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西吴对立的开始——当盐贩子遭遇叫花子和一封不该发出的信函

东吴、西吴对立的开始——当盐贩子遭遇叫花子和一封不该发出的信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3/12/12 9:43:39

张士诚军渡江是在元至正十六年年初,相比于朱元璋渡江晚了半年,不过他渡江后发展势头却极为迅猛,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定都隆平府即苏州,再用四五月的功夫扫平江南腹心地带苏、锡、常、杭、嘉、湖等地。与之相比,朱元璋则显得比较迟缓,至正十五年六月渡江,至正十六年三月才攻占集庆,并以此为都,花了9个月的时间,是张士诚工作耗时的一倍,且晚了张士诚定都一个月。更有不利的是,朱元璋抢占的地盘尽管也是江南地区,但谁都知道,南京、镇江直到安徽当涂这个地区属于江南丘陵地带,远没有镇江以东的苏锡常杭嘉湖那一带富饶,两者经济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600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我们换个角度来说,随着军事战争的节节胜利和个人魅力效应的不断扩大,正做着日益膨胀的皇帝梦的朱元璋绝不可能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他要发展,他要扩张,就像他娶了郭子兴义女马氏后,还要占有义父的宝贝千金郭美眉,还要拥有算命先生郭山甫女儿,渡江后耐不住寂寞又在太平娶了部下孙伯英的妹妹孙氏……就如刘备所言,女人好比是衣服,想要的时候就拿来服用,多多益善么。

对于自己控制的地盘,当然也拥有这样的欲望,问题是占据应天后该向何处拓展呢?向北,更大的范围来看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小明王的地盘,由他“老人家”在那里挡住元兵主力的南下,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干吗要破坏这样的和谐局面?向西,渡江过去就是和州、滁州,原本就是自己的地盘。再从范围大一点角度来看,西边倒是有股势力再次腾升起来了,那就是徐寿辉天完政权的军队正在不断地攻城略地,向南、向东发展着,不过与自己的西部领地和州、滁州等还有一段距离,中间夹杂元朝的地盘,还没到急着争夺的地步;向东,自己尽管急速攻占了镇江,与同为苦孩子出身的张士诚做起了邻居,但这个邻居对自己的到来却并不欢迎。龙凤二年六月,镇江占据后没多久,有个已经投降了的“黄包头军”(因军中兵士头扎黄巾而为人所名)头领叫陈保二的,因不堪朱元璋军中将官暗中敲诈勒索而裹胁詹、李两个将官,投降了张士诚。朱元璋知道后认真考虑了一番,想到自己在南京、镇江刚刚立住脚跟,并不想与这位曾玩命于百万元军的东方邻居张士诚发生边衅,于是就亲自提笔修书一封,让才投靠自己的集庆城名士杨宪到苏州去送信给张士诚。信是这样写的:“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

再说张士诚接到信后很不开心,谋士告诉他:南京那个叫花子出身的将你比作隗嚣,此人在东汉时期算不上什么正派人物,先是投降了更始皇帝刘玄,没多久又投靠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再后来叛降于四川地区割据称王的公孙述。为此刘秀很恼火,最后把他给杀了。张士诚听完解释后心里更是不舒服了:“我跟你谁先占地盘?都是‘大父母元顺帝的‘财产,谁要想占有,总有个先来后到吧。现在可好,明明你打到我眼皮底下了还要我说‘没关系,你打好了!你臭要饭的也太能说话了,你把自己比作光武帝,而把我比作隗嚣,你为皇帝,将我比作小人,让我归附做你的臣民!”越想越气,张士诚一怒之下,就把朱元璋的信使杨宪给扣了起来。随即下达两道王令:一是命令刚刚投降过来的陈保二率领水军,去攻打被臭要饭抢先占有的镇江,可没想到这个叫陈保二的还没到镇江,就在镇江与常州之间的龙潭被徐达军打得惨败;二是命人去攻打宜兴,朱元璋守将“耿君用以铠腾栅,中槊死”,宜兴随即归给了张士诚。

