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招降女真,设立都司

第三节 招降女真,设立都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3/12/4 12:37:40

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派人至奴儿干地区招抚,次年各部归附,朝廷任命各首领为指挥同知等职,其后数年,明朝即以此为基础,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

永乐七年(1409年)闰四月,明廷设立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以宦官、海西女真人亦失哈主其事,以招降女真。

奴尔干(女真语为图画的意思,表示这里山川景色美丽如画)。元朝的时候,在这里曾经设征东招讨使,管理和征收骨嵬部(库页岛)的军赋。14世纪50年代又在敦敦河口的哈儿分之地,建立了“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都由黑龙江下游的兀者、乞列迷等部管辖。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多次派遣官员到这里进行“招抚”。明太祖时,元辽阴行中书省平章刘益捧着辽东地图来降靠明朝。后来在辽东地区设辽东都指挥使司,领有25卫,其范围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的三万卫,北部辖区还包括了辽河。明太祖降纳哈出后,明军曾出开原,驻扎在松花江南北两岸。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太祖朱元璋经营东北的基础上,更加强了管理。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政府派官员往谕奴尔干,至吉(乞)列迷诸部招抚,进展很大。

十一月,女真部落首领阿哈出等入朝,明廷沿用金恤品路建州之名,在其地设建州卫(黑龙江东宁县境),任命阿哈出做指挥使。十二月,忽刺温(呼兰)女真部首领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在其地设兀者卫(呼兰河中下游),西阳哈被任命为指挥使,锁失哈为同知。

第二年,各部首领相继入京归附明朝。明朝政府在此设立了奴尔干、建州等十卫,任命把刺答哈等做奴尔干卫的指挥同知等官,另外各部的首领又被任命为指挥同知等职务,而且赐给他们诰印官带袭衣。明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从永乐元年(1403年)到永乐七年(1409年)在斡难河、黑龙江流经的南北区域,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格林河、亨滚河等流域,设置了132个卫。于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首颁相继归附。至此,明政府基本上统一了东北地区。

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官员忽刺佟奴来朝,奏请在奴儿干设立元帅府,闰四月明廷定议在其地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由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六月,又设置了奴儿干都司经历司,设经历一员。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专门派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千余军官,25艘巨船,护送康旺等顺黑龙江而下,就任到亨滚河口对岸特林的奴儿干地就任。

正式建立的奴尔干都司,是明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之后,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明朝政府又陆陆续续建了很多的卫所。至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共建卫所184个,千户所20个。到万历年间,所建卫所达到384个,千户所24个。政令所行西起斡难河(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东北达库页岛。仅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其数量就有67个。斡难河卫、卜鲁丹河卫等十四个卫所,设在斡难河以东,嫩江以西,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和黑龙江上游南北地区。沿精奇里江设立的有脱木河卫、古里河卫等5个卫。精奇里江是黑龙江北岸支流,那里的垦荒历史有200多年,沿流域出现了专事农业的一些村屯,如博和哩屯、吴鲁苏屯、黄河屯(海兰泡)等,这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江东六十四屯”。在黑龙江城以东,到与松花江汇合处附近地区的卫所有可令河、木鲁罕山、哈喇察、兀喇卫等9个卫。以库鲁河为中心(伯力附近)设立了乞勒尼、忽鲁木、喜申、古鲁、亦儿古里等5个卫。撒儿忽,哈儿分等4个卫则沿敦敦河流而设。沿格林河设立了葛林、忽石门、卜鲁兀等5个卫。沿亨滚河(黑龙江北岸支流)设立了饮真河、满泾、朵儿必河等7个卫。奴尔干、兀的河、和囊哈儿、波罗河(两个卫在库页岛上)四个卫设立在由黑龙江到库页岛一带。在乌苏里江东部地区,还设了克默而河、亦麻河、失里、恨克、双城(俄称乌苏坦克斯克)等14个卫。这67卫在鸦片战争前均为我国领土。

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由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是军政合一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设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佥事等军政长官。成祖朱棣时,由于没有都指挥使,以都指挥同知为最高长官。

奴尔干都司辖区的人民,要向明朝政府上缴赋税,这同内地人民是一样的。他们通常是上缴当地的土特产,如海青、大鹰、鼠雕、白兔、黑狐、貂鼠、阿胶、海豹皮、海獾皮、殳角(海象牙)、鲸须、好刺(各色鹿)、马、失刺孙(即土豹)、金钱豹皮等。同内地的地方官吏一样,各卫所的官员,要对明朝中央政府的命令、调遣绝对地服从。

为了方便由内地到奴儿干地区的交通,从而便于送文件、运送官兵等,明政府在它所辖地区设立了东西两条驿站线路。一条是“海西东水陆城站”,自海西底卡失站(今黑龙江双城县西,拉林河畔花园屯古城),向东北沿松花江而下,直到黑龙江下游奴儿干都司治所附近的满泾站,有50余个城站分布在此条驿站线路上。另一条叫“海西西陆路”,从肇州起,经松花江、洮儿河往西直到兀良河(今满洲里附近),这两条驿站路线又连接了辽宁省东都司辖境内的驿路。这样一来使得处于边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明朝政府还在驿站经过的地区征调劳役、畜力,设置站丁、站狗。为了运输的需要,明朝政府还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畔建立了船厂制造船只。

