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前一般形势

蒙古灭夏、金诸战役战前一般形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24 更新时间:2024/1/7 7:10:33

自宋嘉定八年,即成吉思汗十年金宣宗贞祐三年(公元一二一五)正月,蒙古败金进援中都之师,5月遂拔金中都,是年秋取金城邑八百六十二。翊年10月克金潼关,旋失之。

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成吉思汗准备西征,命木华黎总帅保持所得金国五分之四地面。以待其西征归来。

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成吉思汗自西域班师,翊年回到漠北,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第五次征西夏,田年6月灭西夏:8月成吉思汗死,宋绍定二年(公元122九)窝阔台继为蒙古大汗,翊年再由陕攻金,取秦晋,绍定四年(公元1231)蒙古假道于宋以伐金,有钩州三峯山之战,绍定元年(公元1233)金主走蔡州,翊年蒙古灭金。

一、金国方面

金之中都既陷于蒙古,金朝之宗庙社稷陵寝宫室府库,以及围籍重器,百年累积,一朝尽弃,庙议群情,影响至钜。即闾阎细民,亦颙望朝廷,早整师旅,指日北上,速为恢复北方收复故国之计。况金原起自东北,东京、北京及中都沦陷,其国家根本业已动摇。宣宗痛悼之余,规复心切,于是亟诏百官,针对当前情势,议计所以为长久之利者。当有翰林士徒单镐等十六人进曰:“制兵有三:一曰战,二曰和,三曰守,今欲战则兵力不足,欲和则彼不肯从,惟有守耳。河朔州郡,兹既残破,不可一概俱守,宜取愿就迁徙者,屯于河南,陕西,其不愿者,许自推首长,保聚险阻。”刑部侍郎奥屯胡撒合等人。以为上并意见,过于保守,乃进言曰:“河北之于河南,有辅车之势。蒲(时州名即今山西久济)、解(今山西解县)之于陕西,有襟喉之要,若尽徙其民,是撤其藩篱也,宜令州郡,遴选才干出群能料众迁徙者,屯戍河北,防守险隘,量给之食,授以旷土,尽力耕稼,置侨治之官以抚循之,择其壮者敎之战阵。勑晋安(今山西省东南部),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古蒲州时为河中府)守臣、檄石、岚、汾、霍(指今山西省西部各县地)之兵,以谋恢复,莫大之便。”兵部尚书乌林答兴等二十一人进曰:“河朔诸州,亲民掌兵之职,择土着之曾居官有材略者授之,急则走险,无事则耕种。”移刺光租等进曰:“度太原之势,虽暂失之,顷亦可复,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长佐授之,必能各保一方,使百姓复业。”而宰臣则欲置公府重赏,以致效命之士。宣宗意未决。御史中丞完颜伯嘉曰:“宋人以虚名致李全,遂有山东实地,苟能统众守土,虽三公亦何惜焉。

“宣宗曰:“他日事定,公府无乃多乎?”伯嘉曰:“若事定,以三公就节镇何不可者。”

宣宗意乃决,于是广封诸公,除总帅各本路兵马兼事宣抚外,并持准署置官吏,徽敛税赋,赏罚号令,得以便宜行事。仍赐诏曰:“乃者边防不守,河朔失宁,卿等自总戎昭,备弹忠力,若能自效,朕复何忧!宜应茅上之封,复赐忠臣之号,除已划定所管州县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者,亦听管属,”同时高悬赏格,召示中外,以奖励忠勇,寄冀规复中都于万一。

(续通鉴卷百六十一)金宣宗为规复中都,所设定之赏格如次:

一、主帅及官军与义勇将校,有能率众从取中都者,封王。

二、能从战中怯敌,或善诱降人,取附近诸州县者,予本处长官。

三、其余州县,递减二等。

对于在作战中,能以“以寡击众者,亦优列赏赐如左:

一、能以一千人,败敌三千人者,赐及绍麻(家族五服中最轻者,凡本宗之高祖父母,异姓中中表兄弟,妻父母,外孙等皆为缌麻亲)以上亲。

二、能以一千人,败敌二千人者,赐及大功(本宗堂兄弟,在室堂姊妹,已嫁姑,已嫁姊妹、众孙、众子妇、侄妇等皆为大功亲)以上亲。

三、能以一千人,败敌一千人以上者,赐其全家(即包括其本人及本人之妻,父母、祖父母、兄弟、姊妹、子女、诸侄及侄女,孙子女等)。

金宣宗离中都迁于南京汴梁之初,黄河以北人士,愤于蒙古军残暴,率相团结,以求自保。

其间更有揭竿而起,挺而走险者,即或为义民,或为盗贼,但皆以抗拒蒙古为大旨。际此重赏号召之下,一时河北、山东忠贞之士,更争率众起义,若苗道润、王福……等人,乃其中佼佼者也。苗道润初为河北义军队长,以功授宣武将军,旋迁怀远大将军,加中都留守,兼经略使。前后抚定凡五十余城。然终以草莽乍起,节制不一,其内部自相倾轧,法纪漫散,而义军规复中都之努力,亦成泡影。

