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三大案之红丸案的扑朔迷离

明末三大案之红丸案的扑朔迷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3/12/28 11:07:24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神宗去世,久居东宫的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失去靠山的郑贵妃一下子变得惶惶不可终日,担忧自己以前对朱常洛动过歪招,难保不遭报复。如今只有一个办法能躲避灾祸,就是用心去讨光宗欢心。为此,郑贵妃可谓煞费苦心,一边拉拢光宗宠幸的李选侍,一边极力地给光宗进献美女。

很快,郑贵妃就和李选侍打得火热。李选侍不断地在光宗跟前美言郑贵妃,并鼓动光宗立郑贵妃为皇太后;郑贵妃也不吝啬,每每见到光宗都满口夸赞李选侍的贤淑,仿佛皇后之位非李选侍莫属。刚即位的光宗虽然好色,但头脑还算清醒,也想在治国上有所作为,就没有理会她们的说辞。光宗对郑贵妃进献的几个美女喜欢得不得了,夜夜欢歌纵乐,好不逍遥。不出半个月,身体消受不了的光宗就像变了个人,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经过太医诊治,光宗才勉强拖着病身子上朝,朝臣们看到光宗容颜憔悴,无不忧心忡忡。

郑贵妃见光宗如此的弱不禁风,就叫来了原来在她宫中当差、现在已是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两人一番密谋之后,崔文升面见光宗,并进献了通利药(其实就是大黄)。光宗服下后病情更加严重,一晚上连泄30多次。给事中杨涟得知后,怒骂崔文升:“贼臣不懂医术却胡乱给皇上吃药,分明是想谋害皇上!”其他朝臣也对崔文升的行为不满,纷纷站出来谴责。光宗见朝野动荡,召见首辅方从哲等重臣,说自己会用心调养、爱惜身体,同时下诏把崔文升驱逐出宫。

郑贵妃见宫廷内外暗潮汹涌,下定了决心要置光宗于死地,这样她就有机会掌控朝政。郑贵妃又找来首辅方从哲,让他向光宗推荐其心腹、鸿胪寺丞李可灼。同时,郑贵妃还买通光宗身边的太监,指使他们在光宗跟前吹捧李可灼的医术高超。八月二十九日中午,方从哲觐见已病入膏肓的光宗,提及鸿胪寺丞李可灼,光宗一听马上就问李可灼在哪儿。方从哲卖了个关子:“我只知道他会炼制丹药,功效如何我也不知道。”光宗就说:“把他召来给我瞧瞧病。”李可灼来后,煞有介事地给光宗诊治了一番,然后掏出自己炼制的红丸让光宗服下。光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就吃下一颗红丸。才过了半会工夫,光宗就觉得身体舒服了许多,也不气喘了。方从哲见状就退了出去,只留李可灼等人侍奉光宗。傍晚,李可灼又让光宗吃了一颗红丸,说是稳定病情。随后,李可灼借口离开寝宫。候在外面的方从哲赶忙问皇上情况怎样,李可灼未置可否,只说:“皇上睡醒后又想吃一丸,我就给他吃了。”说完神色慌张而去。次日凌晨,寝宫传出噩耗:光宗死了!

朝臣们闻之,愤然要求朝廷将李可灼抓进大牢。谁料首辅方从哲在草拟的遗诏中竟然还赏赐李可灼白银50两,消息传出人们无不痛斥,方从哲赶忙又把赏赐一节去除。不日,太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熹宗按着朝臣们的意见,把太监崔文升发遣南京,鸿胪寺丞李可灼流放边远之地。

标签: 大案扑朔迷离明末

更多文章

  • 怎样评价明世宗?盲目信道的明世宗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世宗,信道,盲目

    1521年,游戏人生的武宗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讽刺的是,一辈子与女人打交道的武宗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后代继承祖先留下的基业。老成持重的首辅杨廷和为了避免明朝再次被武宗这样的无道昏君所统治,与其他大臣们在武宗的近支宗亲中寻找接班人。远在湖北安陆的兴献王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世宗,逐渐走入了他们的视野。理由是《

