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采石没什么,前方太平城里有饭吃,有酒喝,有美女可睡!

朱元璋:采石没什么,前方太平城里有饭吃,有酒喝,有美女可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2 18:20:37

不过对于这些潜在的未来危害,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还有更为头疼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如何处理自己曾向将士们许诺过的诺言。采石攻下后,长期饥饿的将士们看到粮食就抢,看见东西就吃,看见女人就来劲……吃了,玩了,但大家还没尽兴,于是就尽己所能,将凡能抢到的、能带动的,都往停泊在长江边的船上搬,打算运回和州去,好好享用。

目睹军纪败坏到了这等地步,朱元璋顿时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照这样下,我还怎么能问鼎金陵、称雄天下,做第二个汉高祖刘邦呢?想到这些,他便跟在场的徐达等几位将领说道:“今举军渡江,幸而克捷,当乘胜径取太平。若听诸军取财物以归,再举必难,江东非我有,大事去矣!”刚说完,底下有人议论:“只有断了这些将士回去的念头才能有希望!”朱元璋听到后连连称赞:“说得好!”随后他下令,砍断长江边上所有船只的缆绳,将船只推入江中去,任其漂流。然后又通知将领们,召集所有的兵士,当场训话:“弟兄们,不是我朱某人说话不算数,采石是个弹丸之地,不能再抢了。前方有个大城池,叫太平州,那里有的是粮食,有的是金银珠宝,还有好多财主家的漂亮美眉,‘无所不有,若破此一州,从其所取,然后方放汝归”。就是说,太平州里边什么都有,倘若兄弟们一起拼命攻下它,拿什么,抢什么,我朱某人任由大家,如果有人说要回老家去,我也不阻拦!原本抢来的东西被朱元璋弄到长江里去的将士们顿时由牢骚满腹转变为信心百倍,斗志昂扬,且跃跃欲试。目睹这样的态势,朱元璋决定,在采石饱餐一顿,随后发出向前方太平城总攻的号令。想到前方有吃的,想到前方有大美人,将士们争先恐后地往前狂奔。从采石到太平大约有20里的路程,没一会儿就让大家给赶到了。

再说此时驻守太平城的是元平章完者不花、万户万钧、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等,他们见到这些发了疯似的“红头兵”(朱元璋军名分上是北方红巾军分支,军中将士的穿着都是红巾军的服饰)像蝗虫一般地云集在城下,顿时感觉不好,连忙紧闭城门。哪想到“红头兵”已经搬来了云梯或搭起了人梯,开始猛烈攻城。不到一个时辰,太平城就被攻破,“红头兵”蜂拥而入,完者不花与签事张旭等弃城逃跑,太平路总管靳义投水自尽,元军万户纳哈出被俘。元朝江南一大城池太平转瞬之间变为朱元璋渡江后的又一根据地。

强登采石、速攻太平,将士们一路过来还没有遇到过什么劲敌,这仗打得舒畅啊,大伙儿欢天喜地。朱副元帅说得对,你看这太平城确实要比采石镇大,那这里的粮食、财宝肯定要比采石多,这里的美人也一定要比采石还漂亮,赶紧找啊!可仔细一瞧,不对劲,满大街到处贴着告示《戒戢军士榜》,即告诫军士们,严禁掳掠。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在大伙儿发起攻城前,朱元璋就偷偷地找到李善长,让他制定好严禁掳掠的告示,等太平城一打下,就立即派人进城张贴。军士们见到告示,顿时大眼对小眼,不过也有的发起了牢骚,更有胆大的,我行我素,依然抢劫,不是你朱副元帅在采石时许诺过的!可抢劫者这回倒大霉了,朱元璋下令:杀!

