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何许人?他为什么要杀倪文俊?陈友谅的第一次政变

陈友谅何许人?他为什么要杀倪文俊?陈友谅的第一次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07 更新时间:2024/1/10 16:26:15

陈友谅,湖北沔阳玉沙县人,出身贫寒,父母都是渔民,本身也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陈友谅的家乡,有个会看命相的先生看了陈家祖坟的风水后就留下三个字:法当贵,意思是说,依照中国古代的风水相术的理论法则,陈家将来要出大富大贵之人。自从听得此言后,陈友谅就一门心思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然而现实却又有“三座大山”挡在了前面,不得不让陈友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第一,陈友谅家本姓谢,因祖上入赘到了陈家,后就改姓陈了。中国古代对赘婿十分歧视,秦始皇时将赘婿与囚徒放一起,发配到边疆地区去戍边。以后历代帝国政府尽管没有过多类似于秦朝的赘婿歧视和迫害政策,但传统社会中对于赘婿的偏见却从来没有消除掉。所以自陈友谅出生起,邻里周边的人都瞧不起他和他的家人。第二,陈友谅从小就与父母干抓鱼捕虾活,而渔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到明清很多都属于“堕民”与“贱民”,也就是士、农、工、商编户齐民以外的“另类”,很让人瞧不起。第三,在投身起义之前,陈友谅为了改变自己与家族的命运,曾混迹于官场,在家乡的县衙门里当个跑跑腿的小吏。胥吏也是历来让人瞧不起的,所以干了几年,没有什么出息,也在情理之中。

但陈友谅还不死心,仍然很有雄心壮志,总惦记着他家祖坟那块宝地的风水三个字“法当贵”。听到各地红巾军起义爆发的消息后,他回到了家乡,与弟弟陈友仁、陈友贵等聚众起义,因为他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又有一身好武艺,所以起义后迅速地取得了成功,并占据了汉沔之地。元朝官军闻讯前来镇压,陈友谅率众投奔了徐寿辉的起义军,在徐寿辉部将倪文俊手下当簿书掾,因为辅佐倪文俊攻陷诸州郡有功,遂被提升为领兵元帅。

其实,当时的“元帅”可能就是军队中的中下级小军官而已,对于急着要大富大贵的陈友谅来说显然不会满意眼前的这个结果,他想要用非常之手段来达到非常之目的。这是有关陈友谅为什么发动政变的一种说法,更有民间流传一种英雄爱美人之说。

〇突然倒戈为哪般?只因美女在等候啊!

据说陈友谅看中了倪文俊的一个小老婆。那还是在没有当上“元帅”时,他在宰相府上充当文书,经常进出倪文俊的私人府第。有一次邂逅了美若天仙的倪文俊小老婆。有一种说法是说,那时的陈友谅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从来没有接近过女色,自从见到自己领导的绝色小老婆后,他的魂全给了那个美女勾去了。而这个丞相府里的美丽不可方物的女人却似乎对他也有那个意思,这就一下子使得政治场上“野兽”的角力掺入了对雌性交配权的争夺。因此当倪文俊与徐寿辉“翻脸”后,来找陈友谅帮忙一起打算干掉徐寿辉时,这个昔日的老部下就开始活动活动心眼了,趁着倪文俊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突然发动了政变,杀了“老领导”。

政变之后陈友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丞相府,抱得美女归。而此女也非等闲之辈,对陈友谅一直是真诚相依。日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败于朱元璋,那时,有多少将士投降了,独独这个小女子誓死不降,最终为陈友谅殉情,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正史中可没有这样的英雄美人相爱殉情的动人故事记载,只说倪文俊谋弑徐寿辉之事败露后,逃亡至黄州,投奔老部下陈友谅,不料被陈友谅因乘衅袭杀。而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没多久又称平章政事。

