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扩阔铁木尔:汉文化熏陶下的“忠君”思想

扩阔铁木尔:汉文化熏陶下的“忠君”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03 更新时间:2023/12/26 3:39:07

扩阔铁木尔身上,真的是汉文化与蒙古游牧个性的奇怪组合。元朝末帝惠宗妥欢铁木尔长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终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奸臣哈麻由于推荐少数藏传佛教僧徒帮助惠宗演练性交秘法而深受宠爱:哈麻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其弟雪雪被封为御史大夫,妹婿图鲁铁木尔也深受惠宗之宠,国家大权尽入哈麻一家,到后来,哈麻等人竟然准备废掉惠宗,把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扶上宝座以便全面操纵朝政,结果事泄被杀。

客观地说,爱猷识理达腊是蒙元朝一位比较有为的人物,只可惜生不逢时。假使哈麻等人谋废惠宗的计划得逞、而由爱猷识理达腊即位的话,没准儿元朝的局面会为之一新即使哈麻等人的出发点不是这样。

朱元璋和其他农民起义军及其割据政权进行战争的时候,遥远的北方,元廷内部也已经泾渭分明:中书右丞相搠思监、宦官朴不化和在大都以外执掌大军的扩阔铁木尔,是坚决拥护爱猷识理达腊的“太子党”,同样手握重兵的孛罗铁木尔则完全维护元惠宗

1365年(元惠宗至正二十五年),爱猷识理达腊派扩阔铁木尔进讨孛罗铁木尔,后者被打败,随后其本人和余党俱被杀死。九月,爱猷识理达腊和扩阔铁木尔入京,惠宗封后者为中书左丞相。这时候,当初与察罕铁木尔并称为元朝“四大栋梁”中,李思齐张良弼均为汉人,很难更加深入地进入黄金家族内部,军力最强的答失八都鲁之子孛罗铁木尔也被灭掉了,扩阔铁木尔遂成为元朝末期无比重要的人物。

这个时候,北方大地上,仍然可以和明军分庭抗礼的不是元朝的官军,而是打着蒙元旗号的军纪严明、军容齐整的由扩阔铁木尔整训的三十万军队。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扩阔铁木尔为何不取元之天下而代之?

前面说过,扩阔铁木尔是一位深受汉族文化熏陶的“儒将”,他一生一直到死,都坚决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三纲五常教育自己和部属,无论为元朝还是后来的北元做出了多大贡献,都一贯恪守臣子之责、不越雷池半步。

曾几何时,“太子党”在京城失势,搠思监和朴不花等“太子党”徒被惠宗纷纷拿下,爱猷识理达腊仓皇逃往太原,他曾希望模仿安史之乱后唐肃宗灵武自立的案例,要求扩阔铁木尔拥自己在太原为帝。按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且素来倾心相交的皇太子有此念头、加之当朝的惠宗荒淫无道,扩阔铁木尔即使不从,也应有所考虑才对,结果扩阔铁木尔不仅严辞拒绝,而且百般劝说爱猷识理达腊打消这种“不忠不孝”的念头。

在1365年击败强敌孛罗铁木尔后,扩阔铁木尔陪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回京,中途,太子之母、惠宗后奇氏派快马送谕旨给扩阔铁木尔,请求他以重兵拥太子进城,而胁迫惠宗禅位,并告诉他:顺帝身边一些对立面可能对太子和扩阔铁木尔有异心。

但扩阔铁木尔仍然不为所动,在距离京城30里时,他命大军就地宿营,仅带数十骑与太子进京。结果,很快惠宗按照近臣谗言,削去了扩阔铁木尔的中书左丞相之职,假惺惺地封了个“河南王”,借机把他“礼送出京”。

扩阔铁木尔非常顺从地接受了,而且立即引兵至泽州(今山西晋城市)。他放心不下的是京都,于是留下勇将关保在太原卫戍京畿。结果惠宗不顾朱元璋已经基本平定南方、正准备挥师北上,反而猜忌扩阔铁木尔另有所图,不仅立即削去他的所有官爵,还下诏令李思齐与貊高等将领分头夹攻扩阔铁木尔,情急之下,后者尽杀朝廷在太原所置官吏。