杀鸡是为了给猴看,至于朱副元帅先前的诺言,人们千万也不要太当真,因为自古以来有哪个“大人物”或言“非常之人”会说话算数的!不过话得说回来,抢劫者被杀,怕死的本能使得当时其他将士老实多、规矩多了,太平顿时“城中肃然”。可大家还是两手空空,这可怎么办?巧了,城中有个叫陈迪的超级富翁,看到朱元璋军队不行抢劫,顿时感觉怪怪的,自古以来有几支部队不抢的?不抢也不一定意味着是件好事,赶紧出点“血”去“孝敬孝敬”吧。朱元璋拿到陈迪奉献的金银财帛后,为了平息军中众愤,及时地“分给诸将士”。这样一来,太平城总算真太平下来了。

标签: 太平朱元璋饭吃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迁都南京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京,明朝,皇帝

    在大家印象中,崇祯帝是一位亡国之君,应该为大明的崩溃承担全部责任。事实上,正如前人所言,明朝的灭亡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注定了,国祚传到崇祯帝手里只是苟延残喘而已。通过丰富的史料证明,崇祯帝并非无所作为、耽于享乐的昏君,相反,他是一位励精图治、节俭勤政的皇帝。他17岁登基称帝之初,毅然拿下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 买的蒙古好马只配做马肉肠:管窥明代马政崩溃的一个瞬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好马,明代,蒙古

    如果世间列国中真有网上所谓的“武德”存在的话,战马一定是18世纪前各国“武德”的载体。膘肥马壮的国家一定武德充沛。大明的武德为何长期欠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战马质量不行,导致的骑兵不给力。那么,为啥明军的战马不行呢?明神宗的时候大明朝廷上流传这样一个

  • 明朝官员考核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员,明朝,考核制度

    〇大明“公务员”既要“考察”又要“考满”明代官僚的考核制度在承继唐宋传统的基础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官吏考核一般是由吏部和都察院(后来增加了内阁)主持进行,更具体地说,内阁大臣、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都要经过廷推合议,而其他官

  • 明代状元张元忭为父伸冤不成,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是怎么,状元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辛未科状元,系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氏张元忭。这位张状元乃名门之后,祖籍其实是四川。他的祖先是南宋时期和岳飞、韩世忠等人齐名的抗金名将张浚。父亲是张天复,跟张居正、李春芳两位总理大人是同级进士同学,曾经当过云南省级司法机关的二把手(按察副使)。张元忭打小极富同情心并且孝顺,

  • 一、专制统治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ldquo,丞相,中书省

    近几年热播的宫廷题材电视剧中,皇帝总是处于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地位。其实则不然,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几千年里,大多数时间内都处在一种相权与君权均势,相互制约的状态之下。“丞相”是辅佐君王,处理日常政务的最高官职。西汉一代名相陈平曾说,丞相与上帮助天子天子调理内外,顺应四时

  • 明初唐赛儿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初唐,简介

    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

  • 蓝玉主要犯了什么错?不断“犯错误”的蓝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将军,犯了,蓝玉

    〇不断“犯错误”的蓝大将军主要问题就在于蓝玉大将军在不断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犯错”,其主要“错误”如下:第一,奸污元主妃子,有损大明形象。洪武二十一年,明军在捕鱼儿海大俘获后,大老粗出生的蓝玉想起女人来了。可沙漠和极

  • 朱元璋认为捞钱不是偷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是,朱元璋

    ◎朱元璋认为捞钱不是偷钱洪武八年(1375),浙江湖州府有人将300余万官钱运往南京,船行到长江里时,不幸发生了翻船事故,一船的钱有一半掉进了江水里去了。洪武帝严法众所周知,遭受翻船之难的浙江仁兄算是“拎得清”,官钱一半丢在长江里,只好自己代赔,这事也就很快过去了。但不久有人

  • 第二节 《永乐大典》,功泽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世,永乐,第二节

    在大明历史上,凡是影响后世的历史危机,几乎都出自朱棣之手,《永乐大典》的编纂就是杰出代表。《永乐大典》初名叫《文献大成》,是一部大型类书。凡是被收录进《永乐大典》的着作,都没有遭到一个字的删改。到21世纪的今天,《永乐大典》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到《永乐大典》,就不能不说它的主要编撰者

  • 第十六章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先生,心学,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