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老妈绝对是个高手!身怀窝里斗绝技

汉武帝的老妈绝对是个高手!身怀窝里斗绝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85 更新时间:2023/12/25 18:30:16

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这个人相当有计谋,尤其擅长背后捅刀子,是窝里斗的高手。她一无名门出身,二无母仪之德,三无权臣相助,硬是从一个被人送给太子的二婚女人变成了举足轻重的皇太后,历史评价她“阴险善断”,非常准确。

要说王娡一点背景都没有,还真不是,她的母亲藏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大家注意啊,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国度,它没有什么战略,但是战术极好,见便宜就占,在暗箭伤人的窝里斗方面很有专长。秦朝末年,燕王臧荼起兵反秦,跟随项羽进行巨鹿之战,一起入关,被封为燕王,在刘邦项羽进行楚汉战争的时候,他开始捡小便宜,趁机功灭辽东国,扩充了势力,但是此时韩信大军灭魏擒赵,传檄燕国,藏荼一看形势不好,赶紧背楚归汉,刘邦仍旧封他为燕王。

燕国人长于战术,弱于战略,燕王臧荼也是一样,刘邦建汉后,藏荼玩了一次战略,结果被人嘲笑了两千年。刘邦为了巩固汉室天下,开始消灭异姓王,首当其冲抓了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燕王臧荼十分敏感,立即明白了刘邦的意图,他大张旗鼓地宣布造反,既不攻城略地,也不部署防御,只是每天高唱造反有理的歌曲。刘邦大军赶到,燕军一触即溃,藏荼被获遭擒,口中歌声不断,被刘邦杀掉。藏荼有个儿子,名叫藏衍,非常有智谋,他化装潜逃,亡入匈奴,后来成功策反了刘邦的发小、新任燕王卢绾,即使藏衍也看不懂他父亲的意图。现在看来藏荼知道以燕国的力量无法抗击刘邦,他高调造反实际上是想让天下闻风而动,那样刘邦只能四出为战,燕国地处偏远,起码不会首当其冲,但他没有看到此时人心思定、诸侯苟安,连彭越、黥布都不愿响应他的号召,结果功败垂成,为天下笑。让燕国人玩战略,还不如鱼上树呢!

燕国被灭,燕王藏荼的孙女藏儿流落民间,先嫁槐里人王仲,生了一男两女,其中之一就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王仲死后,藏儿又嫁给了田氏,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田蚡。藏儿和她的祖父藏荼一样,是个不认命的人,她找到算命先生为全家算命,结果说两个女儿都是大富大贵,此时女儿王娡已经嫁给了金王孙,并生了一个女儿,藏儿当机立断,硬是把王娡从金家要了回来,和妹妹一起被送进了太子的宫中。

王娡为刘启生了三女一男,她妹妹生了四个儿子。我靠!要知道太子宫中女人不少,这姐俩个都是最卑贱的奴隶,她们是怎么把太子刘启弄住的呢?据说中国古代有一种气功,叫媚术,专门女人练的,可以让男人一沾上就忘不了,难道说这姐俩个身上真有这种硬功夫?难怪她们的母亲非要把她们送进太子宫中啊!

现在看来,王娡姐俩个绝对是集窝里斗技术之大成的人物,王娡的妹妹死的早,否则历史都得改写。王娡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当时名叫刘彘。王娡对刘彘的教育很有特色,忠孝节义是做给别人看的,甜言蜜燕是说给人听的,有理有据是让别人服的,公平正直是堵别人嘴的,所有学习的东西都是为了用的,礼义廉耻都是为了骗人的,自己学的东西和自己的品德无关,其结果当然就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刘彘没有辜负他妈的希望,“少而聪明,有智术。与宫人诸兄弟戏,善征其意而应之。大小皆得其欢心。及在上前,恭敬应对,有若成人。”

