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坡之变争皇权

南坡之变争皇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56 更新时间:2024/1/17 9:15:20

忽必烈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铁木耳做皇帝。铁木耳死后,皇位又被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夺去。爱育黎拔力八达见哥哥海山的势力比自己大,就把皇位让给了海山,并约定,哥哥死了由弟弟继位,叔叔死了由侄子做皇帝。过了4年,海山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做了皇帝,他就是元仁宗

元仁宗是一个比较积极推行“汉法”的皇帝,但是他的母亲答己,是一个守旧的女人,对仁宗非常不满。她和他的亲信铁木迭儿、失烈门等人勾结在一起,总想干涉仁宗的政策。可是,由于仁宗皇帝已经羽毛丰满,底下有许多亲信大臣,答己太后不能对他怎么样,就想办法要控制皇太子。

本来按照约定,应该立海山的儿子和世为皇太子。可是答己太后却认为和世已长大成人,怕将来不好控制,而仁宗的儿子硕德八刺,只有13岁,性格懦弱,将来肯定会乖乖地听话。就劝元仁宗立硕德八刺为皇太子。仁宗皇帝开始不同意,不想违背跟哥哥立下的誓言,铁木迭儿很会花言巧语,他对仁宗说:“皇位是皇上您夺得后让给兄长的,现在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谁敢反对呢?”元仁宗听了,就下诏立硕德八刺为太子,又封和世为周王,送到云南去镇守。

公元1320年,仁宗皇帝去世了,17岁的硕德八刺登上了皇位,就是元英宗。仁宗死后,答己太后马上就让铁木迭儿当上右丞相,对仁宗的亲信大臣不是杀了就是撤职。英宗皇帝学了很多汉族文化,很想用汉法来治理国家,并不怎么听他祖母的话。有一次,铁木迭儿有一个亲信犯了罪,铁木迭儿请答己太皇太后去讲情,可是英宗说:“刑罚是祖宗定下来的,不能随便更改,该打就得打。”答己太皇太后见小皇帝不听话,就后悔不该让他当皇帝,她已经不能控制英宗行使权力了。

过了两个月,答己的亲信失烈门和平章政事黑驴,阴谋发动政变,要杀死英宗皇帝。但是这个行动让英宗知道了,他很快就派人逮捕了失烈门和黑驴等人,这时他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指使的,英宗不敢继续追查,便立即把失烈门等人杀掉了,以免后患。

英宗看到自己的地位很危险,就任命安童的孙子拜住做左丞相,让他主管朝中大事,使铁木迭儿只做一个不管事儿的高官。正当双方矛盾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公元1322年秋天,铁木迭儿和答己先后都死去了。这时,英宗皇帝就不客气了,下令追查铁木迭儿的罪行,把他的儿子八里吉等人处死,将他的另一个儿子锁南撤职,并把他的家产全部没收。但是拜住等人却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杀死铁失。铁失是掌握禁卫军的御史大夫,是铁木迭儿的干儿子,一心想找机会杀死英宗皇帝。

公元1322年夏天,正在上都避暑的英宗,忽然觉得心中很不安,就要做佛事。拜住说:“现在国家钱财不多,还是不要做吧。”那些受铁失指使的喇嘛,却怂恿英宗做,还要实行大赦。拜住听了非常生气,说:“你们光想捞钱财还不满足,还要包庇罪行!”铁失和他的亲信一听,以为拜住还要追查他们的罪行,就决定发动政变。

在政变还没发生的时候,铁失派人到北方去,想劝晋王也孙铁木儿做皇帝。也孙铁木儿是真金的长孙,驻守在北边。晋王一听,马上变了脸色,骂道:“你敢叫我谋杀皇帝?这种奸贼,留着有什么用,赶快给我杀了!”左右的亲信连忙说:“王爷!杀了他也没用,不如把他送到大都,让皇上处治,也好让皇上知道您的忠心。”晋王就命人把他送到大都去。孙铁木儿也想当皇帝,只是怕政变不成功,自己丢了性命。

这年8月5日,英宗从上都回到大都,走到南坡时,就停了下来。这天晚上,铁失派他的亲信站岗,自己和锁南等16人,闯进英宗和拜住的大帐。拜住听到外边有人,就出来看是怎么回事。拜住一看铁失他们都拿着明晃晃的大刀,闯进了大帐,就大吼一声:“你们想干什么?”可是话音还没有落下来,拜住就被铁失的弟弟一刀砍死。这时,英宗听到拜住的吼声,正要披衣下床,铁失闯了进来,将英宗皇帝一刀杀死。

