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悲剧一生?

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什么悲剧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3/12/21 17:09:47

随着《唐伯虎点秋香》、《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视剧的热播,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唐伯虎给人留下的就是一位才华卓着、风流倜傥、纵情山水的潇洒公子哥儿形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人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唐伯虎风流成性的评价之中。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并不是像影视剧中所描述的那般,也不是像人们所津津乐道传颂的那般是一个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也可以说是杜撰,或者说是给名人制造绯闻,真实的唐伯虎的确很有才华,但他却并不风流,而是一个悲情才子。他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半生,妻子弃他而去,红颜知己又先于他香消玉殒,最终他在孤独与贫困中终老一生。

历史追踪

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公元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公元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为唐广德,母亲是邱氏,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参加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而家境也从此衰败下去,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苦读诗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仕途心灰意冷,后期以卖画为生。正德年间曾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赴南昌为其效力,但后来却发现宁王有不轨之心,于是装疯卖傻,而后离开了。唐伯虎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解读真相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唐伯虎的一生充满悲情呢?

1.科场舞弊,绝望仕途

上文中,我们说唐伯虎在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解元”是中国唐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谓是人生得意。然而,在他得意之时,人生的挫折也相对伴随而来。

在唐伯虎参加乡试时,文章写得非常出众,当时的主考官梁储对其十分欣赏。后来,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礼部侍郎、学士程敏政欣赏。程敏政读完后也觉得文章写得十分精彩。而赶巧的是,在朝廷举行的会试中担任主考官的官员也正是程敏政。唐伯虎与江阴富商的公子徐经一同赴京赶考,两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家去拜访。然而,徐经却趁此机会收买程敏政府上的家童,考试之前就得到了会试的考卷。然而,巧合的是,那一年会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除了唐伯虎与徐经两人之外,考生们都难以答出考题。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经的。”结果,这句话被一些平时忌恨程敏政的人们听到,于是纷纷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大牢。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买通程敏政的家童泄题一事,并说将窃取试题泄露给了唐伯虎。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将程敏政和唐伯虎释放出狱。唐伯虎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然而,唐伯虎感到十分不耻,于是没有上任。而在此时,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成为官太太的妻子一听说此事,希望落空,与唐伯虎大吵一场,拂袖而去。

不利的事情总算是过去了,但这件事在唐伯虎心中留下了长久的印记,他对仕途感到十分绝望,遂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情山水,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作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2.半生癫狂

正德九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以高薪聘请唐伯虎到南昌为其效力,宁王的此举唤起了唐伯虎进取的一点政治理想,于是唐伯虎前去为其效力。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宁王之所以以优厚的俸禄聘请他,并不是因为他不可多得的才华,而是为自己以后的谋反网罗人才。此时,唐伯虎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也不能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中,弄不好会成为殉葬品,于是,在别无他法之下,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露其丑秽,宁王不能忍受自己招来的人才竟如此粗俗不堪,于是,便将他解雇了。终于,唐伯虎逃脱了这场斗争的旋涡。

优厚的俸禄不能拿,唐伯虎没有其他谋生之路,最终还是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靠卖字画为生。依靠自己的才子之名,字画也能卖得好价钱,小有积蓄的唐伯虎此时在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盖起了一座简陋的栖身之所桃花坞。

3.唐伯虎并非妻妾成群

唐伯虎一生仅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因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弃他而走。他的一生中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名字叫沈九娘

就在唐伯虎最困难的时候,沈九娘在精神上慰藉了他。但不幸的是,沈九娘早早病逝,这令他十分悲痛。然后,民间有人杜撰说唐伯虎娶了9房妻妾,这纯属虚构。试想,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又如何能娶得起9房妻妾呢?

4.在孤独和忧郁中死去

自仕途失意后,唐伯虎一度以“酒仙”李白为榜样,常常酗酒,使得他在晚年时期身体每况愈下,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之下,他也难以工作,所以生活十分穷困,常常借钱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一首《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唐伯虎对其一生的感悟。然而,从这首略有哀叹的诗中,我们更能体悟到一直以来被后人冠以“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一生究竟是悲哀还是风流?

