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书之中兴

书之中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4/1/13 9:12:22

明代中期江苏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经济文化发达,书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等人代表了明朝书法最高水平。他们三人被世人称为“吴中三家”,都生长在苏州地区。他们书法成就突出,作品具有代表性,在中国书法史上书写了崭新的一页。明代初期以来书坛一直盛行“馆阁体”,这种字体缺乏创造性,没有活力,严重制约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吴中三家”在继承魏晋、唐、宋、元历代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了自己的风格。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一扫“靡靡之格”,开辟了书法艺术的崭新天地,被誉为明代“书之中兴”。在“吴中三家”中,以祝允明的书法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明王世贞曾在《艺苑卮言》中为“吴中三家”排定座次:“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明山藏》一书也称祝允明的书法“为国朝第一”。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家中是七代为官的书香门第。他还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天资聪颖,幼年就以“神童”之名闻名乡里。10岁已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文采飞扬。17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担任过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职。但因为生性清高正直,对当时官场的腐败之风感到深深失望,很快辞官回到了苏州,广交朋友,召客豪饮,全身心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之中。

他的书法集百家之长,领一代风骚,吸取唐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髓,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意、唐张旭怀素草书之气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有自己风格的独特狂草。民间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作品传世极多,如“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此中的精品。相传祝允明也很擅长丹青,但很少动笔,传世之作不多。

祝枝山为人幽默洒脱,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很像是东方朔一类的滑稽人物。民间有很多关于他有许多的趣事轶闻,不少被文学家当成素材用于戏曲、小说的创作之中。在这些作品中,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如《三笑》、《王老虎抢亲》等曲艺作品。

而文征明则是书画双绝。绘画方面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在当时书法界名气更大,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征明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

他的书法最初师从李应祯,后来又广泛学习前代名家真迹,在篆、隶、楷、行、草各方面都有非凡造诣。特别擅长行书和小楷,字体温润秀劲,结构严谨而意态生动。虽然不像祝枝山书法那样雄浑有力,却有晋唐书法的风致,别具一格。尤其是他的小楷笔划流畅,节奏缓和,宛如绘画风格和谐。而且文征明善于培养扶植后辈,家中后代和弟子也有很多人在书画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

王宠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吴县人。他擅长楷、行、草书等字体。他的书法着重于运笔的变化,返笔、复笔、圆折笔、方折笔等手法交替加以灵活运用,别有一番妙趣。他的小楷书布局萧散,乍看之下好像拙于布局安排,仔细品位之下却有感觉和谐巧妙,别具一格。他的字华美而圆浑,深得晋唐书法的闲雅韵趣。

标签: 书之

更多文章

  • 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八贤王的真实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原型,杨家,贤王

    宋元以来,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百花纷呈,争奇斗妍。而在这些传奇故事中,总有一位相貌堂堂、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机智地周旋于皇帝与杨家将之间,往往在皇帝偏袒奸臣的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帮杨家将摆脱困境,或将奸臣绳之以法。在《潘杨讼》、《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等传统剧目

  • 张居正为明朝鞠躬尽瘁,死后却遭万历抄家,他到底犯了什么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忌,明朝,鞠躬尽瘁

    张居正落个那样的结局,缘故大抵有三:一要受贿难题,无论是他自身贪的,还是弟兄子侄贪的,必须算入他的头顶;二是惹恼了过多的人,他当政的那时候,推行新政策,惹恼的人过多了;三是万历帝也恨他,由于他危害了另一方的君王自尊。这三个大忌凑在一起,即便他的确为了大明挺呕心沥血的,也不得不死。先说贪污问题,一个如

  • 姚广孝简介:神秘的和尚军师,成祖即位,论功名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师,功名,和尚

    姚广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出生于1335年。生逢乱世的他从小好学,擅长吟诗作画,14岁出家,取名道衍。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精通阴阳术数。交际广泛,与文学家宋濂、杨基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朱棣“靖难”兵变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

  •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读物 在线MP3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皇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下面是《明朝

  • 糊涂案:原本我是来检举揭发胡党分子的,怎么被打成了“积年民害”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了,我是,糊涂

    潘行,京师金坛人,国子监生出身,毕业后被朝廷委任为江西乐安知县。金坛与乐安虽然同处于江南地区,但两地距离还是蛮远的。远离家乡的潘行在乐安上任后时间稍稍久了一点就感到有点寂寞,不过好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对他来说有着很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同学周公焕。周公焕也是南京国子监毕业的,毕业后被朝廷任命为太平府同知,但上

  • 军队中情哥哥、情妹妹偷情好快活,只恨情妹妹的丈夫一直杀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不死,妹妹,快活

    北平附近有个叫蓟州的地方,明初在那里设立了军队的卫所,有个叫宗聚的人出任该地卫所中的千户,即管1000来号士兵,可能相当于军中的下级军官。民间有句俗话:官再小也是个官。这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有人当官前还是人,可自当上官了就不再是人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衣冠禽兽;另一层意思是小官即使小到了不能再小的

  • 第二节 受封燕王,太祖关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祖,燕王,第二节

    中国历来的史家通常把历朝皇室描写成非凡之人,那其实都是文人笔墨的渲染。出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成祖文皇帝朱棣,幼时其父朱元璋很少有精力去管教他。朱棣在8岁以前,是没有名字的。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才正式给儿子取了名字。就在这一年的旧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应天城内的太庙大殿里供品丰盛,香火缭绕,

  • 明朝平壤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战,平壤,明朝

    战争概述:万历二十年(1592年),统一了日本后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作为附属国的朝鲜李氏王朝向明王朝求援。明帝国派名将李如松率四万精锐入朝,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抵达平壤,用三天的时间攻克了日军占领的平壤城,一举奠定抗倭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石。将帅星数:★李如松李舜臣小西行长精彩星数:政治影

  • 第10章 明朝抗倭名将小传(2)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名将,小传,明朝

    俞大猷提出的海陆配合,内河与内陆配合,军队与渔民配合,以抵御海洋为主的有纵深多层次的海防防御战略,是智将之见,在当时颇有价值和现实意义。俞大猷曾经参加过北部防务,并对此相当重视。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入犯山西,他应诏到宣大,想效力边防,但是没有受到重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被人陷

  • 明末清初政治家、戏曲理论家祁彪佳,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末清初,是怎么,理论家

    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又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出生于士宦藏书家之家。17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次年任福建兴华府推官。在任“治猾吏、访衙蠹、禁豪右、征刁讼、绝苞苴,做到弊绝风清”;在米价腾贵之时,又能严闭籴,搜积囤,压平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