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南宋的灭亡

四、南宋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3/12/15 20:52:31

南宋恭帝及太后宗室的出降,标志着存在了320多年的宋朝基本结束了,但南宋的遗孤遗臣依然在南方对元人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当时淮东、真州、扬州、泰州仍然被南宋的遗臣李庭芝、姜才、苗再成等人坚守。从临安逃出的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文天祥等人则很快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就在这个时候,伯颜回到了蒙古,因为元朝内部又出现了叛乱,蒙哥汗之子昔里吉起兵。元朝人于是把主要的注意力北移,给了南宋的遗老遗少们一定的喘息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真正做到有效抵抗的只有李庭芝与姜才协守的扬州。留在南方的元将阿术对扬州屡攻不下,正好临安已经投降,伯颜将太皇太后谢氏谕降李庭芝的手诏送到阿术军前。阿术立即命人在城下宣诏。李庭芝听完宣读后说道:“我只知奉诏守城,没听到有诏谕命令我归降。”阿术没办法,只好继续攻城,依旧不克。后来李庭芝听说南宋皇室被虏北上,痛哭流涕,尽散家财劳军,令姜才率四万人截击瓜洲,想要夺回两宫。姜才率军出战,与元军血战6个多小时,元兵为防有失,劫持南宋皇室后撤。姜才紧追不放,边追边打,到浦子市,正遇到前来支援的元军。阿术亲自督战,前后夹击姜才,姜才自知兵少久战,难以取胜,只好撤退。阿术爱惜姜才勇猛,令人招降。姜才慨然回答:“我宁可死,这么可能作降将呢?”同时守卫真州的南宋遗臣苗再成,也出兵夺驾,但都没有成功。

这次战役结束后,阿术又多次以太后谢氏的名义谕降李庭芝。李庭芝不答,命士兵发弩射死谕使。阿术于是遣兵守高邮、宝应,断绝扬州粮道,跟着又用谕旨招降李庭芝。李庭芝再次杀死谕使。这时淮安、盱眙、泗州均因粮尽出降,只有李庭芝力战不屈,粮尽就将铠甲上的牛皮煮了吃。这一时候,扬州城内出现了兵民易子相食的悲惨景象,李庭芝仍守城不降。恰在这一时刻,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称帝,召李庭芝为右相。李庭芝接诏,令制置副使朱焕守扬州,与姜才率兵七千赶往泰州。没想到李庭芝刚出城,朱焕就献城出降了。李庭芝马上受到了元军的追击,只好逃入泰州,泰州裨将孙贵、胡惟孝也偷偷打开泰州北门接应元兵,李庭芝和姜才被俘,先后被杀。

李庭芝和姜才死后,南宋遗臣们的抵抗意志更加脆弱。

1277年元人稳定了北方局势后,重新集中力量平定中国南部地区。就在这一年,元将唆都依次占领了福州、泉州和广东,1278年占潮州。同样是在1278年,两淮、四川的抗元势力也先后失败。在5月8日,不到10岁,刚拥立不久的宋帝赵昰在心惊胆战中死去。他的弟赵昺又被推到了这一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登上“皇位”,成为南宋残余势力新的心理寄托。但很快,这一寄托也随着汹涌的波涛消失在了大海之上。张世杰等人以雷州半岛附近的硇洲岛为基地,不久,元军的持续进攻迫使他们再次逃亡,从广州渡海到达崖山岛。

元军迅速对崖山进行了封锁,并展开了进攻。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海战,它将南宋最后的一页展现为凄惨悲壮的画面。

1279年2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会同副帅李恒,兵分水陆进攻崖山。张世杰率军进行决战,集结一千多艘舰船,四周加固战栅,构成海上坚城。元军的数次进攻,均告失败。但张世杰的这种做法无疑将战船的机动性抹杀了,不能有效地进攻,只能进行防御,面对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战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元军先威迫被俘的南宋丞相文天祥写信招降,遭到了文天祥的拒绝,于是又利用张世杰的外甥去劝降,结果也被张世杰骂走。于是元人采用断绝补给,长期围攻的办法,占领了崖山外围,随即截断了南宋的粮、水补给线。南宋官兵吃干粮饮咸水,呕吐疲乏,仍坚持战斗,毫无降意。二月初六,天色晦暗,风雨交加,元军把握住了战机,趁早、午海潮涨退的机会,大举围攻崖山。3月19日,张世杰决定突围,在经过苦战后,南宋船队最终崩溃。混战中张世杰领少数战船,乘雾突围成功。但少帝赵昺和丞相陆秀夫被困崖山。无奈之下,陆秀夫杀死妻子,怀揣玉玺,抱着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少帝投海殉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

战斗历时20多天,双方共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战斗结束时南宋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海上浮尸达10万之多,七天不尽。

几天以后,张世杰回来寻找帝室,知道少帝已死,只好带领船队再度出海。三个月后,航至海陵岛一带遇飓风溺死海中,全军覆没。另外还有一部分南宋遗臣逃到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希望在那里实现他们的恢复宋朝的梦想。不过,当元军开始准备对占城用兵时,这群南宋最后的“忠臣们”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南宋成为了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点评

面对历史,我们最好做一个冷眼的旁观者,尽量不要把情感掺杂在里面。因为那样的话我们就不是在阅读历史,而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甚至是在改动着历史。就历史本身而言是客观的,但当历史转化成文字形式出现时,就从来没有绝对客观过。因为书写历史的人是有目的、有感情的。