亦失哈、康旺等人对创建和经营奴儿干都司的贡献很大。亦失哈是钦差大臣,康旺、王肇舟属封疆大吏,自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都司筹建,直到建成并受命管理和经营,他们经历了全过程。在20多年中,亦失哈共巡视达十次之多。他们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采取柔化抚恤政策,使奴尔干都司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明朝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永乐五年(1407年),到京师朝贡的纳木河等部落的首领就有三百人。永乐十年(1412年),奴尔干等处部族头目到京师朝贡的有78人,可以说,亦失哈、康旺、王肇舟等人在从事东北边疆的经营方面,贡献巨大而卓越。

另外,他们还在当时奴尔干都司的治所特林建立了一座供奉观音的永宁寺,并在两旁立了两块石碑,一块是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所立,碑上刻有《敕修永宁寺记》;另一块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所立,碑上刻有《重建永宁寺记》。这两块碑记,记载了明朝政府经营和管理奴尔干都司的经过。两块碑文均用汉文、蒙古文、女真文、藏文四种文字书写。碑文中的官员,有汉族人、蒙古族人、女真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这证明奴尔干都司是明朝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虽然现在永宁寺早已不存在了,但这两块石碑曾经在原址巍然挺立500年,这是我国明朝政府管理奴尔干地区的历史见证。

标签: 女真第三节都司

更多文章

  • 明光宗朱常洛“红丸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谜,宗朱常洛,明光

    帝王档案朱常洛:1620年在位,神宗朱翊钧长子,性格懦弱。神宗病死后即位,在位仅1个月,罢免矿盐、税吏,饷边防,补官缺,薄有政绩。因荒淫无度致病后服红丸而死,终年39岁,死后葬于庆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史称泰昌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

  • 醉心于“技术攻关”的两位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位,昏君,路易

    明熹宗朱由校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都是典型的昏君,同时又都是当世最出色的工匠,都十分醉心于“技术攻关”,一个玩木工,一个玩锁,都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都无心朝政无为而治。这一东一西的两位仁兄相似点甚多,结局也差不多,前者导致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后者干脆直接亡了国,真堪

  • 无道昏君,整日里斗鸡走狗,不务正业的问题皇帝朱厚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斗鸡走狗,无道,昏君

    弘治十八年五月,明孝宗去世,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朱厚照便是正德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明武宗。此人着实十分有趣,按照史学界正统的说法,这是个无道昏君,整日里斗鸡走狗,不务正业。少年天子武宗登临龙廷宝座,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用装样子给别人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贪玩好动的本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

  • 余阙安庆殉国与赵普胜从朱元璋军手中夺回池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手中,朱元璋,池州

    自夺取池州后,朱元璋在西线整体上采取了守势的策略。但没想到就在发动对浙东地区攻取战争时,西线红巾军高层领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丞相倪文俊被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挟持了天完皇帝徐寿辉不断南下、东进,1358年初攻取了池州上游的沿江城池安庆。安庆上扼汉阳,下规池州,军事地理位置

  • 纵观元亡横看现状躬览庶政唯此为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纲,元亡横看,现状

    中华传统政治文明发展到唐宋时代应该说已臻于完全成熟状态,而元以后尤其明清时期则属于过分成熟或曰烂熟阶段。这就好比植物过分成熟或烂熟都属于不正常。洪武皇帝朱元璋在承继元朝政治遗产的基础上竭力推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由此传统中国进入了君主极权主义强化的非理性时代。这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影视剧中的八贤王与赵匡胤之子赵德芳是同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人,之子,剧中

    宋朝赵德芳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没多久,宋军又扩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给自己众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

  • 唐寅和徐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寅

    中国绘画的写实性在12世纪宋朝时发展到了颠峰,后来逐渐转为笔墨游戏般的形式主义。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但是他们的画作局限于对宋元两代的摹仿,成就并不突出。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文人士大夫的画作开始向独抒性灵的方向发展,他们以画为乐、以画寄情,在的作品中展现出很强的自我风格

  • 明朝对女真人的压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真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女真各部中汉化最深、实力最强的一部建州女真里,一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小孩诞生了,这孩子便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亲妈死了,后娘纳喇氏对他很不好,在他19岁那年,只给他很薄一份财产,便叫他出门单过。因为生活困难,努尔哈赤不得不

  • 王娡是如何进入皇宫的?王娡为当皇后的非常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手段,皇后,皇宫

    说起王娡,王娡是刘启的第二个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被其母送进宫后,刘启对王娡很是喜欢,封她为“美人”。那么她是如何通过一些非常手段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的呢?王娡,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皇后,在《史记》和《汉书》中对她有所记载,然而她的名字却不出于这两本着作中,王娡这名字是在《史记索隐》中找到。王

  • 大明文化科技的辉煌:天下瓷都景德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景德镇,瓷都

    在英文中,“CHINA”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CHINA”更是经常被挂在嘴边,因为“CHINA”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瓷器”。可见,在外国人的眼中,“瓷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