〇“新仇”加“旧恨”池州、安庆争夺战

通过第一次政变,从一个几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元帅”一下子上升为天完国的第一功臣。陈友谅的官是当大了,出任天完国的平章政事,即代理丞相或者说是主持丞相工作者。但通过政变这种小人手段上来的总让人瞧不起,尤其是在西线红巾军中享有很高威望的邹普胜、赵普胜、丁普郎等人对陈友谅的行为很是看不惯的;不过这几位农民军军事骨干还算识大体,尚能以全局为重,因此尽管西线红巾军发生了一次规格层次较高的内讧,但在整体上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不断地拓疆拓土,由湖广向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迅速地发展着。

至正十七年、龙凤三年(1357),朱元璋攻取徽州、向着浙东发展之际,西线红巾军在陈友谅的带领下向着东南方向大力推进,并于该年年底,进军到了安庆上游的小孤山(今江西省彭泽对岸),与当地元军展开血战,并最终将它给攻占了。由此顺流而下,至正十八年、龙凤四年(1358)正月到达了安庆城外,在那里陈友谅与江西饶州的天完守将祝宗合兵起来,援助正在围攻安庆的赵普胜,元朝安庆守军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最终只得打开城门,守将余阙自尽殉职。陈友谅军当即占领了元军在长江中游的最后一个据点,随后又乘胜攻克了江西的龙兴、瑞州、吉安、抚州、建昌、赣州、信州和福建的汀州、浙江的衢州等,声势十分浩大。

当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另一大枭雄朱元璋看来,西线红巾军东扩和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对自身政权势力已构成了一大威胁。尤其是当陈友谅兵锋直指他渡江后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太平府的上游池州时,朱元璋愈发迫切地感觉到:天完国军队的军事胜利意味着灾难即将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他马上派遣徐达和常遇春赶往池州,由此双方有了第一次正式的“零距离接触”。池州争夺战打得很激烈,互有胜负,弄到后来还是让朱元璋军队给占领了。可天完国的代理丞相陈友谅却不甘心池州之失,随即亲帅水师来攻池州,意欲奇回,但被徐达打得落花流水。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四月,陈友谅派出天完国猛将赵普胜攻略池州一带,再次打算收复去年的失地。

这个赵普胜就是前面讲过的曾经被朱元璋忽悠到半路上醒悟的巢湖水师头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双刀赵”,他格外剽悍威猛,打起仗来实在不含糊,一到池州前线,就三下五除二地将池州给拿下了。朱元璋听到消息后,直拍大腿,悔不该先前将大将朱文正、徐达等人调走而派了一个叫赵忠的偏将来守这么重要的地方,现在池州又丢了,赶紧派遣朱文正、徐达去夺回来。朱文正、徐达和俞通海等到达池州前线时,刚好赵普胜外出拓展军事地盘去了,留下守卫池州的也是一员偏将,徐达、俞通海等抓紧时间发起猛攻,一下子又将池州给拿下了。当时朱元璋正在浙东婺州,听到喜讯后,立即擢升徐达为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俞通海为佥枢密院事。再说赵普胜听说池州丢了,岂肯善罢甘休,立马组织反击,但棋逢对手,一时难以夺回。赵普胜就在池州附近骚扰敌军及其驻地,弄得朱元璋军队十分被动,就在这时,陈友谅乘机占领了池州上游的安庆。

陈友谅占领安庆后,朱元璋又反应过来了,安庆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它在池州的上游,让天完国军队给占了,这岂不是喉咙被人卡了,无论如何得将安庆给夺下来。这时,可能陈友谅意识到了安庆局势的严峻,怕自己守不住,就叫赵普胜到安庆去。赵普胜到了安庆没多久,朱元璋派出的徐达与赵普胜昔日的把兄弟俞廷玉等也赶到了安庆郊外,随后便开始了攻城战。但在与赵普胜交战后,俞廷玉等都感觉到,自己根本没办法打赢。史书记载说,朱元璋军队里的将领见了赵普胜的“双刀”心里就直哆嗦。这事传到应天,朱元璋的心里对赵普胜恨啊,恨不得抓了他,剥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想当年,你在巢湖一带与我现在几员大将俞廷玉、廖永安、廖永忠等是拜把兄弟,人家带了水师队伍乖乖地听着我的“忽悠”,说白了就是为我卖命。就你精明,来了却又改投那个没出息的布贩子徐寿辉。投就投吧,现在还要与我朱“圣人”作对,真让人恨死了!老谋深算,阴鸷歹毒,只要火候差不多,多少年前的烂芝麻陈谷子的事,他都要跟人算算账。近来与天完国之间争夺池州、安庆还不是这个讨厌的赵普胜老在坏自己的好事,新“仇”加旧恨,朱元璋将牙齿咬得格格响,发誓一定要让赵普胜不得好死!