铁失等人杀了拜住和英宗,就拥立也孙铁木儿做皇帝。也孙铁木儿见政变成功,也没有推辞,做了皇帝,他就是泰定帝,泰定帝决定斩除铁失等人,以免自己日后遭难。于是泰定帝即位以后,就先封拥立他的人做大官,稳住他们。1个月后,泰定帝以谋杀皇帝的罪名,把铁失等人全部杀死了。

标签: 皇权

更多文章

  • 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夫

    讲到孙淑,首先就得提到元代着名的作曲家孙周卿。小令《沉醉东风》和《蟾宫曲》就是其代表作。孙淑是孙周卿的女儿,字蕙兰,生卒年已无法查到,大概出生在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可惜只活了20余岁,就去世了。孙蕙兰的父亲是着名的作曲家,可见其遗传了优秀的文艺基因,所

  • 惠宗妥欢贴睦尔传:惠宗妥欢贴睦尔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20年~公元1370年)在位时间: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曾用年号:至顺、元统、(后)至元、至正谥号:顺帝庙号:惠宗安葬地:不详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9岁时,父亲元明宗又被叔父图帖睦尔毒死:妥欢贴睦尔也被叔父图帖睦尔以其不是明宗亲生儿子为借口

  • 第二节 攻打鄂州,议和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鄂州

    1259年,忽必烈率领东路军攻打南宋鄂州,贾似道十分恐慌,密遣人出使蒙古向忽必烈求和,主动提出愿意向蒙古称臣,以长江为界,每年向蒙古贡银20万两,绢20万匹。忽必烈这时已知蒙哥死亡,正想北返争夺汗位,求之不得,遂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率兵北返了。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派遣郝经使宋,要求南宋

  • 一、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波罗

    在元朝,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蒙古帝国地跨欧亚大陆,有效地保证了东西方交通的畅通。因此,正如元朝人自己所说的那样,“四海为家”,“无此疆彼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元朝比

  • 张珪——“一篇旷前绝后的大奏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奏章

    有元一代,不足百年。满朝文武中,算得上纯臣铮士者,亦屈指可数。却喜有位汉族官员、时任泰定帝朝平章政事的张珪,堪称其中翘楚。他以一篇洋洋数千言、后被一些史家誉为“旷前绝后的大奏章”的奏疏,一泄满腔忠悃,直指朝政弊窦;其勇气、才略,其胸襟、胆识,为时人津津乐道,亦为混沌阴晦的元史

  • 哲别博尔术谁更厉害?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有何

    在金庸的小说中,曾写到了哲别和博尔术这二人,把他们的第一次战斗描绘的淋漓尽致。哲别,在蒙古语当中,这两个字既可以指的是枪矛,又有神箭手的意思。哲别本来是有着自己的名字,但是因为他箭法极其高明,所以每个人都叫他哲别,反而真名被人淡忘。博尔术在铁木真帐下的四杰之一,并且此人的箭法是军中的第一名。每个人都

  • 元末农民起义:“父子相食”、京城出现“万人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京城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元帝国各地频频发生的天灾与日益严重的饥荒,无疑给反元起义烈火上浇了一桶油。据史料记载,自至正十一年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各地的天灾水旱等一直不断,伴随之蝗灾又频频袭来,中原大地和江淮流域赤地千里。朱元璋当年活不下去的家乡及其周围地区在经过数年的战乱后,情况更加糟糕。曾经几次擢升朱

  • 传奇女子让四个儿子都登上皇位: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位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亲的名

  • 第二节 汉法治国,重用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人

    忽必烈从小就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受到汉人的影响。“思大有为于天下!”他喜欢结变儒士和释道名流,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犹赞赏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治国家的业绩,因此在他的成长及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始终都有着汉文化的影子。在这方面,对他影响最大是汉人刘秉忠。刘秉忠,名侃,字仲晦,曾任金国

  • 农民起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是不是很喜欢周芷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父亲是明王韩山童,曾经通过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民众起义,并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密谋在元朝强征民众修筑堤坝的时候发动起义,因为其部众用红巾包裹头部,所以该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在此次起义中韩山童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所以韩林儿只能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