标签: 东吴叫花子贩子

更多文章

  • 怎么评价明神宗?败家子明神宗几十年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神宗,评价,败家子

    明神宗万历皇帝张居正改革的十年,虽然给明朝带来了一点回光返照,但是对年幼的神宗而言,却是饱受煎熬的十年。在李太后、冯保、张居正的三重枷锁下,年幼的他被迫忍受超过常人无法忍受的严厉学习。李太后对儿子管教甚严,稍有不如意,神宗就要被罚跪,有时竟然要长达几个小时之久。教万历帝读书的张居正也以严厉出名。小皇

  •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真,部落

    明朝晚期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开始趁机扩大势力,逐渐威胁到了中原。建州女真的领袖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受过明朝封赏,担任过建州左卫官员。努尔哈赤自小学习骑射,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

  • 刘伯温的故事:时务良策兴明邦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时务,良策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明国师刘伯温,相传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易卦,能知过去未来,平生遭遇异于常人。为官体恤民苦,处事刚正不阿。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

  • 揭秘长平公主的真实结局:没有出家为尼,于18岁离世,死时有5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个月,结局,身孕

    明代末代皇帝崇祯的闺女长平公主不仅数次出现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集里边,都是诸多影视剧中的熟客,在影视作品中,长平公主被塑造成了一名武学高强度、遁入佛门的独臂神尼,一辈子传奇传奇,可是撇开文学着作中的造型艺术生产加工成份,我觉得真正在历史上的长平公主远远地没有文学着作中的好运。长平公主在崇祯初年生于紫禁城

  • 马秀英马皇后的历史故事: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文,皇后,节俭

    裁余绘帛赐诸王,绮绣何曾问尚方。绝代母仪躬节俭,弋绨不数汉文皇。百尔均沾圣母恩,饔钱特赐古无伦。谁教盛世菁莪茂,红板仓粮太学存。明月几斜,落日何归。故人故事故情,今时今日今叹。若问伊人心何处,且听风吟唱细言碎语。多年前,曾是一人与时光为伍,对峙灵魂深处的寂寥。多年后,竟感叹生命反复无常,遗憾生活别处

  • 庞太师与八贤王关系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权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师,权力,贤王

    庞太师因为女儿进入宫中得到恩宠,所以愈加地骄横跋扈起来。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也是仗着父亲姐姐的势力,目中无人,出了皇帝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庞太师与八贤王的关系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宋仁宗乐府,所以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八贤王的来头也不小,八贤王是宋仁宗的叔

  • 张居正一生所推行的隆万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多长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大,张居正,生命

    提起明朝,小编实在是又爱又恨,真可谓是爱之深而又恨之切。之所以爱之深,是因为大明王朝有着令清朝难以企及的无限辉煌;之所以爱之切,是因为明朝皇帝实在是太不争气,以至到了中后期的明朝已经病入膏肓。而这时,明朝历史上最着名的大臣张居正为明朝开出了一剂强心剂,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生命。这副强心剂,便是在历史

  • 八贤王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当时不是他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当时,是他,是怎样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北宋宗室。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太祖赵匡胤驾崩以后,其弟赵匡义登了龙位.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心中不服,上殿讨回社稷,怒恼了太宗匡义.赵匡义要斩赵德昭,赵德昭含恨碰柱身亡.贺后

  • 闯王高迎祥为何死活逃不出孙传庭的手心?看一下子午谷的地图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不出,你就,闯王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个“子午谷奇谋”,说的是蜀汉想要北伐,大将魏延请求自带一支兵马出其不意杀到长安城下,占领长安。如果此计能够成功,不但魏延将立下不世之功,而且曹魏的西面半壁江山都将难保。当然,这个计策也面临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所以诸葛亮最终拒绝了这个建议。到了明末,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子午

  • 明代文臣气节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代表,明代,气节

    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以太祖皇太孙的身份即位,“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①,建文帝对此感到十分忧心,近臣黄子澄劝说建文帝早日削藩,以免数世之后形成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周王首当其冲被迅速贬为庶人、迁居云南。随后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诸王相继被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