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巢湖水师来讨救兵

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巢湖水师来讨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39 更新时间:2024/1/3 8:18:37

〇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巢湖水师来讨救兵

俗话说,好事要成双,“捡了”猛士常遇春等人后没多久,朱元璋一直为之暗暗叫苦的问题突然间也来了个柳暗花明。那么,这是件什么样的事情使得鬼点子多多的朱元璋长时间苦恼不已?

原来,郭子兴病死前后,和州城里的粮饷一直供给不足。春去夏来,粮食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数万军马如果继续待在和州不动的话,就会有饥荒饿死的危险。怎么办?朱元璋老早就想到了,长江对岸的太平、芜湖以及金陵、常州、苏州等地都是有名的仓庾之地,尤其是以金陵(当时称集庆)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不仅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且也是全国最大的产粮区,打过长江去,粮食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但怎么渡江呢?就凭自己从定远、滁州一路过来收编和召集的这些“旱鸭子”,那怎么能行!自己操练水军?谈何容易。“旱鸭子”们在陆上还好,一站到船上头都发晕。那怎么办?从冬到春,从春到夏,朱元璋一直在寻找便捷的解决方案。终于在至正十五年(1355)五月初,上天将机会送上了门,巢湖水师派了一个叫俞通海的人前来请求出兵救援。朱元璋一听说,有这样的事情,当场就情不自禁地跟李善长徐达等人欢呼道:“天助我也,吾事济矣!”这究竟是哪门子的事?

〇小姐死后,巢湖水师讨救兵懵懵懂懂讨来一个“大忽悠”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元末南方红巾军鼻祖彭莹玉曾在江淮一带长期秘密从事反元起义宣传,播下了很多的种子。有个人称金花小姐的彭莹玉女弟子,在刘福通发动颍州起义后,就与李普胜(又名李国胜,外号李扒头)、赵普胜(因善于使用双刀兵器,人称双刀赵)拉起了队伍,响应北方红巾军起义。当时江淮地区“人多应之”,先是庐州巢县俞廷玉及其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投到了李普胜的麾下;随后廖永坚、廖永安、廖永忠三兄弟也相继加入了起义军。至正十四年(1354)金花小姐战死后,巢湖及其附近地区的起义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很快就恢复了元气。李普胜占领无为州,赵普胜从江南返回后占据含山寨(今安徽含山县),廖氏兄弟追随彭莹玉和徐寿辉,曾经当过天完政权的军官。彭、徐部队在江西、浙江受挫后,廖永安和廖永忠兄弟俩就回到了家乡,与李普胜、赵普胜以及俞廷玉父子等联合组建水师,以巢湖为水寨中心,拥有战船1000多艘,水师将士10000多人,尊奉彭莹玉为祖师爷,自称是他的门徒,故水寨也就叫做彭祖家,或称彭祖水寨。巢县赵仲中、赵庸兄弟,无为桑世杰,庐州张德胜、叶生和含山华高等地方豪杰也纷纷加入其中。因此说,这支水师队伍的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但自至正十三年与占据庐州的另一个白莲教首领左君弼发生矛盾冲突起,双方之间的摩擦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左君弼后来投靠了元朝,取得了官方的支持,巢湖水师明显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就派了俞通海等做特使,前来和州,向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是何等人?要饭出身的能将死的说成活的,将活的说成死的。听完来使俞通海的话后,他决定亲自前往巢湖看看。李普胜、俞廷玉和廖永安等水师头领听说和州朱副元帅亲自率兵前来,立即整齐船舰,列队欢迎。

朱元璋来到巢湖,转了一圈,吃也吃饱了,喝也喝足了,就是只字不提发兵救援人家,反而一味强调巢湖水师所处的环境十分危险,弄得人家李普胜、赵普胜等大老粗水师头领愈发心里没底。李、赵心里没底,朱元璋就大谈打过长江去的好处,并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共享富贵的美好蓝图。说着说着,大老粗们似乎也默认了朱副元帅的主张,而这时他们的部下和廖氏兄弟等早已倒向了朱元璋这一边,因为在这些人看来,与其在这里抖抖霍霍,还不如到朱副元帅那边去,反正自己也不是一、二把手。这样一来,巢湖水师的中、高层基本上都慢慢起了变化想走了。而就在这时,李普胜和赵普胜两个头领还处于迷迷糊糊当中;朱元璋却与“心急”的人们开始察看出行的水道,以便将巢湖内的船舰带出去,来个“先同居后恋爱”或者说是“生米煮成熟饭”。

