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简要概括元明清时期历史:元明清历史简述

简要概括元明清时期历史:元明清历史简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45 更新时间:2023/12/21 16:00:06

就在金欺侮宋朝的时候,金的背后已兴起了一个强大的的蒙古。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一直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铁木真。它作为部落首领,于公元1206年被各部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于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消灭金朝,宋金对立的局面也就结束了。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7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在国内,为了统治汉族人民,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等地人口)、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下,汉人的地位极低,成为蒙古人与色目人驱使的对象。故而,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多次汉族与南方各少数民族反抗蒙古暴政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元朝存在了97年,先后历11帝(自世祖忽必烈始),但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歧视,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将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

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25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元朝后期,各皇帝都过起豪华的生活,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尤其是汉族人民被压迫尤为严重。

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在起义军中,出现了一批优秀将领,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所领导的部队实力最为强大。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并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部,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协助下,于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明朝自神宗之后,明朝逐渐走向衰落。公元1628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即位。此时的明朝已是内乱纷纷了。崇祯十三年,由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军队分别在四川、河南击败明军,此后他们规模不断扩大,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以畜牧渔猎为生。明朝后期,在女真族出现了一位出色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统治下,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女真族,但都被击败。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明崇祯帝十七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时皇太极已死,其子世祖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于同年五月攻占北京,四个月后清朝将都城迁至北京,开始了它在关内的统治。

公元1662年,清顺治帝去世,其子玄晔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61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即位之初,朝政一直由辅政大臣主持,致使鳌拜结党营私,严重危害了皇帝的统治。康熙八年,年仅16岁的康熙成功的翦除鳌拜及其党羽,开始亲政,先后平定了“三藩”叛乱、准葛尔部叛乱、西藏叛乱;招抚台湾郑氏家族;击溃进入东北的沙俄军,与之签定《尼布楚条约》,使得清朝的统治得以加强。在经济方面,康熙帝废除原先满人执行的圈地制度,并且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减少农民的赋税,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60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又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行宫,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外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

公元1796年,88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嘉庆皇帝不如康熙帝与乾隆帝一样有作为;他在位25年,在统治上一直延续其父的政治方针,清朝进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

道光帝在位期间,西方各国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经济市场,他们以鸦片来敲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人们深受鸦片毒害。1838年,道光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东主持禁烟。林则徐到广东后,打击烟贩,没收鸦片达两百多万斤,又在虎门当众将其销毁,即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公元1851年,清咸丰帝即位,在同年一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经过几年的剿乱战争,天国都城天京于1846年被曾国藩所部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宣告失败,但清朝的元气并没有恢复。在太平天国期间,英、法等国于1856年至1860年再次对华宣战。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直逼北京,清咸丰帝不得已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并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着名园林。中国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批土地。

标签: 明清

更多文章

  • 扩阔铁木尔:汉文化熏陶下的“忠君”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扩阔铁木尔身上,真的是汉文化与蒙古游牧个性的奇怪组合。元朝末帝惠宗妥欢铁木尔长期“怠于政事,荒于游宴”,终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奸臣哈麻由于推荐少数藏传佛教僧徒帮助惠宗演练性交秘法而深受宠爱:哈麻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其弟雪雪被封为御史大夫,妹婿图鲁铁木尔也深受惠宗之宠,国家大权

  • “钓鱼城之战”的台前幕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台前幕后

    在黄金家族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发生在今中国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前后历时10余年的战争,不仅使领军亲征的元宪宗蒙哥阵亡,而且大大延缓了黄金家族歼灭南宋的进度和步伐,在军事学、装备学乃至人文文化等方面都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详细情况在后边予以介绍。

  • 蒙古部何时移居漠北草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古

    北方草原蒙古化的大致完成,并逐渐冠以蒙古这一名称,最终是以蒙古部人迁入这里,继而在此走向强大,建立统一整个北方草原各部的蒙古帝国为前提。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应是以蒙古部崛起于斡难河源为始端。蒙古部人的祖先“蒙兀”室韦,原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以东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区,自唐朝以后

  •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他的

    朱世杰,生平不详,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今北京)人,元朝杰出的数学家。他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主要着作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13世纪末,中国为元朝所统一,遭到破坏的经济和文化又很快繁荣起来。蒙古统治者为了兴邦安国,开始尊重知识,大量选拔人才,把各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当时忽必烈网罗

  • 张弘范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这句话

    “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句话是在暗讽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可以说每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都会诞生出一定数量的英雄,他们就是救世主,就算没有救世成功,那也是民族的英雄,南宋末年,元军大举侵入中原,当时南宋最为出名的就是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了,而文天祥又是最出名的,只因为那句“人间

  • 四、元代的纺织与黄道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代

    元代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以后有了进一步提高,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仅元朝政府官办织绣作坊就有80余所。江南丝织业更是全国之首,产品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历史悠久的蜀锦也盛行不衰,以蜀中十样锦最为着名。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织绣作坊绫绮局和织佛像提举司等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

  • 蒙古西征之二——拔都西征欧洲诸战役 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征

    一、定宗贵由即位之始末蒙古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三年,死时五十六岁。窝阔台死时,诸子侄皆从征在外,遂由太宗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暂行代理国政,等待诸王子回朝,再由摩里尔泰大会决定新君。此时诸王子将土正在东征高丽,西征欧洲,南伐南宋,闻悉太宗驾崩,乃纷纷同归故土。因为道路遥远,直到乃马真氏称制之第三年,诸王子

  • 三、元代的农学、医学和营养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农学

    元代的农业,虽然在实践上没能让百姓温饱有余,但技术和生产上是有较大进步的。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农书有十部,元代就占了三部,仅次于明代(明朝有四部)。可见元朝统治者是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的,尽管在元朝统治初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军需,但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恢复生产的作用。忽必烈在1270年就设立了司农司,

  • 黄金家族蒙古铁骑遇到了强劲对手——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

    1368年末的北元初叶,蒙古铁骑的力量不容小觑。其都城先后在上都和哈拉和林,政治、军事、经济上还有相当大的实力,政治中心处在广阔的岭北行省,左侧是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兄弟们的封土,他们占据的是森林茂密、易守难攻的辽阳行省,右侧是元朝旧臣李思齐、张思道控制的陕甘行省,太行山两侧是忠臣扩阔铁木尔的10

  • 四、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

    南宋恭帝及太后宗室的出降,标志着存在了320多年的宋朝基本结束了,但南宋的遗孤遗臣依然在南方对元人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当时淮东、真州、扬州、泰州仍然被南宋的遗臣李庭芝、姜才、苗再成等人坚守。从临安逃出的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文天祥等人则很快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就在这个时候,伯颜回到了蒙古,因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