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战争磨练,崭露头角

第二节 战争磨练,崭露头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45 更新时间:2024/1/15 15:50:57

成吉思汗年迈体衰,自知时日不多。按照蒙古族的习俗,成吉思汗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但必须经过忽里台仪式的选举认可,方能生效。成吉思汗思考虑再三,把托雷叫到了自己的帐前。

拖雷管理着大蒙古国的账月、军务等多项繁杂事务,他在大蒙古国中,地位就像汉族王朝中的宰相一样,管理的事务很多。他知道父亲器重自己,传位给他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哪知成吉思汗的话却出乎拖雷的意料,只听成吉思汗缓缓说道:“拖雷,我知道你在平时最辛劳,管的事也最杂乱,按习俗你继汗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成吉思汗顿了顿话题,成吉思汗接着说:“但是,窝阔台似乎更合适些。术赤、察合台均为一介勇夫,做将尚可,统率还嫌不稳。窝阔台有勇有谋,如果他继承汗位,又能得到你的辅佐的话,我便可以放心地去了。”

拖雷听到这里,明白了父亲心里早已决定将汗位留给三兄窝阔台。

拖雷从未见过父亲这样平心静气地同别人说过话。成吉思汗平素极有威严,一言九鼎,从不允许别人说个不字,若是有时应得慢,便会遭到他的责骂,甚至丢掉性命。今天听到父亲这番话,拖雷一阵感动,他啜泣着应道:“我听父亲的。”

成吉思汗满意地点点头,说:“由你担任监国,负责召开忽里台,辅助窝阔台登上汗位。你放心,我一定会叮嘱他善待你的。你去吧。”成吉思汗身体病弱,周身感到十分疲惫。

拖雷转身刚要离去,成吉思汗又说道:“拖雷,你的儿子忽必烈绝非等闲之辈,你一定要倾心培养,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业。”

拖雷道:“可是……”成吉思汗明白拖雷话中的意思,说道:“可是无法从你这里继承汗位是吗?别着急,现在他年纪尚小,将来上天会降大任于他的,未来蒙古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呢。”

拖雷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帐外,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不知是为失去本可继承的汗位而痛苦,还是为父亲对忽必烈的未来前瞻而欣喜。拖雷最不能理解的是父汗成吉思汗说是自己继承了财产,便不能再继承汗位,倘若继承了汗位,纵然让出目前的财产又何妨。拖雷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成吉思汗病逝后,监国拖雷主持丧仪,随后就着准备召开忽里台的工作,以推举并认可成吉思汗遗言中提出的窝阔台。这准备工作持续已达两年之久,汗位虚悬的态势使得蒙古诸王十分不安。蒙古诸王对拖雷的猜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本应属于拖雷的汗位不给了,还要拖雷主持大会,来帮助窝阔台成为新汗,从拖雷角度来讲,确实一时难以接受。成吉思汗的病故,原先草原上一些存有异心的蒙古王开始发起了小规模的反叛行动,窝阔什、术赤他们要不时地去出击镇压一下。

这时,忽必烈已经长成一个健壮的少年。他每天夜晚都要缠着父亲讲打仗的事情,几个月下来,祖父和父亲经历的战役他都耳熟能详了,而且还常发表一些对战役的评述,其观点的深刻、精辟,很令拖雷惊喜。

拖雷在认识忽必烈的机智与果敢的同时,又发现儿子的缜密思维和远大抱负,较自己更胜一筹。

有一天早晨,拖雷刚起床,兄长窝阔台的手下就牵着两队人马向他住的蒙古包走来。

“王爷,窝阔台王爷派在下给您送来了几件稀罕的物什。”下人恭敬地将驮着两大包东西的马走了过来。

拖雷说道:“既然是稀罕的物件王爷怎么不自己留着?”下人回道:“回王爷,这些东西是缴获的,有两柄嵌玉宝刀,还有一些银器和玉器,窝阔台王爷让我转告您说他是遵从父汗的旨意办的。”

拖雷瞪了下人一眼,冷笑道:“我父汗的什么旨意?”

“窝阔台王爷说大汗生前吩咐过,说有什么都要跟拖雷王爷分享。”

拖雷话刚出口,站在一旁的忽必烈赶紧插言道:“多谢伯父记挂着我们。你回去吧,就说我父王收下东西后非常高兴。”

这些人走了之后,拖雷极不高兴看着忽必烈解开包袱,道:“你太放肆了,竟敢替我做主收下这些东西!”忽必烈取出一柄宝刀,道:“父亲,这是不是一把很锋利的兵器?”“是”“那用它杀人一定很容易吧?”“当然。”拖雷面色十分沉重。

忽必烈放下刀,又问道:“父亲,您可知世上有一种比刀更厉害的杀人武器吗?”

忽必烈跪下,仰望着父亲,道:“父亲,流言是天下最尖锐的武器呀!您想,如若我们不收下这些礼物,窝阔台王爷肯定会心生疑虑,就会放出流言,说父亲想自己称汗。那样他就会有理由来加害我们了。”

拖雷说:“你小小年纪,懂什么!”

忽必烈急道:“父亲、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叔伯父都各据一力,除有自己的封地外,还都有自己的兵马,而我们却只有财富和封地。一旦刀兵相向,我们岂是对手?”