水道察看好后,水师开始出发,没多久就进抵桐城闸附近。通过这个桐城闸关,便可进入马场河,再往前可顺了。哪想到元朝江南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早已在桐城闸、马场河一带布下了重兵,挡住了前方去路。掉头回去?朱元璋岂肯,日思夜想天上掉下馅饼,眼看这个大馅饼就要到嘴里了,怎么能放弃?他当即命令大家赶紧想办法。这时有人说,有一些小河汊倒是没被元军封锁,但这些小河汊里的水太浅了,船只稍稍大一点就会搁浅,怎么办?真是急死人的事。朱元璋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东蹿西跳,就是想不出办法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那天晚上,突然间老天变脸,电闪雷鸣,滂沱大雨从天而降,且整整下了一夜,到第二天天明时,原本几乎干涸的小河顿时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小船、大船畅行无阻。这时元中丞蛮子海牙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指挥船只,迅速追击,但没想到自己的楼船太高太大,行动相当不便,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巢湖水师远去。

标签: 巢湖救兵水师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真是慎夫人的女儿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夫人,汉武帝,生母

    王娡,王娡是刘启的第二个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被其母送进宫后,刘启对王娡很是喜欢,封她为“美人”。后来刘启即位后,也就是汉景帝,原来的太子妃薄氏按例成了皇后。但是皇后没有为刘启生下一女半子,因此得不到刘启的宠幸,因此皇后被废。后宫没了皇后就没有人主持大局。刘荣是栗姬长子,刘启册立刘荣为太子,

  • 蕺山先生 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儒学,大师,明代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着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

  • 明代秘史:遇狡寇君臣无措开马市众说纷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众说纷纭,秘史,马市

    明朝时北部少数民族首领俺答率众到京,沿途大掠,又放起一把无名火来,将京城外面的民居,尽行毁去,百姓无家可住,东逃西散,老的小的,多半毙命,年纪少壮的,遇着寇众,不是被杀,就是被掳,内中有一半妇女,除衰老奇丑外,尽被这班鞑奴,牵拉过去,任情淫污,最有姿色的几人,供俺答受用,轮流取乐。大将军仇鸾,本畏俺

  • 顾炎武瞧不起“文人” 明亡后烧掉33岁前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人,诗文,顾炎武

    顾炎武是清代初年的一位大儒,他跟黄宗羲、王夫之三位并称为明清之际、尤其是清代初期的三大儒。作为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一个超前的想法,在《日知录》第十三卷《正始》里,顾炎武有一段话,是大家耳熟能详,也一直津津乐道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 明末三大案之红丸案的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案,扑朔迷离,明末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神宗去世,久居东宫的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失去靠山的郑贵妃一下子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担忧自己以前对朱常洛动过歪招,难保不遭报复。如今只有一个办法能躲避灾祸,就是用心去讨光宗欢心。为此,郑贵妃可谓煞费苦心,一边拉拢光宗宠幸的李选侍,一边极力地给光宗进献美女。很快,郑贵妃

  • 怎样评价明世宗?盲目信道的明世宗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世宗,信道,盲目

    1521年,游戏人生的武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讽刺的是,一辈子与女人打交道的武宗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后代继承祖先留下的基业。老成持重的首辅杨廷和为了避免明朝再次被武宗这样的无道昏君所统治,与其他大臣们在武宗的近支宗亲中寻找接班人。远在湖北安陆的兴献王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世宗,逐渐走入了他们的视野。理由是《

  • 大臣夜里在家打麻将丢了一张牌,隔天上朝,朱元璋:牌在我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臣,我这,隔天

    在明代年间早上,作为皇太子教师的宋濂托着全身疲倦的人体在朝庙堂向朱元璋叩拜,他往往疲倦的缘故也非常简单,在早朝的头天夜里他约着好多个朋友打麻将,当时人们称麻将为叶子牌,四个人从夕阳日下达到深夜,本来准备打个通宵再去上朝,却不知道为什么,打得打得突然有一张牌不翼而飞了,使得宋濂四个人找了半天,最后因为

  • 明代秘史:刘瑾迎合武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明代,秘史

    刘瑾自任司礼监太监后,手中已有相当大的权力,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实现窃取朝中大权的目的,他便在武宗身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迎合武宗骄奢淫逸的追求,修建太素殿、天鹅房船坞;又建一座多层的宫殿,勾连栉比,两厢设有密室,名曰豹房,武宗称它为新宅。又伙同党羽,挑选十二名容貌艳丽、能歌善舞的色目女子,送入豹

  • 令人啼笑皆非又毛骨悚然的军中官吏害军害民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事,啼笑皆非,官吏

    看了上述一系列案件,大家或许觉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官府衙门是干净的,正应了拆字先生所言:“什么叫官?官就是头上戴了一顶冠冕堂皇的官帽,多少还像点人,可下面是狼心狗肺、一肚子坏水的重叠僵尸。”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某些特殊材料所组成的“人群”不一定会

  • 东吴、西吴对立的开始——当盐贩子遭遇叫花子和一封不该发出的信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吴,叫花子,贩子

    张士诚军渡江是在元至正十六年年初,相比于朱元璋渡江晚了半年,不过他渡江后发展势头却极为迅猛,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定都隆平府即苏州,再用四五月的功夫扫平江南腹心地带苏、锡、常、杭、嘉、湖等地。与之相比,朱元璋则显得比较迟缓,至正十五年六月渡江,至正十六年三月才攻占集庆,并以此为都,花了9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