唐伯虎晚年精神空虚,笃信佛教,以寻找精神寄托。公元1532年,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享年54岁。唐伯虎身后很萧条,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还是他的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将其埋葬在桃花庵附近。

历史上的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凄怆,但在后人的印象之中,他却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然而,在其风流倜傥的背后,更直击人心灵的应该是他那悲情的一生。

标签: 唐伯虎悲剧风流才子

更多文章

  • 汪广洋第二次出任右相和朱元璋对淮右集团中坚骨干的最后忍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集团,骨干

    〇汪广洋在广东准备了3年的反击皇帝朱元璋在想汪广洋,身为广东参政的汪广洋也在想皇帝,他不仅在想皇帝,而且还在琢磨皇帝将他逐出南京城的根本原因。汪广洋是这么想的:过去自己之所以能入值中书省,还不是因为皇帝圣明,再说皇帝是神圣的,绝对不容置疑。自己之所以最后被贬黜出中书省,主要是胡惟庸来了的那半年处处表

  • 明代正统年间兀良哈三卫叛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间,明代,正统

    元朝末年,大量散居在内地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已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而居住在漠北的蒙古族人,则仍以从事游牧生产为主。元亡,漠北蒙古族分为三部:居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者,为兀良哈部;居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一带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者,为鞑靼部;居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准噶尔盆地者,为瓦剌部。

  • 明代版的“隆中对”:先西后东或先陈后张、先南后北,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全国,明代,隆中对

    浙东“四先生”到达应天的当天,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予以召见,开口便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这段话的前一句是客套话,后面才是朱元璋所要问的核心主题:如今天下纷争,狼烟四起,什么时候才能天下重新一统、社会安定?章溢当即回答道:&ldq

  • 明代秘史:小官吏实封奏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官吏,明代,秘史

    小官吏实封奏书传事太监禀报:佥都御史邓文铿、御史裴承祖求见皇上。朱元璋合起奏章,说:“叫他们进来吧。”邓文铿、裴承祖见礼之后,朱元璋温和地问道:“二位卿家见朕,有什么要事言奏?”邓文铿、裴承祖对视一眼,迟疑片刻,邓文铿连忙奏道:“启禀上位,臣接兰县河桥巡检司吏郑公炎实封奏呈,不敢怠慢,故而急于陛见皇

  • 朱元璋致力的“乡村自治”之多轨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多,乡村,朱元璋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自治的乡村”要是“铁桶”一般,自己搞自己的一套,那怎么办?朱元璋是个细致之人,他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关怀真可谓“无微不至”。他还曾设计出乡村自治的多轨制,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自治”中

  • 史上最有魅力的皇帝,都被战俘了,还被敌人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史上,战俘,最有

    明代的皇帝正常的似乎没几个,无论是后宫之际还是朝廷的事,可是今日要聊的那位皇上,可以说是知性优雅,按常情而言,被捕的战俘许多都难逃一死,但是朱祁镇确是个列外,不仅由于他是一国之君,最关键的,还是他的思想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史上最令人叹息的一场战争就是土木堡之变了,五十万大军输得十分惨烈,忠臣良

  • 魏忠贤的故事:独揽朝政,残杀忠臣,兴建生祠,败亡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忠臣,故事,朝政

    第一节独揽朝政明朝末年,文盲无赖魏忠贤为了能发迹而自施宫刑,后来竟一跃而成为主宰明朝前途命运的铁腕巨奸。他残杀大臣,屡兴冤狱,众佞巨拜倒在他脚下,竞相迎奉;他明明还活着,而生祠却遍布海内,他的党徒焚香进烛,叩首礼拜,上演了一幕幕人间闹剧剧。魏忠贤原名进忠,号完吾,河北肃宁人,明朝天启二年,由熹宗朱由

  • 老妻少夫的明宪宗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宗万贵,老妻少夫

    在婚配年龄上,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丈夫年长于妻子”这一模式占主流,即使妻子年纪稍大,一般也都只是在三五岁之间。若论起纳妾,那男人们更是非要挑选比自己年少许多的对象。然而在明朝的深宫大院里,曾经出现过完全相反的事情。一个比皇帝年长十九岁的女人,高居专宠之位,甚至凌驾于皇后之上。而

  • “布贩子”天生帝王相——徐寿辉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帝王,皇帝,贩子

    1351年,刘福通为首的北方白莲教组织在颍州发动红巾军起义,并迅速占领了江淮好多地方。就在这样的情势下,邹普胜、徐寿辉等人在湖北蕲州也发动起义,响应刘福通为首的北方红巾军,他们奋勇作战,攻克了蕲水县城,并以此作为起义政权的都城。本来这一带起义的主要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是彭莹玉,加上他早年的反元经历,足够

  •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龙颜一怒血成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世宗,嘉靖,龙颜

    帝王档案朱厚熜:1522年-1566年在位,成化帝之孙,正德帝之堂弟,因武宗荒淫,没留下子嗣,孝宗又是单传,所以取其皇室近支。为人性格残暴,在位45年,即位之初,诛杀佞臣,使朝政一新;但大礼仪之争,君臣产生矛盾;崇信道教,沉耽祥瑞;奸相擅权,朝纲不举;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内忧外患频繁,社会危机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