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的第一个功臣,虽有免死金牌但却难逃死劫,怪就怪他穿错了衣服!

朱元璋杀的第一个功臣,虽有免死金牌但却难逃死劫,怪就怪他穿错了衣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2 22:54:48

朱元璋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皇帝,农民出身的他为了讨生活,不仅当做乞丐,还当做尚,而后才加入军队,最终历经一番艰难险阻自己创立了明朝,成为了开国皇帝。从这点我们可以得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寓意。

不过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总是担心自己的皇位做不安稳,因此杀害了不少当年等着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那么到底是谁第一个被朱元璋开刀的呢?这个人就是廖永忠,朱元璋刚刚起兵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了,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的汗马功劳,还曾经救过朱元璋的命。

之后朱元璋还收了廖永忠为义子,登基后也为他升官加爵,并且还赐给了他一道免死金牌。不过这道免死金牌却并没有能够救廖永忠的命。朱元璋登基不久之后,廖永忠就被他给赐死了。

之所以被赐死,就是因为廖永忠穿了一件代龙凤花纹的衣服,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却被朱元璋抓住了大做章,定了廖永忠僭越之罪。不过大家心里其实也都明白,穿错衣服并不是关键,主要的还是廖永忠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朱元璋才会对他放心不下,最后起了杀心!

至于为什么不放心,就是朱元璋登基做皇帝的事情,当初是要接小明回来做皇帝的,但是廖永忠接小明王回来的时候,却因为翻船导致小明王丧了命,于是朱元璋就登基做了皇帝,这其中的猫腻,想必大家也是猜到了。

对于朱元璋的这段历史,不知大家都是怎样看待的呢?欢迎留言,我们一同来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标签: 但却第一个错了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斩杀倭寇最多的统帅,竟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最多,莎士比亚

    要说明朝的那些事,就不得不说到大明王朝的军事制度,和宋朝十分相似的指挥模式:均是文官带兵。同宋朝相比,明朝文官更为靠谱,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个人:王谭纶。他是明朝敢说敢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实除了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还是一位一生辉煌战功的大将。谭纶是对外能征战沙场,精经历战场的残酷厮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康熙的第八子是谁?清代的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是怎么,清代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允禩,清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雍正四年(1726),自幼得康熙的喜爱,17岁封贝勒,世称八阿哥。母良妃卫氏。允禩是怎么死的?因母亲的关系,身份低微,但是他工于心计,不甘心因母家卑贱而屈居众皇子之后,不但千方百计地讨得父亲欢心,而且尽量交结可资利用的各

  • 曹石之乱概述:石亨、曹吉祥相互勾结,图谋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乱,叛乱,图谋

    英宗正统六年(1441)正月,朝廷任蒋贵为征蛮将军,太监曹吉祥监军,讨思任发。曹吉祥,栾州(今河北滦县)人,过去是王振门下,现为监军,这是内臣(宦官)掌兵权的开端。正统十二年(1447)二月,朝廷任石亨为左参将,守万全(今河北宣化)。石亨,渭南(陕西渭南县)人。伯父石,任宽河卫指挥佥事,无子,石亨继

  •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儒,明末清初,科举

    相信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话是由明朝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顾炎武说出来的,并且与明朝的黄宗羲、王夫之三人被后人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雕像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清。但是因为极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

  • 揭秘:明朝邹守益与复初书院之间有什么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有什么,渊源

    书院名称之由来,《唐书》云:玄宗置酒集贤殿,乃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书院之名自此始。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庐山白鹿洞书院,学徒常数千百人,声名久远。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守韩补请于朝庭,宋理宗赐名紫阳书院,此为安徽书院之首。广德于明、清两代行政上为直隶州建置,广德有无书院?《安徽通志

  • 被冷落的“抗倭英雄”胡宗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宗宪,英雄

    一提起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马上就能说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名字,但如果问起胡宗宪,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奸臣。不过也确实如此,胡宗宪因为阿附奸相严嵩的义子大明朝十大奸臣之一的赵文华,并有伙同赵文华参与陷害抗倭功臣兵部侍郎张经,并冒领张经抗倭的战功等劣迹,因而成为他人生的一个无可原谅的污点。可见,在

  • 二、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役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人仁厚,十分重情谊。他的老师宋濂是明初大儒,主持编撰了《元史》。虽然朱元璋为人好猜嫉,杀死了不少忠臣。但宋濂为人谨慎,总算平安退休。偏偏他的孙子宋慎被牵连进了“胡惟庸案”。太子亲自求情,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绝。仁厚善良的朱标见求情不准

  • 明宪宗朱见深临终悔恨不该放逐给他戴绿帽子的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终,悔恨,给他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四十一岁,按说骷黄泉路尚远,不料却急匆匆去赶数月前走了的万贵妃了。他这生真是和这个大他十七岁的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临死前的追悔也跟这个女人有关:“真不该为了吃一个半老徐娘的醋,竟然废了西厂(特务机关),还放逐了最可靠的汪直。”朱见

  • 牙人——中间经纪人也是洪武年间打击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也是,年间,经纪人

    还有一类在今天看来也是很特别的,那就是朱皇帝号召大家捉拿官牙和私牙,将其绑缚送往南京。这里讲的官牙和私牙是指官府的或私人的生意中间经纪人。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生意中间经纪人(当时统称为牙人),不像农民或手工业者那样,生产出实实在在的商品,可供交易,牙人买空卖空,会坑民害民,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所以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