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斩杀倭寇最多的统帅,竟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大师!

明朝时期斩杀倭寇最多的统帅,竟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大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3/12/13 8:05:23

要说明朝的那些事,就不得不说到大明朝的军事制度,十分相似的指挥模式:均是官带兵。同宋朝相比,明朝文官更为靠谱,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个人:王谭纶

他是明朝敢说敢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实除了是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还是一位一生辉煌战功的大将。

谭纶是对外能征战沙场,精经历战场的残酷厮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卸下军甲,他就是一位出色的戏曲大师,唱曲唱戏样样精通,被国外专家评价,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戏曲大师。

谭纶年轻的时候,是空有壮志无处报,皆因当时的皇帝是嘉政皇帝。当时的局势可谓是内忧外患,此时嘉政皇帝竟然还忙着炼丹。没错,就是想升仙想疯了的皇帝,每天待在深宫里修道炼丹,不问朝堂之事,害朝堂文武百官都无所作为。谭纶当了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后,也是喝喝茶聊聊天打发时间,唯一不变的是,他还记得他的梦想。连续九年,谭纶每天都坚持读书习武,还在工作期间大量阅读明朝的战事记录。他写的军事着作《说物寓武》后来风靡东亚,日本侵华的时候,每个刚毕业的日本军官都怀揣一本。

倭寇进入南京时,谭纶才大怒,堂堂大明王朝,怎能怂包到这境地!于是,这位文弱文官亲自扛大旗,招募500士兵,将倭寇杀得干干净净。经过多次征战后,所有人都知道谭纶的卓越指挥和爱国情怀,几次惨烈血战里依然打胜仗。没有战争的时候,谭纶换上一身戏服,在戏台上将满腔爱国之情唱出来,因为他的戏曲走上护国路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这么一个优秀的将领,遇上了刚愎自用的崇祯,再厉害,最终也难逃悲剧。

对于这则历史故事,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呢?不妨于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来探讨!

标签: 明朝最多莎士比亚

更多文章

  • 康熙的第八子是谁?清代的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是怎么,清代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允禩,清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雍正四年(1726),自幼得康熙的喜爱,17岁封贝勒,世称八阿哥。母良妃卫氏。允禩是怎么死的?因母亲的关系,身份低微,但是他工于心计,不甘心因母家卑贱而屈居众皇子之后,不但千方百计地讨得父亲欢心,而且尽量交结可资利用的各

  • 曹石之乱概述:石亨、曹吉祥相互勾结,图谋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乱,叛乱,图谋

    英宗正统六年(1441)正月,朝廷任蒋贵为征蛮将军,太监曹吉祥监军,讨思任发。曹吉祥,栾州(今河北滦县)人,过去是王振门下,现为监军,这是内臣(宦官)掌兵权的开端。正统十二年(1447)二月,朝廷任石亨为左参将,守万全(今河北宣化)。石亨,渭南(陕西渭南县)人。伯父石,任宽河卫指挥佥事,无子,石亨继

  •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儒,明末清初,科举

    相信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句话是由明朝着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顾炎武说出来的,并且与明朝的黄宗羲、王夫之三人被后人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雕像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清。但是因为极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

  • 揭秘:明朝邹守益与复初书院之间有什么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有什么,渊源

    书院名称之由来,《唐书》云:玄宗置酒集贤殿,乃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书院之名自此始。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庐山白鹿洞书院,学徒常数千百人,声名久远。宋淳祐五年(1245),徽州守韩补请于朝庭,宋理宗赐名紫阳书院,此为安徽书院之首。广德于明、清两代行政上为直隶州建置,广德有无书院?《安徽通志

  • 被冷落的“抗倭英雄”胡宗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宗宪,英雄

    一提起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马上就能说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名字,但如果问起胡宗宪,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个奸臣。不过也确实如此,胡宗宪因为阿附奸相严嵩的义子大明朝十大奸臣之一的赵文华,并有伙同赵文华参与陷害抗倭功臣兵部侍郎张经,并冒领张经抗倭的战功等劣迹,因而成为他人生的一个无可原谅的污点。可见,在

  • 二、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役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人仁厚,十分重情谊。他的老师宋濂是明初大儒,主持编撰了《元史》。虽然朱元璋为人好猜嫉,杀死了不少忠臣。但宋濂为人谨慎,总算平安退休。偏偏他的孙子宋慎被牵连进了“胡惟庸案”。太子亲自求情,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绝。仁厚善良的朱标见求情不准

  • 明宪宗朱见深临终悔恨不该放逐给他戴绿帽子的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终,悔恨,给他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四十一岁,按说骷黄泉路尚远,不料却急匆匆去赶数月前走了的万贵妃了。他这生真是和这个大他十七岁的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临死前的追悔也跟这个女人有关:“真不该为了吃一个半老徐娘的醋,竟然废了西厂(特务机关),还放逐了最可靠的汪直。”朱见

  • 牙人——中间经纪人也是洪武年间打击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也是,年间,经纪人

    还有一类在今天看来也是很特别的,那就是朱皇帝号召大家捉拿官牙和私牙,将其绑缚送往南京。这里讲的官牙和私牙是指官府的或私人的生意中间经纪人。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生意中间经纪人(当时统称为牙人),不像农民或手工业者那样,生产出实实在在的商品,可供交易,牙人买空卖空,会坑民害民,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所以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文字

  • 陆巷有位明朝宰相王鏊,你知道吗?王鏊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你知道,宰相,明朝

    提到苏州东山农家乐旅游景点,陆巷古村一定是个热门景点,那么东山陆巷深处的荣耀你了解多少?深秋,苍穹深邃,置身于东山陆巷古朴而厚重的惠和堂,会让人恍惚。那空旷旷的桌桌椅椅竟仿佛动了起来,脑海里闪现出唐伯虎、祝枝山等一干江南才子与一位长者谈禅论机的画面。长者,便是这所宅院的主人——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