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2、宁国公主

12、宁国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3/12/21 3:47:22

宁国公主,肃宗次女。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镇压叛乱,唐朝向回纥借兵。回纥,其先匈奴,北魏时称高车,或称敕勒,讹为铁勒,其一为回纥。贞观三年(629)始向唐献方物。开元(713~741)年间,回纥日益强盛。唐玄宗册封其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在回纥帮助下,至德二载(757)唐朝先后收复西京、东都。收复东都后,回纥兵大掠三日。

乾元元年(758),回纥使者向唐朝请婚。唐肃宗应允,遂以宁国公主下嫁回纥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命堂弟汉中郡王、御史大夫李瑀、右司郎中李巽为正副册礼使,护送公主到回纥。肃宗亲送至咸阳,勉励公主不负所托,公主很清楚和亲回纥的政治使命,临行话别,向肃宗表示:“国家事重,死且无恨。”(《旧唐书》卷15《回纥传》)

宁国公主深得父皇肃宗的宠爱,但在婚姻上并不顺利。安禄山叛乱之前,她下嫁郑巽,后再嫁薛康衡。长安被攻陷时,她正守寡在家,随妹妹和政公主、妹夫柳潭等一同逃难,有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此次和亲,决心为国献身。

公主到达回纥,可汗端坐帐中,仪卫森严,让册礼使李瑀等人站在帐外等候,态度很傲慢。李瑀进帐,立而不拜。“可汗曰:‘见国君,礼无不拜。瑀曰:‘天子顾可汗有功,以爱女结好。比中国与夷狄婚,皆宗室子。今宁国乃帝玉女,有德容,万里来降,可汗天子婿,当以礼见,安踞受诏邪?可汗惭,乃起奉诏,拜受册。”(《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第二天尊宁国公主为“可敦”(王后),领受了李瑀带来的礼物,李瑀回唐时,回纥可汗献马五百匹、貂裘、白毡等。并且“派王子骨啜特勒、宰相帝德等率骑三千助讨贼。”(《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肃宗命仆固怀恩统领。

宁国公主出嫁回纥的第二年,乾元二年四月,回纥英武威远可汗就病死,其子移地健立为登里可汗,后被唐封为英义建功毘伽可汗。按照回纥的旧习俗,要宁国公主为已故的可汗殉葬,宁国公主于是劝新可汗尊重唐朝礼俗:“中国人婿死,朝夕临,丧期三年,此终礼也。回纥万里结昏,本慕中国,吾不可以殉。”(《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但也遵守了回纥习俗,临丧割面哭吊。八月,因“无子”,宁国公主被送回唐朝。

当初随宁国公主陪嫁到回纥去的,还有玄宗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之女“小宁国公主”及唐朝大将仆固怀恩之女。当时回纥英武可汗向唐请婚时,还为少子请婚。回纥英武可汗娶了大小宁国公主,其次子移地健娶了仆固怀恩之女。移地健继位后,立仆固怀恩之女做了可敦,并收娶小宁国公主,生有二子。

宁国公主回到长安时,肃宗诏命百官到明凤门外迎接。大约此后改封为萧国公主,贞元(785~804)后情况不见记载。

标签: 宁国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收揽皇权,变革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权

    唐玄宗即位后,在政治上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帝位,使动荡的局面尽快地安定下来。从神龙元年正月到先天二年七月,只不过八年的时间里,唐廷就发生了七次政变,换了三四个皇帝,使宫廷内弥漫了险恶的气氛。先后粉碎武韦集团、太平公主集团的斗争,使唐玄宗深深地懂得:树立皇权的绝对权威,是威慑动乱势力、安定政局

  • 李世民这么厉害,为啥儿子都这么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可谓牛气冲天,但他的儿子大多是渣。李治是个软蛋先不说,长子李承乾在被立为太子17年之后,竟然走上谋反的道路,不能不令人深思。历代史家都将李承乾悲剧形成的原因,完全归之于他本人的愚笨和顽固不化。其实,唐太宗教育上的失误也是造成李承乾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承乾原本深得

  • 唐宣宗李忱:帝王中的演技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唐宣宗李忱从小孤僻木讷,一直被宫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36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的是,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睿智和英武果决,短短一年时间便消灭了为患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究竟有多大权势?难怪李建成争不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有多大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唐朝乃至中国古代着名的皇帝之一,“千古一帝”唐太宗是“玄武门政变”当中杀了太子李建成与其党羽李元吉。李渊本就优柔寡断,见势就立了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退位李世民做了皇帝。由此说明,李世民当时的权势地位很是强大,到底有多“可怕”,下面细细说来。李世民文武双全,善谋善战,是一个可遇而不可

  • 纳谏并非李世民专利:宋徽宗从谏如流却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从谏如流

    宋徽宗善于“纳谏”,堪称“从谏如流”。不过,他纳的既不是保家卫国之谏,也不是国计民生之谏,而是谶纬学和风水术。据宋代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年(1102年),中书舍人范致虚看到京城以屠狗为业者甚众,觉得事关重大,该提个建议。他向宋徽宗上书说:“十二宫神(生肖),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

  • 为何武则天没给李世民生孩子为李治生了6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可比汉武帝、秦始皇、康熙、乾隆等这些皇帝要出名多了,也是电视荧屏上的“宠儿”,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从身份卑微的五品才人一直到权倾朝野的帝王,统治了大唐数十年,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武则天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13年时间里没有生育一儿一女,但是当嫁给了李世民

  • 2、武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举

    唐代的科举制度进入成熟期,常科主要有明经、进士等科,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制科。另外,又有武举,武举创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武则天创设武举的原因,一是笼络习武之人,扩大支持者的层面,这和他增加进士科录取名额等做法的目的是一致的;二是便于选拔武将,当时唐朝内部不时有针对武则天的反叛活动,西部吐蕃等

  •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杀李世民的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孙

    长孙无忌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储的时候,认为谁继承皇帝位都是他妹妹文德皇后的亲儿子。谁争赢了,他都是天子元舅,所以长孙无忌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李恪是炀帝女杨氏所生,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这下子长孙无忌坐不住了,赶紧去找文德皇后的小儿子晋王李

  • 皇帝被迫让位,竟然还让出了盛世皇朝,儿子也是一个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也是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若不是出于无奈,谁都不想把皇位主动让给他人,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有一位皇帝,是开国之君,却在儿子的逼迫下,禅位于他,此皇帝就是唐高祖李渊。李渊(566年-635年),陇西成纪人,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本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就袭封唐国公,与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强武将为何没有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将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