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实甫的故事: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

王实甫的故事: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3/12/21 12:28:46

名人语录

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

实甫是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被誉为“天下第一杂剧”。该剧描述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被千古传颂。

【名人历史】

王实甫(约1260年-1336年),字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曾经为官,但仕途坎坷。所以,王实甫经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出入。他还与当时着名的优伶交往甚密。王实甫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他一生写下了《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芙蓉亭》、《贩茶记》等13部杂剧。其中,《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

王实甫的《西厢记》描述了一个十分动人的爱情故事。唐穆宗年间,前朝的崔相国病逝,他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一行30多人,护送相国灵柩回乡安葬。可是,由于中途有阻,只得在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在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两人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就在这时候,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逼抢崔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能有退兵之计,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故友白马将军杜确求助。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将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抚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封信。莺莺回信与张生相约,两人私订终身。但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据理相争,又巧妙地说服崔夫人。崔夫人虽然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赴京参加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崔莺莺依依惜别,上京应试去了。结果,张生考中状元,与莺莺结为连理。

很显然,《西厢记》有着鲜明、深刻的反封建主题。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将“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而是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在结尾之处,第一次在中国学史上正面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所以,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后被誉为“天下第一剧”。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一直鼓舞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标签: 杂剧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竟然歌颂歌元世祖及伯颜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

  • 脱脱的故事:智擒伯父大义灭亲,身入中书整肃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义灭亲

    智擒伯父大义灭亲脱脱(1312-1355),字大用,从小聪明过人。就学后,曾向他的教师浦江硕儒吴直方请求说:“如果让脱脱整天正襟危坐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而读书,不如让我每天记古人的嘉言善行,可以终身受用。”稍稍长大以后,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15岁,为皇太子

  • 蒙哥大汗征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战

    一、战前一般情势蒙古定宗贵由原为一病夫,身体虚弱。宋淳佑八年二元定宗三年(公元2148年),贵由赴叶密立河畔养病,途中崩驾于别失八里附近,在位不及三年。定宗贵由崩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初贵由之西巡也,拖雷遗书窦莎儿合黑帖泥,以拔都未入朝,疑贵由有图之之意,密遣人告拔都,嘱自为备,拔都乃发自基辅

  • 让蒙古大军遇上麻烦的钓鱼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

    说什么我也不出来!公元1259年,蒙古的蒙哥皇帝率领蒙古大军来了钓鱼城下,蒙哥派人去说服钓鱼城的守将王坚投降。结果王坚杀了蒙古使者,说什么也不肯投降。蒙哥没办法让王坚投降,就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攻击钓鱼城。用梯子爬城被宋军用石头砸了回去,用钩子爬城被宋军用刀砍断了绳子。钓鱼城的城墙非常高,易守难攻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

    金国自阿骨打称帝,至哀宗之死,凡历九主,共一百廿年。蔡州既下,蒙古与宋国暂时相约,平分金人河南之地,陈蔡以北属蒙古,陈蔡以南属宋朝,于是两国各自撤兵。宋将孟珙还师屯襄阳,史嵩之以所获金哀宗之遗骨及金被俘参政张天纲等献于临安,告捷太庙,大事庆祝。时临安知府为薛琼,向张天纲曰:“汝有何面目到

  • 三、铁木真踏上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征程

    对于成吉思汗而言,他的少年时期是不幸的。在得知父亲也速该的死讯后,他便匆忙地赶回了部落。但是很快,他们孤儿寡母的处境就开始恶化了。也速该在未死之前,凭着他个人的威望,曾经把若干同种的氏族团结在乞颜部的周围。可是他一死,泰赤乌人就希图恢复他们的首领俺巴孩所一度享有的权力。在也速该死去一年后的春天,蒙古

  • 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奸

    汉奸一词,其实可以分为两半,一为汉,一为奸。汉即汉族人,奸即奸佞。合起来意思是,出卖汉族利益的奸佞。当然,更详细一点,我认为,是指出卖以汉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利益的汉族人。张弘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当然,其实古代由外族被赐汉姓、或由汉族这被赐少数民族姓氏的,不在少数——但他家没有——他祖

  • 临安之战——元军如何从对峙到攻破临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临安

    南宋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1275年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

  • 第二节 交好汗国,往来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期,各大汗国政见不合,致使元朝丧失了对他们的实际控制能力。在蒙古各汗国中,元朝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国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而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就不那么乐观了。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继承窝阔台汗国后,一直觊觎大汗的正统地位。察合台汗国与海都结盟后,不时对忽必烈控制的地盘发动侵扰

  • 第四节 致力盐铁,增加财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四节

    忽必烈要南征北战,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几十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想对南宋发动战争,要想对海都动武,他首先必须解决财政问题。中统三年,也就是1261年,忽必烈朝议的重点又转向了如何提高财政税收,如何为他开动战争机器提供大量的动力问题。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