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真相浮出水面:李世民也有阴暗一面

玄武门之变真相浮出水面:李世民也有阴暗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4/1/19 6:19:18

唐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逼迫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的经过在史书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十分隐晦。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一直饱受人们争议……

唐朝统一全国以后,李世民因其军功卓着,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军功无人能及。渐渐的把目光投向了太子之位,而太子李建成基本上没有什么战功,但是他有着合法的太子身份和父亲的支持。所以这两兄弟之间的较量从一开始的暗中进行,慢慢地走向公开化、激烈化,直至最后水火不相容。

公元626年,突厥进攻乌城,就是这么一件普通的战事,却将这两大集团之间积压许久的矛盾彻底点燃。当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带兵出征,他的目的很明显,李元吉手握兵权之后,就可以以征讨突厥的名义调拨秦王府的将领,手握战将生杀大权以后,就可以很轻松的消灭掉李世民的有生力量。同时,他们还商议,在出征那天,趁着给李元吉饯行的机会,一举斩杀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很快就通过安插在太子身边的人,得知了他们的密谋。了解了情况以后,李世民火速召集部下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先发制人。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怪事,让李世民的计划差点流产。这一年6月3日,太白金星划过天空,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局向李渊报告说,太白金星划过神州,在秦地落下,这是秦王当拥立天下之兆。这件事是不是太子在搞鬼不得而知,但是却成功的让李渊对李世民起了疑心。

于是李渊就拿这个天象去审问李世民,李世民当然知道自己一言不慎会是什么下场,于是他避实就虚,也向李渊揭发了一件机密:李建成、李元吉“淫蒸母妃”,儿子胆敢染指自己的后宫,这让李渊顾不得再审李世民,决定先把这三个儿子召到宫里对质,看看到底有没有李世民所说的这回事。

但是翻遍所有的史书,这件事都没有记载。这也就是说,李世民是在栽赃李建成等人。他的这一办法看似拙劣,却是一招相当高明的调虎离山之计。李世民无法控制李建成的行动,但是李渊这一诏令,恰好让李世民掌握了第二天李建成的进宫路线。李世民谋略之深,审时度势之精准,由此可见一斑。

李建成要从东宫去见父亲,最便捷,最常走的路线就是出东宫,西行穿玄武门,再往南到太极宫。李世民正是掌握了这条路线,连夜在宣武门内秘密布置了兵力等李建成自投罗网。其实,在接到诏令后,李元吉曾建议李建成装病不朝,静观其变。但是李建成认为自己有必要当着父亲的面,戳穿李自成的谎言,让李世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在这个看似拙劣的谎言背后,是一条已经为他铺好的黄泉之路。

接下来的一幕,已经在各种史书中流传了一千多年:六月四日早晨,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从东宫出来,不急不缓的走进了玄武门。他们看到守门的卫兵们,依然是像平时一样熟练的向他们行着礼。可他们那里知道,这些士兵早已经被李世民收买了。

当他们走进玄武门的那一刻,或许感觉到了空气中暗藏的一丝杀气,李建成和李元吉正准备调转马头的时候,听到李世民在身后呼喊。李建成回身的一刻,一支羽箭飞来正中咽喉,李建成当场毙命,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乱箭射死。

六月七日,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六月十六日,李渊退位;八月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这一年,他还不到28岁,他改年号为“贞观”。也许,在登位后他的历史功绩足以成就其千古一帝的地位,然在这场宫廷政变中,李世民确实扮演着一个极为不光彩的角色。所谓盛世明君的背后,绝非没有一丝阴影。

标签: 也有

更多文章

  • 唐朝后宫宫官六尚的设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宫

    (一)历史渊源所谓宫官,在这里是指宫中女官,由她们掌管宫中各种具体事务,通常由宫人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才干者充任。从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宫官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世妇》:“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

  • 宦官举上地位,登基后立马变脸,终成一代圣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宦官

    唐朝也曾发生过几次大权旁落的情况,之中唐宣宗李忱在几次皇权旁落的时候被宦官举为皇太子,最后登帝成为“小太宗”,这可叫当时以为他是傀儡的一班权臣亮瞎眼。唐自从安史乱后便家道中落。随后经过多年的辗转反侧,唐的大权已经渐渐旁落,宦官这个时候把持着唐的朝政,唐武宗李倓死后,宦官们商量

  • 高句丽这样对待阵亡士兵 李世民发誓要将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要将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地区存在过的一个政权,它从汉元帝建昭一年建国到被唐高宗所灭,共存在了七百余年。如今的高句丽人已经和匈奴人、突厥人、西夏人一样,在历史上彻底销声匿迹了。自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到唐高宗将其灭亡为止,中国对高句丽的灭国战役历时两朝四帝,共计七十余年。那么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到底结下了什么仇恨,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参与者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后世很多人对李世民的皇位非常感兴趣,他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易。根据历史上记载,李世民真正继位是玄武门之变胜利之后。那么李世民到底与玄武门之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李世民像李世民的父亲名叫李渊,是一个贪图享乐,爱好酒色之人

  • 高力士的一生:唐明皇的太监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军师

    对君忠心,赐死贵妃力士常宿禁中,四方进奏文表,必先过目,小事便自行裁决。玄宗说“力士当上(值日),我寝乃安”,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子李亨(后为肃宗)呼之为二兄,诸王、公主呼之为阿翁,驸马辈呼之为爷,唐明皇李隆基也不直呼高力士的名字,称呼他:将军。他的资产富过王侯。曾

  • 太和公主——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和

    太和公主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纥(回鹘)可汗的大唐公主,尽管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我国,她的名气却远不及初唐的高阳公主、文成公主或是盛唐的太平公主。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许以亲妹妹、宪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尚未成行,保义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穆

  • 此人篡夺皇位,结果却得到“被篡位者”高度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位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处于鼎盛之时的唐朝是万邦来贺,周边各国及各部落奉唐朝为上邦。知悉历史的人都有了解,唐朝是不连贯的,因这之中夹杂了15年的武周时期。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李唐旧臣趁着武则天病重发动了政变(神龙革

  • 揭秘真实的唐高宗: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只因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文治武功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

  • 唐太宗忍了这一人数十载,不敢杀他,仅敢在他过世后,砸碎其墓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这一

    如今提到唐太宗,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是一名大有作为的明君,他在当皇帝的那时候,始终全是勤务政务,解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缓解群众的承担,不论是高官重臣还是一般群众,都非常的钦佩他,他办事的方式,也变成了之后的皇上学习培训的构造函数。魏征过世的那时候,唐太宗非常的难过,而且还讲过几句广为流传到如今的名言,

  • 对待功臣,为什么朱元璋杀绝,而李世民却很少,原因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功臣

    在古代有很多了不起的皇帝,例如我们常说的,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武帝汉刘彻(前156年—前87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等等。这些皇帝,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对于后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