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忽必烈争夺汗位

三、忽必烈争夺汗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32 更新时间:2024/1/13 11:54:07

这是黄金家族内部又一次你死我活的兄弟相残。蒙哥死后,拖雷的四个儿子中的幼子阿里不哥正好留镇漠北。他抓住了这个机会,立即与蒙古各地封王与显贵取得了联系,以蒙古幼子守业的传统为理由,要求召开忽里台大会。阿里不哥很清楚,对他的汗位构成直接威胁的就是他的哥哥忽必烈,因此他选中在蒙古的本土哈剌和林召开大会,这样就可以迫使忽必烈离开他的势力范围,逼迫他就范了。

这个时候忽必烈正在率领蒙古的精锐部队在南宋的鄂州地区作战。很明显,忽必烈最初并没有打算撤军,他打算先占领南宋,以此为自己取得汗位增添更为有力的砝码。当他接到蒙哥的死讯时,他的部将劝他回师,而忽必烈的回答是:“今已渡江,是言何益!”不过很快他就接到了留守在后方的妻子察必的通知,了解到了阿里不哥的阴谋,这样一来,他就必须返回了。

1260年初,忽必烈与宋朝草草地签订了一份和约,留下一小股部队,就匆匆返回开平。不过这份和约被奸相贾似道隐瞒了,他扣留了蒙古使节,出兵歼灭了留守的那一小股蒙古部队,并谎称大捷,以致错误地引导了南宋对蒙古的态度。

忽必烈清楚地意识到,阿里不哥鞭长莫及,他无法阻止自己有效地调动和控制进入汉地的蒙军及汉军。有了这一资本,忽必烈不肯轻易离开经营有年的中原而贸然北上。双方间使臣往返,交涉不断,不见任何成效,而矛盾却日趋激化。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了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心腹脱里赤,先发制人,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首先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布即大汗位。

忽必烈在漠南的抢先即位,完全打乱了阿里不哥的预谋。无奈之下,阿里不哥只得匆匆于1260年夏季,在驻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封地的诸王宗戚,举行大会,并在会上被拥立为大汗。这样就出现了南北两大汗相互抗衡的局面。在这次较量中,无论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都得到了相当部分的蒙古显贵的拥戴。忽必烈得到东道诸王的支持较多,而阿里不哥则得到了西道诸王的支持。尽管从表面上看,旭烈兀和钦察汗国的态度中立,不无暧昧之处,然而替旭烈兀留守漠北封地的儿子药木忽儿,最初是支持阿里不哥的。而钦察汗国的钱币上更刻有阿里不哥的名字,更表明了钦察汗国的立场。这样一来,最后谁能问鼎,就要靠各自的能力了。

为了能够顺利取得胜利,忽必烈做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忽必烈宣布为汗的次月,他向天下颁行了《即位诏》,在诏书中忽必烈明确宣布:“祖述变通,正在今日。”这就意味着他向中原的儒士们发出信号,要采用汉制。这样一来,忽必烈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

与此同时,忽必烈毫不迟疑地开始着手征调和组编忠于他个人的精锐部队。由于蒙哥的怯薛大军在扶柩北归后大都滞留在漠北,归入了阿里不哥旗下,忽必烈就在潜邸宿卫的基础上迅速扩充,重建了一支大汗的怯薛部队,以戍守北方各地,尤其是燕京、开平一线心腹地区。另外,他还多次征集各地兵员,很快组建起一支拱卫京畿的侍卫亲军。统领侍卫亲军的,是随他出生入死的亲信董文炳等将领。解决了防卫问题后,忽必烈开始着手对付阿里不哥。他下令“诸路市马万匹送开平府”,“诏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抚司运米十万石”至漠南沿线,这样很快完成了扼守大漠南缘、伺机渡漠远征的战前部署。并且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阿里不哥,忽必烈对南宋的背约行为也采取克制的态度。他在蒙宋交界线上的江淮和江汉两地,分别派李璮和史权镇守,只在防卫,并不攻宋。

1260年秋,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由药木忽儿、王合剌察儿统率,从和林逾漠南进。西路军由阿兰答儿统领,直指六盘山,接应从四川前线退屯到该地的蒙哥攻宋主力。阿里不哥的左路军直逼忽必烈的腹地燕京。忽必烈亲自领军主动出击,成功地击溃了药木忽儿和王合剌察儿,造成了阿里不哥难以继续立足和林的局面。阿里不哥被迫退到了由他继承的拖雷封地吉里吉思,忽必烈则顺利地进至和林。

阿里不哥南下六盘山的西路军虽是偏师,但它牵动川蜀关陕。开始,忽必烈的守将廉希宪命秦巩世侯汪家的军队拒阻浑都海,做疑兵,“但张声势,使不得东”。浑都海中计,采取了“重装北归,以应和林”的下策。恰巧在北归途中与阿兰答儿会师。于是浑都海又重新折返东向,并派人约结陇蜀诸将,忽必烈派驻镇守的部队军心大乱,纷纷退守兴元。就在这危急时候,忽必烈的增援部队到达,最后击败了阿里不哥的部队。俘虏并处死了阿兰答儿和浑都海。这样,往日蒙古大军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就真正归属于忽必烈统辖了。

