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醉心于“技术攻关”的两位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醉心于“技术攻关”的两位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3/12/29 19:03:37

明熹宗朱由校与法国国路易十六都是典型的昏君,同时又都是当世最出色的工匠,都十分醉心于“技术攻关”,一个玩木工,一个玩锁,都不务正业玩物丧志,都无心朝政无为而治。这一东一西的两位仁兄相似点甚多,结局也差不多,前者导致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后者干脆直接亡了国,真堪称“难兄难弟”。

熹宗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个异数,他是一名出色的木匠,堪称“皇帝中的鲁班”。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史书上记载;明代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

可是他所造的木器却经常成为宫中老鼠的磨牙工具,眼见自己的得意之作隔夜就多了几道牙印,明熹宗怎能不生气。为此,他组建了一支猫咪卫队,这样老鼠就不敢来啃食木器了。他还按这些猫功劳的不同,赐予它们封号。他将一般的公猫称为小厮、母猫称为丫头,自己特别喜欢的或保护木器有功的称为某老爷、某夫人,还参照赏赐大臣的规矩来给猫咪赏赐。对于他的这种生活,刘继兴发现在《天启宫词》注中有诗描述之:“红罽无尘白昼长,丫头日日侍君王,御厨余沥分沾惯,不羡人间鱼肉香。”其中的“丫头”就是猫咪卫队中的“女兵”。

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具备,动作亦很惟妙惟肖。喜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更加高兴,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

熹宗好盖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悼,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兴致高时,往往脱掉外衣甩开膀子大干,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早就抛到脑后,无暇过问。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他常趁熹宗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请熹宗批示,熹宗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熹宗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概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专权误国,而熹宗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可叹他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却使大明王朝在他的这双手上摇摇欲坠。

无独有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是这样一个专心技术攻关的昏君。这位优柔寡断、有些木讷的男人不贪恋钱财,也不沉迷于女色,却经常整天将自己关在铁匠房中,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制锁。

1774年5月,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法兰西的王座,他面对的是已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帝国。此时的法国债台高筑,每年仅偿还利息就要消耗国库收入的一半以上。然而,面对国内日趋紧张的形势,路易十六却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水平的确很高,他的锁极富创意、形状各异,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曾把锁制成活泼可爱的鲤鱼、松鼠或鸭子形状,扭动“松鼠”的钥匙,“松鼠”会频频点头,摇尾乞怜。有一把“蝾螈”锁,把钥匙插进后转动三圈,“蝾螈”的嘴中就会喷出水来。为迎合国王嗜“锁”如命的爱好,人们纷纷用各种各样的锁来巴结国王。在一次为庆祝王子出生的游行中,有人甚至抬出了一把特制的“大锁”,当人们打开“大锁”的门,竟从里面走出一位可爱的“小王子”,这让路易十六龙颜大悦,他特意命令手下将自己制作的锁赏赐给游行者。

然而高超的制锁技巧无法挽救他的王国,随着法国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终于在1789年7月14日拉开序幕。路易十六出逃未遂,被扣押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宫。即便是在被看押期间,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好。他偷偷地在墙板后面藏了一口保险箱,装上了一把自认为世界上最难打开的锁,将执政期间企图勾结国内外复辟势力、阴谋绞杀法国大革命的许多密函锁在里面。当人们打开锁看到这些罪证后,一致要求国会“宣布路易十六为法国的卖国贼、人类的罪人,立即以革命的名义判处死刑”。结果,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具有戏剧意味的是,路易十六当年曾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为加速断头台的杀人效率,他命人将铡刀改成三角形,没想到自己最终却命断这部杀人利器之下。

现在,仍有十几把由路易十六亲手制作的精美锁具保存在法国的博物馆中,彰显着这位亡国之君的高超技艺。

标签: 两位昏君路易

更多文章

  • 无道昏君,整日里斗鸡走狗,不务正业的问题皇帝朱厚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斗鸡走狗,无道,昏君

    弘治十八年五月,明孝宗去世,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朱厚照便是正德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明武宗。此人着实十分有趣,按照史学界正统的说法,这是个无道昏君,整日里斗鸡走狗,不务正业。少年天子武宗登临龙廷宝座,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不用装样子给别人看,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贪玩好动的本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

  • 余阙安庆殉国与赵普胜从朱元璋军手中夺回池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手中,朱元璋,池州

    自夺取池州后,朱元璋在西线整体上采取了守势的策略。但没想到就在发动对浙东地区攻取战争时,西线红巾军高层领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丞相倪文俊被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挟持了天完皇帝徐寿辉不断南下、东进,1358年初攻取了池州上游的沿江城池安庆。安庆上扼汉阳,下规池州,军事地理位置

  • 纵观元亡横看现状躬览庶政唯此为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纲,元亡横看,现状

    中华传统政治文明发展到唐宋时代应该说已臻于完全成熟状态,而元以后尤其明清时期则属于过分成熟或曰烂熟阶段。这就好比植物过分成熟或烂熟都属于不正常。洪武皇帝朱元璋在承继元朝政治遗产的基础上竭力推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由此传统中国进入了君主极权主义强化的非理性时代。这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影视剧中的八贤王与赵匡胤之子赵德芳是同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人,之子,剧中

    宋朝赵德芳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没多久,宋军又扩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给自己众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

  • 唐寅和徐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寅

    中国绘画的写实性在12世纪宋朝时发展到了颠峰,后来逐渐转为笔墨游戏般的形式主义。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但是他们的画作局限于对宋元两代的摹仿,成就并不突出。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复兴于苏州,后期文人士大夫的画作开始向独抒性灵的方向发展,他们以画为乐、以画寄情,在的作品中展现出很强的自我风格

  • 明朝对女真人的压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真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女真各部中汉化最深、实力最强的一部建州女真里,一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小孩诞生了,这孩子便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亲妈死了,后娘纳喇氏对他很不好,在他19岁那年,只给他很薄一份财产,便叫他出门单过。因为生活困难,努尔哈赤不得不

  • 王娡是如何进入皇宫的?王娡为当皇后的非常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手段,皇后,皇宫

    说起王娡,王娡是刘启的第二个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被其母送进宫后,刘启对王娡很是喜欢,封她为“美人”。那么她是如何通过一些非常手段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的呢?王娡,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皇后,在《史记》和《汉书》中对她有所记载,然而她的名字却不出于这两本着作中,王娡这名字是在《史记索隐》中找到。王

  • 大明文化科技的辉煌:天下瓷都景德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景德镇,瓷都

    在英文中,“CHINA”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CHINA”更是经常被挂在嘴边,因为“CHINA”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瓷器”。可见,在外国人的眼中,“瓷器”与

  • 学者张岱有着什么样的性格?赏析《湖心亭看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学者,性格,湖心亭

    张岱生于明末清初年间,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和小品文,为着名的散文家。张岱生性豪放不羁,市委个性鲜明的文学家。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就受长辈的熏陶,张岱很早就接触了文学,除此之外,张岱还擅长历史学、地理学、数学等,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方位人才。张岱家境优渥,家庭丰裕的物质条件,张岱便有了

  •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死因之谜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谜,明仁,死因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八月,朱高炽登上皇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五月,仁宗突然暴崩,死时四十八岁,共在位十个月。六月,仁宗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宗。根据史书记载,仁宗去世前三天还在处理政务,他从开始不豫到崩于北京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