因此一心为国,不畏生死。出征前他留下了“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瓜蒂喷鼻,治黄不

  • 窦建德简介与评价:简述窦建德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窦建德窦建德(573~621)隋末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建德父、祖世代务农,稍有资产。建德仗义疏财,甚为乡里敬重。初为里长,因犯法亡命,后遇赦得归。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杨广征兵攻高丽,建德以“募人”从军,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大水,同县孙安祖,

  • 隋文帝悍将史万岁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悍将

    隋文帝的重臣史万岁就像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一样那么有名。李广以击匈奴称雄于汉,史万岁则以败突厥扬名于隋。能与李广相比的人,或许历史上也只有史万岁一人了。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才能呢?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史万岁曾为北周沧州刺史,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非常地勇猛潇洒,尤其是喜欢骑射,在马上驰骋,就犹如在天上飞

  • 隋朝瓦岗寨袭取洛口仓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朝

    袭取洛口仓(隋朝)瓦岗寨的好汉们下手非常狠,一下就端掉了隋王朝的命根子战争概述:隋末国内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困,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业六年(610年),翟让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扯起义旗,引得各路豪杰来归。后来李密接管了这支队伍的领导权,瓦岗军败张须陀、灭刘长恭,并

  • 四海巡幸——纵情声色淫乐无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淫乐

    隋炀帝贪图享乐的重要内容是他巡游天下,三幸江都(今扬州)。隋炀帝在洛阳显仁宫中目睹了自天下各处移来的名花异卉,鲜艳异常,娇嫩可爱,感到十分新奇。当了解到最尊贵而艳丽的丹桂、碧莲、金梅、银杏、垂丝弱柳等等均出自江南扬州时,他有了游览扬州的打算。当臣下向他禀报,扬州蕃厘观的琼花,开花似雪,香闻数十里时,

  • 诬陷兄长——阴谋图得东宫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宫

    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看相人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隋文帝又问大臣韦鼎:“我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我?”韦鼎说:“皇帝和皇后最喜爱谁,谁就应该继承皇位,这不是我所敢于预料的。”隋文帝笑着说:&ldqu

  • 第一节 山雨欲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平南扫北,中国四周的边患几乎一一扫平,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此时高丽问题便又一次横亘在中国面前。隋朝几度在征高丽的战争中惨败,几十万中国士兵倒在了辽东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军民,谁不想把这笔账讨回来呢?当时李世民说了这么一段话:“辽东旧

  • 他是瓦岗五虎将之一 最后为何成了“道家仙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了

    在西安骊山西绣岭有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明圣宫,主奉谢映登仙祖。该“宫殿”毁于唐末兵火,九十年代初,台湾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七百余道教信士,为报谢仙祖保佑之恩,表达爱国之情,发愿集资近五千万元,历时十年才完成。实际上,在台湾民众中,谢仙祖也有广泛传播,如台北市新店青潭里就有一座专门祀奉这位道教仙人,气

  • 《独孤天下》第32集剧情介绍,白狐皮最后送给独孤伽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

    在电视剧《独孤天下》中,杨坚和宇文邕打猎时同时射中白狐,杨坚本不打算计较,但听到宇文邕要将白狐送给伽罗。杨坚醋性大发,同宇文邕争执起来,并对其宣誓主权。下面一起去看看第32集精彩剧情吧!在电视剧《独孤天下》第32集中,杨坚提拔了一名将军,大家都非常爱戴杨坚,属下们对他阿谀奉承。杨坚率领队伍打猎,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