阿里不哥在吉里吉思经过休整,到1261年的秋天,元气稍有恢复,便又举兵东来。这一次,应该说是一次偷袭。他事先遣使者对忽必烈留守的将领移相哥伪称率众归降,使移相哥信以为真,果然疏于防备,结果突袭成功。移相哥大军溃散,和林城再次失守。10月,忽必烈率军再度北征。这次双方在昔木土脑儿之西展开大战,阿里不哥被击败。但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忽必烈并没有追击阿里不哥就撤退了。阿里不哥听说忽必烈撤退,这时正好阿速台率领的后继部队赶到,于是阿里不哥回军再战。这一次双方不分胜负,激战到深夜,最后各自引军后退。这一年冬末,忽必烈回师,形势似乎缓和下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元代的“八百媳妇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代

    公元8世纪下半叶到公元10世纪,中南半岛北部的傣族为了抗击南高棉人的侵扰,开始建立一些部落联盟性质的小国,较早的是733年建立的以庸那伽为中心的清盛国。清盛就是后来泰国北部清迈一带的兰那王国的前身。10世纪时,清盛一度为高棉人攻占,11世纪时又复兴。13世纪初,始称兰那(意为百万稻田)。中国元、明、

  •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前一般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

    自宋嘉定八年,即成吉思汗十年金宣宗贞祐三年(公元一二一五)正月,蒙古败金进援中都之师,5月遂拔金中都,是年秋取金城邑八百六十二。翊年10月克金潼关,旋失之。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成吉思汗准备西征,命木华黎总帅保持所得金国五分之四地面。以待其西征归来。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成吉思汗自西域

  • 1368年夏日:黄金家族在北京最后的背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从1311年元武宗海山亡,到1368年元惠宗妥欢铁木尔败走蒙古高原的57年间,有7位皇帝粉墨登场,平均每人在位时间不足8年。这七位黄金家族成员,不是混混噩噩地“吃老本儿”,就是尽享汉地物华天宝的“专家”,不客气地说,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完全是躺在先祖铁木真

  • 六、李璮的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忽必烈的封地在中国,他成为蒙古大汗后,统治中心也就自然地移到了中原地区。因此在他的统治中就必须依靠他的统治区域内人口占多数的汉人。也正是这样,他用汉法,兴儒学,笼络儒士。但毫无疑问,忽必烈从来就没有完全信任过他的汉人幕僚。在他的周围,掌握实际权力的仍然是蒙古人与蒙古人所说的色目人。在忽必烈称汗不

  • 每一战杀尽敌人,虏敌之妻女为妃,也不怕被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妻女

    元朝的开端始于成吉思汗的疯狂征战,所打下的板块几乎涵盖了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土地,如果没有去世的早一些,今天的历史恐怕是要重写了。吉思汗,一生征服了无数国家,成为无数百姓的君主。同样的,成吉思汗也是众多美丽女性的征服者。根据波斯人记载,成吉思汗拥有8个皇后,总计500名嫔妃,而这些嫔妃大多是从被征服部落

  • 大理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理

    在云南省,有一个城市叫大理,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称叶榆,又称紫城。金庸先生的《天部八部》里也有一个大理国,作者笔下的爱情故事、骑士大侠、琴剑豪杰,把这个地方描绘的尘世仙境一般,使古老神奇的大理涂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的段氏家族,只不过是文学虚构,但大理国在历

  • 第二节 战争磨练,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崭露头角

    成吉思汗年迈体衰,自知时日不多。按照蒙古族的习俗,成吉思汗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但必须经过忽里台仪式的选举认可,方能生效。成吉思汗思考虑再三,把托雷叫到了自己的帐前。拖雷管理着大蒙古国的账月、军务等多项繁杂事务,他在大蒙古国中,地位就像汉族王朝中的宰相一样,管理的事务很多。他知道父亲器重自己,传位

  • 元武宗海山传:海山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海山

    武宗海山(公元1281年~公元1311年)在位时间: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曾用年号:至大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安葬地:起辇谷元成宗铁穆儿直到临死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等他死后,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争夺皇位的一幕,又一次出现了,不过这次并不像铁穆儿和与他争夺皇位的兄长那样,得以和平解决。而是

  • 南坡之变争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权

    忽必烈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铁木耳做皇帝。铁木耳死后,皇位又被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夺去。爱育黎拔力八达见哥哥海山的势力比自己大,就把皇位让给了海山,并约定,哥哥死了由弟弟继位,叔叔死了由侄子做皇帝。过了4年,海山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做了皇帝,他就是元仁宗。元仁宗是一个比较积极推行“汉法&r

  • 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夫

    讲到孙淑,首先就得提到元代着名的作曲家孙周卿。小令《沉醉东风》和《蟾宫曲》就是其代表作。孙淑是孙周卿的女儿,字蕙兰,生卒年已无法查到,大概出生在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可惜只活了20余岁,就去世了。孙蕙兰的父亲是着名的作曲家,可见其遗传了优秀的文艺基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