究其南宋灭亡的原因是复杂的,尽管出现了贾似道这样的奸臣,度宗这样的昏君,但对于这个经济文化极为发达,而在军事上只能守成,不能开疆拓土的朝代来说,面对着强敌环伺的乱世,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这是客观上的必然。可如果说南宋一定就会在1279年灭亡,那就是毫无道理的主观认识了。毕竟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而事件是由人来演义的。襄樊是可以守住而未能守住的。因为有贾似道、吕文德、范文虎,贪图安逸、贪图钱财、贪生怕死这样的一群官吏构成了南宋的腐败政治。张世杰是个忠臣,但他却只是一员猛将,而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帅才。在淮南的战场上,他铁锁连舟,叫元人一把火将10万大军烧得所剩无几。心怀忠勇,统率大军,却不能将军队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就是张世杰。

南宋是一个不乏忠臣,也不乏奸臣的朝代,它所缺乏的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军事家,纵马扬鞭的统帅。这并不是说南宋不存在这样的人,而是即便存在这样的人也很难被重用。有时在国家危难时刻,虽然被重用一时,危机过后,帅才们会立即被排挤或剪除。北宋末年的李刚是这样,南宋初年的岳飞也是这样。这种对将帅之才的排挤在整个宋朝都是有传统的。因为宋太祖的皇袍加身就是在武人得志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宋朝重文轻武,对有能力的武人如果不是必要,很少会交给实权,以至于在南北宋320多年的历史上,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不能说是不强,将帅的谋略不能说是不高,可却只能丧失土地,却不能开疆拓土。就如同宋高宗担心岳飞专权一样,宋朝皇帝宁可信任小人,也不会让一个武人得到他应得的荣誉。

标签: 南宋

更多文章

  • 王实甫的故事: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杂剧

    名人语录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王实甫是元代杰出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西厢记》被誉为“天下第一杂剧”。该剧描述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被千古传颂。【名人历史】王实甫(约1260年-1336年),字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曾经为官,但仕途坎坷。所以,王实甫经

  • 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竟然歌颂歌元世祖及伯颜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

  • 脱脱的故事:智擒伯父大义灭亲,身入中书整肃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义灭亲

    智擒伯父大义灭亲脱脱(1312-1355),字大用,从小聪明过人。就学后,曾向他的教师浦江硕儒吴直方请求说:“如果让脱脱整天正襟危坐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而读书,不如让我每天记古人的嘉言善行,可以终身受用。”稍稍长大以后,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15岁,为皇太子

  • 蒙哥大汗征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战

    一、战前一般情势蒙古定宗贵由原为一病夫,身体虚弱。宋淳佑八年二元定宗三年(公元2148年),贵由赴叶密立河畔养病,途中崩驾于别失八里附近,在位不及三年。定宗贵由崩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初贵由之西巡也,拖雷遗书窦莎儿合黑帖泥,以拔都未入朝,疑贵由有图之之意,密遣人告拔都,嘱自为备,拔都乃发自基辅

  • 让蒙古大军遇上麻烦的钓鱼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蒙古

    说什么我也不出来!公元1259年,蒙古的蒙哥皇帝率领蒙古大军来了钓鱼城下,蒙哥派人去说服钓鱼城的守将王坚投降。结果王坚杀了蒙古使者,说什么也不肯投降。蒙哥没办法让王坚投降,就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攻击钓鱼城。用梯子爬城被宋军用石头砸了回去,用钩子爬城被宋军用刀砍断了绳子。钓鱼城的城墙非常高,易守难攻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

    金国自阿骨打称帝,至哀宗之死,凡历九主,共一百廿年。蔡州既下,蒙古与宋国暂时相约,平分金人河南之地,陈蔡以北属蒙古,陈蔡以南属宋朝,于是两国各自撤兵。宋将孟珙还师屯襄阳,史嵩之以所获金哀宗之遗骨及金被俘参政张天纲等献于临安,告捷太庙,大事庆祝。时临安知府为薛琼,向张天纲曰:“汝有何面目到

  • 三、铁木真踏上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征程

    对于成吉思汗而言,他的少年时期是不幸的。在得知父亲也速该的死讯后,他便匆忙地赶回了部落。但是很快,他们孤儿寡母的处境就开始恶化了。也速该在未死之前,凭着他个人的威望,曾经把若干同种的氏族团结在乞颜部的周围。可是他一死,泰赤乌人就希图恢复他们的首领俺巴孩所一度享有的权力。在也速该死去一年后的春天,蒙古

  • 灭掉南宋的张弘范是汉奸吗?他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奸

    汉奸一词,其实可以分为两半,一为汉,一为奸。汉即汉族人,奸即奸佞。合起来意思是,出卖汉族利益的奸佞。当然,更详细一点,我认为,是指出卖以汉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的利益的汉族人。张弘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汉族——当然,其实古代由外族被赐汉姓、或由汉族这被赐少数民族姓氏的,不在少数——但他家没有——他祖

  • 临安之战——元军如何从对峙到攻破临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临安

    南宋立国是以长江为防线,两淮为藩篱,“重兵皆住扬州,临安倚之为重”。1275年元军占领建康,进围扬州,攻占两淮,南宋都城临安完全失去了屏障。元军在建康休整后,兵精粮足,战斗力更加强盛,随时准备攻取临安,处在进攻的有利地位。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主和举棋不定。虽然朝廷屡次诏

  • 第二节 交好汗国,往来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期,各大汗国政见不合,致使元朝丧失了对他们的实际控制能力。在蒙古各汗国中,元朝与远在西亚的伊利汗国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而与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关系就不那么乐观了。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继承窝阔台汗国后,一直觊觎大汗的正统地位。察合台汗国与海都结盟后,不时对忽必烈控制的地盘发动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