  • 大臣夜里在家打麻将丢了一张牌,隔天上朝,朱元璋:牌在我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臣,我这,隔天

    在明代年间早上,作为皇太子教师的宋濂托着全身疲倦的人体在朝庙堂向朱元璋叩拜,他往往疲倦的缘故也非常简单,在早朝的头天夜里他约着好多个朋友打麻将,当时人们称麻将为叶子牌,四个人从夕阳日下达到深夜,本来准备打个通宵再去上朝,却不知道为什么,打得打得突然有一张牌不翼而飞了,使得宋濂四个人找了半天,最后因为

  • 明代秘史:刘瑾迎合武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明代,秘史

    刘瑾自任司礼监太监后,手中已有相当大的权力,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实现窃取朝中大权的目的,他便在武宗身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迎合武宗骄奢淫逸的追求,修建太素殿、天鹅房船坞;又建一座多层的宫殿,勾连栉比,两厢设有密室,名曰豹房,武宗称它为新宅。又伙同党羽,挑选十二名容貌艳丽、能歌善舞的色目女子,送入豹

  • 令人啼笑皆非又毛骨悚然的军中官吏害军害民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事,啼笑皆非,官吏

    看了上述一系列案件,大家或许觉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官府衙门是干净的,正应了拆字先生所言:“什么叫官?官就是头上戴了一顶冠冕堂皇的官帽,多少还像点人,可下面是狼心狗肺、一肚子坏水的重叠僵尸。”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某些特殊材料所组成的“人群”不一定会

  • 东吴、西吴对立的开始——当盐贩子遭遇叫花子和一封不该发出的信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吴,叫花子,贩子

    张士诚军渡江是在元至正十六年年初,相比于朱元璋渡江晚了半年,不过他渡江后发展势头却极为迅猛,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定都隆平府即苏州,再用四五月的功夫扫平江南腹心地带苏、锡、常、杭、嘉、湖等地。与之相比,朱元璋则显得比较迟缓,至正十五年六月渡江,至正十六年三月才攻占集庆,并以此为都,花了9个月的时间,

  • 怎么评价明神宗?败家子明神宗几十年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神宗,评价,败家子

    明神宗万历皇帝张居正改革的十年,虽然给明朝带来了一点回光返照,但是对年幼的神宗而言,却是饱受煎熬的十年。在李太后、冯保、张居正的三重枷锁下,年幼的他被迫忍受超过常人无法忍受的严厉学习。李太后对儿子管教甚严,稍有不如意,神宗就要被罚跪,有时竟然要长达几个小时之久。教万历帝读书的张居正也以严厉出名。小皇

  •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真,部落

    明朝晚期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开始趁机扩大势力,逐渐威胁到了中原。建州女真的领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受过明朝封赏,担任过建州左卫官员。努尔哈赤自小学习骑射,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

  • 刘伯温的故事:时务良策兴明邦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时务,良策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明国师刘伯温,相传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易卦,能知过去未来,平生遭遇异于常人。为官体恤民苦,处事刚正不阿。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

  • 揭秘长平公主的真实结局:没有出家为尼,于18岁离世,死时有5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个月,结局,身孕

    明代末代皇帝崇祯的闺女长平公主不仅数次出现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集里边,都是诸多影视剧中的熟客,在影视作品中,长平公主被塑造成了一名武学高强度、遁入佛门的独臂神尼,一辈子传奇传奇,可是撇开文学着作中的造型艺术生产加工成份,我觉得真正在历史上的长平公主远远地没有文学着作中的好运。长平公主在崇祯初年生于紫禁城

  • 马秀英马皇后的历史故事: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文,皇后,节俭

    裁余绘帛赐诸王,绮绣何曾问尚方。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百尔均沾圣母恩,饔钱特赐古无伦。谁教盛世菁莪茂,红板仓粮太学存。明月几斜,落日何归。故人故事故情,今时今日今叹。若问伊人心何处,且听风吟唱细言碎语。多年前,曾是一人与时光为伍,对峙灵魂深处的寂寥。多年后,竟感叹生命反复无常,遗憾生活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