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孙淑:武夫治国的朝代,最有文化的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59 更新时间:2024/1/16 21:57:43

讲到孙淑,首先就得提到元代着名的作曲家孙周卿。小令《沉醉东风》《蟾宫曲》就是其代表作。孙淑是孙周卿的女儿,字蕙兰,生卒年已无法查到,大概出生在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左右,卒于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可惜只活了20岁,就去世了。

孙蕙兰的父亲是着名的作曲家,可见其遗传了优秀的艺基因,所以她从小“高朗秀慧”,极有天赋。由于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孙蕙兰主要是由父亲带大,孙周卿还亲自教她读《孝经》、《论语》、《女诫》等书籍。孙蕙兰对诗歌特别感兴趣,从小就学着吟诗作词,写的作品在当时传播很广,名声很大,属于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23岁时,孙蕙兰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傅若金,并嫁给傅为妻。可惜,她身体不好,常得病,一直也没有好转。心情沮丧的孙蕙兰,每天便哀伤悲秋,常有“红颜薄命”的伤感,唯有写诗来安慰自己。其中包括最有名的两首诗,其一《窗前柳》:“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卷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望岳》:“万壑千峰次第开,祝融最上气崔嵬。九江水尽荆扬去,百粤山连翼轸来。入树恐侵玄帝宅,牵萝思上赤灵台。明年更拟寻春兴,应及潇湘雁北回。”

孙蕙兰虽然不断写诗,却常毁弃自己的诗稿。或许是因为心情太过忧郁的缘故,她变得喜怒无常。家里的仆人常劝她看开些,孙蕙兰却说:“偶适情耳,女子当治织纴组,以致其孝敬,辞翰非所事也。”大概意思就是,女子应该在闲暇时织布纺衣,孝敬长辈老人,做文章是不务正业。

可见孙蕙兰的心情是十分糟糕的,这也严重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或许,真应了“红颜薄命”那句古话,孙蕙兰与傅若金结婚未到5个月,就因病而卒。傅若金在《殡志》中作了证明:“蕙兰年二十三,于我归湘中,五月而卒。”孙蕙兰死后,她的丈夫傅若金将其诗作18首编集成帙,序而藏之,题曰《绿窗遗稿》,因而后人有“《绿窗》遗集,端赖贤夫”为证。

蕙兰的诗作虽很少,却很精致,流传也很广。正如其丈夫傅若金盛赞的那样:“语皆闲雅可诵。”学术着作《玉镜阳秋》也评论她的诗:“淑诗学字,是女郎语,冉弱静好,每一讽咏,想见妆铅点黛时气韵。”可见,孙蕙兰的作品具备一定的水准和影响力,在元朝女诗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在元朝这个武夫治国的朝代,孙蕙兰是最有文化的女才子之一。

标签: 武夫

更多文章

  • 惠宗妥欢贴睦尔传:惠宗妥欢贴睦尔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20年~公元1370年)在位时间: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曾用年号:至顺、元统、(后)至元、至正谥号:顺帝庙号:惠宗安葬地:不详元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因病去世,9岁时,父亲元明宗又被叔父图帖睦尔毒死:妥欢贴睦尔也被叔父图帖睦尔以其不是明宗亲生儿子为借口

  • 第二节 攻打鄂州,议和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鄂州

    1259年,忽必烈率领东路军攻打南宋鄂州,贾似道十分恐慌,密遣人出使蒙古向忽必烈求和,主动提出愿意向蒙古称臣,以长江为界,每年向蒙古贡银20万两,绢20万匹。忽必烈这时已知蒙哥死亡,正想北返争夺汗位,求之不得,遂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率兵北返了。中统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派遣郝经使宋,要求南宋

  • 一、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波罗

    在元朝,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蒙古帝国地跨欧亚大陆,有效地保证了东西方交通的畅通。因此,正如元朝人自己所说的那样,“四海为家”,“无此疆彼界”,“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元朝比

  • 张珪——“一篇旷前绝后的大奏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奏章

    有元一代,不足百年。满朝文武中,算得上纯臣铮士者,亦屈指可数。却喜有位汉族官员、时任泰定帝朝平章政事的张珪,堪称其中翘楚。他以一篇洋洋数千言、后被一些史家誉为“旷前绝后的大奏章”的奏疏,一泄满腔忠悃,直指朝政弊窦;其勇气、才略,其胸襟、胆识,为时人津津乐道,亦为混沌阴晦的元史

  • 哲别博尔术谁更厉害?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有何

    在金庸的小说中,曾写到了哲别和博尔术这二人,把他们的第一次战斗描绘的淋漓尽致。哲别,在蒙古语当中,这两个字既可以指的是枪矛,又有神箭手的意思。哲别本来是有着自己的名字,但是因为他箭法极其高明,所以每个人都叫他哲别,反而真名被人淡忘。博尔术在铁木真帐下的四杰之一,并且此人的箭法是军中的第一名。每个人都

  • 元末农民起义:“父子相食”、京城出现“万人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京城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元帝国各地频频发生的天灾与日益严重的饥荒,无疑给反元起义烈火上浇了一桶油。据史料记载,自至正十一年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各地的天灾水旱等一直不断,伴随之蝗灾又频频袭来,中原大地和江淮流域赤地千里。朱元璋当年活不下去的家乡及其周围地区在经过数年的战乱后,情况更加糟糕。曾经几次擢升朱

  • 传奇女子让四个儿子都登上皇位: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位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亲的名

  • 第二节 汉法治国,重用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人

    忽必烈从小就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受到汉人的影响。“思大有为于天下!”他喜欢结变儒士和释道名流,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犹赞赏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治国家的业绩,因此在他的成长及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始终都有着汉文化的影子。在这方面,对他影响最大是汉人刘秉忠。刘秉忠,名侃,字仲晦,曾任金国

  • 农民起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是不是很喜欢周芷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父亲是明王韩山童,曾经通过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民众起义,并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密谋在元朝强征民众修筑堤坝的时候发动起义,因为其部众用红巾包裹头部,所以该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在此次起义中韩山童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所以韩林儿只能和自己

  • 海山:气盛者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海山

    势均力敌元成宗身后,最有实力问鼎皇位的当属怀宁王海山,他是忽必烈曾孙、元成宗亲侄,当时正统领重兵镇守和林。但皇后卜鲁罕看中的皇位继承人却是元成宗的弟弟、安西王阿难答。为成功夺取皇位,卜鲁罕拉拢了以中书左丞相阿忽台为首的中书省、中政院官员。海山一方也实力雄厚,围拢了宗王秃剌、海山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