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严厉打击勾取逃军中的官吏害民行为

严厉打击勾取逃军中的官吏害民行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1/24 15:51:37

开展清除形形色色的“积年害民官吏”运动因为朱元璋开国时对军民户籍进行分立,而军队中的士兵地位低,待遇差,几乎成了军官的奴隶。因此有些胆大一点的军士逮住机会就逃跑,由此一来逃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〇严厉打击勾取逃军中的官吏害民行为

对此,明政府一方面加紧追捕逃军,另一方面从逃军的原户籍中勾出候补军户来填补逃军的缺额,以确保大明军中士兵人数。而就在勾取逃军的过程中,军队或地方官府的相关官吏却利用手中的特权,中饱私囊,坑民害民。为此,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在发布的《大诰》中专门列条,严厉打击勾取逃军过程中的官吏害民行为:

“十二布政司、按察司、州府县官,为兵部勾取逃军,或有顽民犯法,各部勾取。其布政司、府州县贪图贿赂,不将正犯解官,往往拿解同姓名者。因赃迷惑其心,止知己利,不知良善受害,无可伸诉。若将犯罪受刑之苦,以己推之,岂有贪赃害于良善者?且罪人受刑,罪重昼则枷项杻手,夜则系项铃足;轻则铁索牵行,父母妻子悲啼。送程仓卒,一时催起,路无盘费。是后父母妻子收拾盘缠,意在往供,有可刁蹬,不与引行。既而买引,沿途追赶,有中途病死者,有饮食不节而负病者。所勾之人,惟恐违限,日加棰楚,虽有微命,犹在几死之间。若法司审理不明,即作真犯拟罪。若上官既明,吏不枉法,方得放归,其苦万端。当时法司肯将此苦量推于己,岂有良善受害哉?然有司因此无辜于良善,天鉴不远,一旦发露,罪及身家。如此者数数开谕,每每加刑,有几人而省此祸殃!”

尽管洪武帝三令五申甚至使用了恐吓的手段,严禁追补逃军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但总有一些逃军军户想着法子来规避政府的追逃和勾补。

标签: 严厉军中官吏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末官员薛国观?薛国观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内阁,明末,是怎么

    薛国观是明朝末年官员,在内阁首辅温体仁离职之后,被崇祯帝作为温体仁的继任者重用,担任入阁辅政。虽然受崇祯帝重用,但实际上薛国观是阉党余孽,在明熹宗一朝之时,加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并且还是里面重要成员,曾经多次直接陷害排挤走东林党官员。被后人评价,说他是最讨厌东林党人的官员。后人都知道,魏忠贤在明熹

  • 正德:豹房那些事,豹房是怎么声名狼藉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声名狼藉,是怎么,正德

    我要在白天忙过之后尽情放纵一下自己,我要在豹房跟术士学房中术,跟美人做爱,和喇嘛诵经,看胡姬跳肚皮舞,与军官们饮酒狂欢……我忙着呢!至于朝廷上文臣和宦官们的矛盾冲突,则由他们去,我懒得理会。外面传说豹房里终日声色犬马,我只一味沉溺玩乐,教坊乐工不胜其苦,累得不行。我有那么

  • 刘瑾的“好榜样”——权势威震朝野的宦官王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好榜样,宦官,朝野

    刘瑾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姓谈,生于兴平(今陕西兴平县),自幼净身,做了镇守太监刘顺的义子,因此改姓刘。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年刘瑾入宫。虽然后人找不到记述这位小太监生活的史料,但我们可以猜想,那时的他是多么卑微、多么战战兢兢。不过,低眉垂眼的刘瑾有一个好榜样,即英宗正统年间(1436―1

  • 明朝袁凯生平简介,他是怎么从朱元璋手下逃过一劫安度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是,明朝,晚年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一次在浙南名士杨维桢座上,有人展示一首《白燕》诗,杨对诗中“珠帘十二”、“玉剪一双”等句十分赞赏,袁凯却说,“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然后呈上自己的《白燕》诗。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

  • 常熟农民陈寿六捆绑县吏顾英到南京告御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农民,南京,常熟

    朱元璋的“最高指示”发出后不久,在京城南京东面四百里左右的常熟就出现了这么一出历史上从没有上演过的“好戏”:常熟有个叫陈寿六的农民带领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一共3个人,将“害民甚众”的常熟县吏顾英捆绑起来,并把他带到了南京,向洪武

  • 600年的疑案:苏松重赋是朱元璋政治报复江南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江南,疑案

    我们不妨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看看苏松地区重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先来说说政治原因。历史上很多学者认为,苏松地区之所以重赋,就是因为朱元璋实在太恨苏州地区老百姓对张士诚的念念不忘,恨他们不识时务,由此就加重该地区的赋税,实施报复。其中还有一段传闻,说苏州被攻陷以后,苏州居民被迁到南京来。有一位苏州老太

  • 明朝“公务员”等级与工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务员,工资,明朝

    〇“公务员”等级工资配套化吃有标准化的规制,那么大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呢?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就为他们制定等级工资制(当时称俸禄制),洪武十三年二月大明重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俸钞之制,并勒于石。“其制以岁计,正一品禄米千石,从一品九百石;正

  • 明代葡萄牙侵占澳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澳门,葡萄牙

    西方地理大发现后,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殖民。1498年,达·伽马开辟出绕非洲好望角越印度洋而直抵东方的航路,使葡萄牙殖民者最先涌入东方。16世纪初,葡萄牙人灭亡了位于马来半岛的马六甲,该国系受中国册封的藩属,明政府称之为“满剌加”,并以此为跳板

  • 开国难度最大的三位皇帝,朱元璋排第三,第一位内外交困,并非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内外交困,朱元璋,皇帝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这期间诞生了很多王朝,并且开创者也均是千古名帝。在民间流传的通俗小说中,这些个开国皇帝的出生基本会带有神话般的色彩。在古代中国,地方氏族力量强大,皇帝往往都是地主阶层的代表,地方氏族维持的社会秩序不容易撼动。因此每次的改朝换代都需要一个理由,而自己化身苍天之子成为这些大帝一致

  • 凤阳明皇陵的第二次营建——洪武元年(1368)三月~洪武二年(1369)五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年,凤阳,皇陵

    从凤阳明皇陵的第一次营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称为吴王的朱元璋之底气不是太足。吴王,叫起来很好听是个王,但说白了,还是“小明王”底下的臣子,离皇帝还有一定的距离;更让他如鲠在喉的是东边那个自称为“诚王”的张士诚一直在跟他较着劲;加上自己的父母活着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