二、蒙古方面

蒙古成吉思汗自宋嘉定十年,即成吉思汗十二年(公元1217)起,乃命木华黎总帅对金南征,而自己则锐意经略西域。同时将蒙古兵力几乎全数使用于西征方面,术华黎手下,仅剩下一些由蒙古将领统领之收降外族之军队,如孛徒古儿干所统之二千亦乞剌思人;本勒格哈儿札所统之一千兀鲁待人;阿勒赤那颜所统之三千宏吉剌人;带孙所统之二千札刺亦儿人;吾也而所统之契丹人;蒙古不花所统之女真人;木华黎自领之一万汪古特人,四千兀鲁特人等,皆非蒙古正式军队。不过成吉思汗将征金之全权付诸木华黎,许其便宜行事。故木华黎得利用各种力量,以保有既得之成果,而逐日扩张之,其伐金之军事经过,概略如次;木华黎奉命后先敉定山西,次勘定河北,于来嘉定十三年、即成吉思汗十五年、金宣宗典定四年(公元122○),略地至真定府,明年秋,金主遣乌古理仲端往成吉思汗西域行在乞和,成吉思汗以“割付潼关以西未下数城,降封金主为河南王作条件”。金主不能从,木华黎乃趋军至陕西,于宋嘉定十六年、成吉思汗十八年、金宣宗元光二年(公元1223)略地至凤翔,木华黎虽卒于军次,但金蒙间之军事街突,仍持续于秦陇河朔间(续通监卷百六十一)

翌年(公元1224),成吉思汗自西域班师,回至漠北土挽河上。金宣宗殂,金哀宗守绪立,改元正大。宋宁宗崩,宋臣史弥远拥立新帝是为宋理宗。翊年,成吉思汗为便于大举伐金,乃先举兵尽力攻打西夏。秋7月,西夏不支而亡。8月,成吉思汗亦死。遣命其第三于窝阔台继位,并命设法联合南宋,以夹击金朝。

标签: 蒙古

更多文章

  • 1368年夏日:黄金家族在北京最后的背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从1311年元武宗海山亡,到1368年元惠宗妥欢铁木尔败走蒙古高原的57年间,有7位皇帝粉墨登场,平均每人在位时间不足8年。这七位黄金家族成员,不是混混噩噩地“吃老本儿”,就是尽享汉地物华天宝的“专家”,不客气地说,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完全是躺在先祖铁木真

  • 六、李璮的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忽必烈的封地在中国,他成为蒙古大汗后,统治中心也就自然地移到了中原地区。因此在他的统治中就必须依靠他的统治区域内人口占多数的汉人。也正是这样,他用汉法,兴儒学,笼络儒士。但毫无疑问,忽必烈从来就没有完全信任过他的汉人幕僚。在他的周围,掌握实际权力的仍然是蒙古人与蒙古人所说的色目人。在忽必烈称汗不

  • 每一战杀尽敌人,虏敌之妻女为妃,也不怕被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妻女

    元朝的开端始于成吉思汗的疯狂征战,所打下的板块几乎涵盖了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土地,如果没有去世的早一些,今天的历史恐怕是要重写了。吉思汗,一生征服了无数国家,成为无数百姓的君主。同样的,成吉思汗也是众多美丽女性的征服者。根据波斯人记载,成吉思汗拥有8个皇后,总计500名嫔妃,而这些嫔妃大多是从被征服部落

  • 大理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理

    在云南省,有一个城市叫大理,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称叶榆,又称紫城。金庸先生的《天部八部》里也有一个大理国,作者笔下的爱情故事、骑士大侠、琴剑豪杰,把这个地方描绘的尘世仙境一般,使古老神奇的大理涂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的段氏家族,只不过是文学虚构,但大理国在历

  • 第二节 战争磨练,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崭露头角

    成吉思汗年迈体衰,自知时日不多。按照蒙古族的习俗,成吉思汗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但必须经过忽里台仪式的选举认可,方能生效。成吉思汗思考虑再三,把托雷叫到了自己的帐前。拖雷管理着大蒙古国的账月、军务等多项繁杂事务,他在大蒙古国中,地位就像汉族王朝中的宰相一样,管理的事务很多。他知道父亲器重自己,传位

  • 元武宗海山传:海山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海山

    武宗海山(公元1281年~公元1311年)在位时间: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曾用年号:至大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安葬地:起辇谷元成宗铁穆儿直到临死前也没有指定继承人,等他死后,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争夺皇位的一幕,又一次出现了,不过这次并不像铁穆儿和与他争夺皇位的兄长那样,得以和平解决。而是

  • 南坡之变争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权

    忽必烈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铁木耳做皇帝。铁木耳死后,皇位又被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夺去。爱育黎拔力八达见哥哥海山的势力比自己大,就把皇位让给了海山,并约定,哥哥死了由弟弟继位,叔叔死了由侄子做皇帝。过了4年,海山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做了皇帝,他就是元仁宗。元仁宗是一个比较积极推行“汉法&r

  • 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夫

    讲到孙淑,首先就得提到元代着名的作曲家孙周卿。小令《沉醉东风》和《蟾宫曲》就是其代表作。孙淑是孙周卿的女儿,字蕙兰,生卒年已无法查到,大概出生在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可惜只活了20余岁,就去世了。孙蕙兰的父亲是着名的作曲家,可见其遗传了优秀的文艺基因,所

  • 惠宗妥欢贴睦尔传:惠宗妥欢贴睦尔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20年~公元1370年)在位时间: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曾用年号:至顺、元统、(后)至元、至正谥号:顺帝庙号:惠宗安葬地:不详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9岁时,父亲元明宗又被叔父图帖睦尔毒死:妥欢贴睦尔也被叔父图帖睦尔以其不是明宗亲生儿子为借口

  • 第二节 攻打鄂州,议和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鄂州

    1259年,忽必烈率领东路军攻打南宋鄂州,贾似道十分恐慌,密遣人出使蒙古向忽必烈求和,主动提出愿意向蒙古称臣,以长江为界,每年向蒙古贡银20万两,绢20万匹。忽必烈这时已知蒙哥死亡,正想北返争夺汗位,求之不得,遂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率兵北返了。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派遣郝经使宋,要求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