就在惠宗和扩阔铁木尔的矛盾一触即发的时刻,明军已经星夜兼程赶赴北京了,无奈之下,惠宗只好又下诏命扩阔铁木尔和李思齐带兵对明军进行防御作战。诏书刚到扩阔铁木尔手上,大都就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扩阔铁木尔至死都为没能有机会在大都与明军决一死战而后悔莫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钓鱼城之战”的台前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台前幕后

    在黄金家族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发生在今中国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前后历时10余年的战争,不仅使领军亲征的元宪宗蒙哥阵亡,而且大大延缓了黄金家族歼灭南宋的进度和步伐,在军事学、装备学乃至人文文化等方面都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详细情况在后边予以介绍。

  • 蒙古部何时移居漠北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古

    北方草原蒙古化的大致完成,并逐渐冠以蒙古这一名称,最终是以蒙古部人迁入这里,继而在此走向强大,建立统一整个北方草原各部的蒙古帝国为前提。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应是以蒙古部崛起于斡难河源为始端。蒙古部人的祖先“蒙兀”室韦,原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区,自唐朝以后

  •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他的

    朱世杰,生平不详,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今北京)人,元朝杰出的数学家。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主要着作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13世纪末,中国为元朝所统一,遭到破坏的经济和文化又很快繁荣起来。蒙古统治者为了兴邦安国,开始尊重知识,大量选拔人才,把各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当时忽必烈网罗

  • 张弘范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这句话

    “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是在暗讽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可以说每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都会诞生出一定数量的英雄,他们就是救世主,就算没有救世成功,那也是民族的英雄,南宋末年,元军大举侵入中原,当时南宋最为出名的就是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了,而文天祥又是最出名的,只因为那句“人间

  • 四、元代的纺织与黄道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

    元代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以后有了进一步提高,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仅元朝政府官办织绣作坊就有80余所。江南丝织业更是全国之首,产品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历史悠久的蜀锦也盛行不衰,以蜀中十样锦最为着名。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织绣作坊绫绮局和织佛像提举司等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

  • 蒙古西征之二——拔都西征欧洲诸战役 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征

    一、定宗贵由即位之始末蒙古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三年,死时五十六岁。窝阔台死时,诸子侄皆从征在外,遂由太宗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暂行代理国政,等待诸王子回朝,再由摩里尔泰大会决定新君。此时诸王子将土正在东征高丽,西征欧洲,南伐南宋,闻悉太宗驾崩,乃纷纷同归故土。因为道路遥远,直到乃马真氏称制之第三年,诸王子

  • 三、元代的农学、医学和营养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农学

    元代的农业,虽然在实践上没能让百姓温饱有余,但技术和生产上是有较大进步的。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农书有十部,元代就占了三部,仅次于明代(明朝有四部)。可见元朝统治者是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的,尽管在元朝统治初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军需,但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恢复生产的作用。忽必烈在1270年就设立了司农司,

  • 黄金家族蒙古铁骑遇到了强劲对手——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

    1368年末的北元初叶,蒙古铁骑的力量不容小觑。其都城先后在上都和哈拉和林,政治、军事、经济上还有相当大的实力,政治中心处在广阔的岭北行省,左侧是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兄弟们的封土,他们占据的是森林茂密、易守难攻的辽阳行省,右侧是元朝旧臣李思齐、张思道控制的陕甘行省,太行山两侧是忠臣扩阔铁木尔的10

  • 四、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

    南宋恭帝及太后宗室的出降,标志着存在了320多年的宋朝基本结束了,但南宋的遗孤遗臣依然在南方对元人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当时淮东、真州、扬州、泰州仍然被南宋的遗臣李庭芝、姜才、苗再成等人坚守。从临安逃出的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文天祥等人则很快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就在这个时候,伯颜回到了蒙古,因为元

  • 王实甫的故事: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杂剧

    名人语录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王实甫是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被誉为“天下第一杂剧”。该剧描述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被千古传颂。【名人历史】王实甫(约1260年-1336年),字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曾经为官,但仕途坎坷。所以,王实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