标签: 他为要杀陈友谅

更多文章

  • 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一夫,史上,皇帝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专制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荒淫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明代的皇帝尤其如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明孝宗朱祐樘。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皇帝中唯一一个实行

  • 汉武帝的母亲为何抛夫弃子?王娡如何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当上,汉武帝,皇后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怎么“二婚”当上皇后的?刘彻生母王娡可算是中国历代后宫中的一景,她以有夫有女之身不仅混进皇宫,而且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要说在宗法制度严酷的封建社会不可思议,就是在已经开放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想象。汉景帝刘启不仅上边有一个胡搅蛮缠的妈妈窦太后,身边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女人王娡。王娡

  • 解缙组编《永乐大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典,永乐,组编

    朱棣是明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而且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在不容易。朕想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厚照篇 有声MP3在线读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在线,明朝,读物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祖籍安徽凤阳,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第01讲点击朗读:第02讲点击朗读:第03讲点击朗读:第04讲点击朗读:第05讲点击朗读:第06讲点击朗读:第07讲点击朗读:第08讲点击朗

  • 《我们的四十年》冯青身世是什么?其实正是冯胜利亲闺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四十年,身世,闺女

    近几年,自从《父母爱情》播出产生如潮的好评后,年代剧的封印就好像彻底被揭开,不断地涌出演技动人,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年代就有一个着名的特点,就是人物的经历与中国的往事相结合。但是最近热播的新剧《我们的四十年》没有以往年代剧的激情感,更多的是甜到齁感情戏。而目前,剧情已经进展到我们的四十年冯青怀疑身世。

  • 明朝的穿靴戴帽:对各色人等的穿着打扮有明确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各色人等,明朝,穿靴戴帽

    以前读《儒林外史》,见两个戴方巾的秀才痛打王义安的场面,觉得那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最近知道,明朝确实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法令。王义安有钱但不是读书人,硬充儒生戴了一顶方巾,那是不合规定的,两个秀才见了先是喝斥他“胡闹”,继而怒从胆边生,“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脸就是

  • 明朝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去当和尚,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年轻时,明朝,这是

    名字,这是一个人的代名词。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于起名字这件事都是非常看重的。通常大家会给男孩子起一个强壮威武、聪明、智慧的名字,至于女孩子大家则会起一个文静、娴熟、可爱、漂亮的名字。不过,历史上一些人的名字就非常有趣。比如朱元璋,那你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朱的意思其实是消灭的意思,元的意思就是元

  • 第九章 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第九章,英宗

    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春秋以后,人殉的事情不多见,但秦始皇死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逼殉葬。一千多年之后,在明朝初期,又再次出现了嫔妃殉葬的制度。明英宗以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是皇室公开的惯例,死于殉葬的嫔妃,总数达几百人之多。当景泰帝去世时,英宗朱祁镇还安排了给

  • 朱熹名人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名人,朱熹

    名人语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他集理学之大成,在哲学领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名人历史】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侨居建阳(今属福建)

  • 布喜娅玛拉容貌复原图 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貌,布喜娅玛拉,颅骨

    众所周知,布喜娅玛拉就是指叶赫老女。近日,有网友上传几张布喜娅玛拉颅骨复原图,顿时,掀开叶赫老女研究狂潮。据资料显示,布喜娅玛拉出生于1582,卒于1616,叶赫那拉氏,又名东哥。明万历十年出生于叶赫部,布喜娅玛拉出生时,叶赫部的大萨满(巫师)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东哥长大后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