拖雷问:“怎么,你害怕他们了吗?”忽必烈挺起胸膛道:“孩儿不怕,孩儿只是考虑年小力薄,难助父亲一臂之力。”

后来,窝阔台继承了汗位。成吉思汗故去后,监国拖雷在主持了丧仪之后,开始着手准备召开忽里台的工作,以推举并认可成吉恩思汗遗言中提出的窝阔台。本来该传给拖雷的汗位不给了,而且还要拖雷主持大会,来帮助窝阔台成为新汗,这的确让拖雷心中不是滋味。因为成吉思汗的病故,原先草原上不太顺从的一些蒙古王开始了一些小规模的反叛。窝阔台、术赤他们要不时地去出击镇压一下。这种纷乱的局面给了拖雷缓开忽里台大会的托辞,拖雷也想借此机会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

窝阔台自然是坐卧不安。他急于想登上汗位,但又没有自行召开忽里台的权力,而且父汗在临终前与他密谈时,曾告诉他“若想江山坐稳,须得二人相助,一是拖雷,一是耶律楚材。”并分析两人的情况道:“耶律楚材为契丹人,深受汉儒文化熏陶,他信奉君君臣臣,一定会尽心辅佐任何一个汗王的,拖雷手中有财富和封地,不宜强迫,拖雷较仁厚,会屈从于良信与忠诚,你要善待他,感动他,方可得到他的帮助。”后来,在拖雷和耶律楚材的帮助下,窝阔台成为了大蒙古国的新汗。窝阔台即位后,马上开始了成吉思汗生前定下的灭金战略计划。

标签: 崭露头角

更多文章

  • 元武宗海山传:海山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海山

    武宗海山(公元1281年~公元1311年)在位时间: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曾用年号:至大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安葬地:起辇谷元成宗铁穆儿直到临死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等他死后,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争夺皇位的一幕,又一次出现了,不过这次并不像铁穆儿和与他争夺皇位的兄长那样,得以和平解决。而是

  • 南坡之变争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权

    忽必烈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铁木耳做皇帝。铁木耳死后,皇位又被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夺去。爱育黎拔力八达见哥哥海山的势力比自己大,就把皇位让给了海山,并约定,哥哥死了由弟弟继位,叔叔死了由侄子做皇帝。过了4年,海山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做了皇帝,他就是元仁宗。元仁宗是一个比较积极推行“汉法&r

  • 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夫

    讲到孙淑,首先就得提到元代着名的作曲家孙周卿。小令《沉醉东风》和《蟾宫曲》就是其代表作。孙淑是孙周卿的女儿,字蕙兰,生卒年已无法查到,大概出生在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可惜只活了20余岁,就去世了。孙蕙兰的父亲是着名的作曲家,可见其遗传了优秀的文艺基因,所

  • 惠宗妥欢贴睦尔传:惠宗妥欢贴睦尔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20年~公元1370年)在位时间: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曾用年号:至顺、元统、(后)至元、至正谥号:顺帝庙号:惠宗安葬地:不详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9岁时,父亲元明宗又被叔父图帖睦尔毒死:妥欢贴睦尔也被叔父图帖睦尔以其不是明宗亲生儿子为借口

  • 第二节 攻打鄂州,议和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鄂州

    1259年,忽必烈率领东路军攻打南宋鄂州,贾似道十分恐慌,密遣人出使蒙古向忽必烈求和,主动提出愿意向蒙古称臣,以长江为界,每年向蒙古贡银20万两,绢20万匹。忽必烈这时已知蒙哥死亡,正想北返争夺汗位,求之不得,遂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率兵北返了。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派遣郝经使宋,要求南宋

  • 一、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波罗

    在元朝,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蒙古帝国地跨欧亚大陆,有效地保证了东西方交通的畅通。因此,正如元朝人自己所说的那样,“四海为家”,“无此疆彼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元朝比

  • 张珪——“一篇旷前绝后的大奏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奏章

    有元一代,不足百年。满朝文武中,算得上纯臣铮士者,亦屈指可数。却喜有位汉族官员、时任泰定帝朝平章政事的张珪,堪称其中翘楚。他以一篇洋洋数千言、后被一些史家誉为“旷前绝后的大奏章”的奏疏,一泄满腔忠悃,直指朝政弊窦;其勇气、才略,其胸襟、胆识,为时人津津乐道,亦为混沌阴晦的元史

  • 哲别博尔术谁更厉害?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有何

    在金庸的小说中,曾写到了哲别和博尔术这二人,把他们的第一次战斗描绘的淋漓尽致。哲别,在蒙古语当中,这两个字既可以指的是枪矛,又有神箭手的意思。哲别本来是有着自己的名字,但是因为他箭法极其高明,所以每个人都叫他哲别,反而真名被人淡忘。博尔术在铁木真帐下的四杰之一,并且此人的箭法是军中的第一名。每个人都

  • 元末农民起义:“父子相食”、京城出现“万人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京城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元帝国各地频频发生的天灾与日益严重的饥荒,无疑给反元起义烈火上浇了一桶油。据史料记载,自至正十一年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各地的天灾水旱等一直不断,伴随之蝗灾又频频袭来,中原大地和江淮流域赤地千里。朱元璋当年活不下去的家乡及其周围地区在经过数年的战乱后,情况更加糟糕。曾经几次擢升朱

  • 传奇女子让四个儿子都登上皇位: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位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亲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