王娡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她就编造了“梦日入怀”的谎话,但是她没有轻举妄动,一直在等待时机。现在看来,最了解汉景帝刘启的人可能就是这个王娡,她深知汉景帝轻狂自大,刚愎自用,听不得逆耳之言,既故意撺掇栗姬要有个性。栗姬的儿子是太子刘荣,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栗姬也确实比较有个性,她认为陈阿娇过于刁蛮,没有同意刘嫖的要求。王娡一看机会难得,立即大肆奉承馆陶公主刘嫖,答应让刘彘迎娶陈阿娇,弄得刘嫖晕晕乎乎,开始在汉景帝面前诋毁刘荣,赞誉刘彘。此时汉景帝平了七国之乱后,自我膨胀,已经容不得栗姬和太子刘荣的个性,原来的薄皇后无子被废,王娡果断出手,策动大行礼官推举栗姬为皇后。汉景帝正不喜欢栗姬呢,大怒,说:“是而所宜言邪!”立即杀掉了大行,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忧愤而死,王娡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刘彘(改名刘彻)被立为太子。

回过头来看,王娡绝对是早有预谋,先来个“梦日入怀”,打个伏笔,然后冷静地观察分析包括汉景帝在内的宫中各色人物,栗姬的个性、刘嫖的愚蠢、汉景帝的刚愎自用,所有公众人物全部分析个底掉,然后借力打力,有个性的鼓励你更有个性,愚蠢的让你更愚蠢,刚愎自用的让你更加刚愎自用,想办法然大家彼此冲突,矛盾越大越好,水火不容最好,至于娶谁为儿媳妇,那根本算不上一回事,当皇帝要紧,当了皇帝娶谁不行?栗姬还在那里思考儿子的幸福呢,她肯定不是王娡的对手。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刘彻即位,王娡成了皇太后。汉武帝既没有感激馆陶公主,也没有宠爱陈阿娇,诸侯王们看不起汉武帝,蠢蠢欲动,局势相当严重。王娡首先看出了问题,她对汉武帝说:“汝新即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深慎之。”在母亲王娡的建议下,汉武帝厚着脸皮请皇后陈阿娇出面央求太皇太后,才稳住了局势。

太后王娡的三个兄弟,一个同父同母,两个异父同母,全部封侯,没有一个是好玩意,全都好酒及色,贪得无厌。后来,汉武帝的男宠韩嫣告诉汉武帝王太后还有一个女儿在民间,汉武帝说:“何为不蚤言?”亲自前来寻访,把这个金氏女子吓得钻到了床底下。汉武帝说:“大姊,何藏之深也?”带回宫中,厚加赏赐。王太后母女相见,大哭一场,对汉武帝说:“为帝费。”

标签: 是个汉武帝窝里斗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刘健简介,刘健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阁,明朝,是怎么

    刘健是明朝中期名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首辅,带领谢迁。李东阳等内阁成员,辅佐明孝宗革除前朝弊政,劝说明武宗归正途,为明朝中期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刘健,字希贤,号晦庵,于明宣宗宣德八年出身,父亲刘亮,官至三原教谕,有一定的学问,品行也得到赞誉。刘健出生之后,在其父的言传身教下,受到了良好的

  •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之谜,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从一个穷和尚当了皇帝,经常想起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刘邦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斩白蛇起义,最后创立了汉朝的四百年天下。朱元璋觉得自己和刘邦很相似,所以许多事情都仿效他。第一件事是立太子。朱元璋认为,立了太子就可保证朱家皇位传下去。那么,谁当太子呢?在26个儿子中(有两个早亡),朱元璋选中了长子朱标。于

  • 奇闻:一个即将被处死的16岁少年转瞬之间当上了朝廷重臣监察御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上了,转瞬之间,重臣

    ◎奇闻:一个即将被处死的16岁少年转瞬之间当上了朝廷重臣监察御史洪武年间这样的小事还真不少,皇帝朱元璋一开始对于如此案件往往网开一面。不过时间一久,他的疑心病又犯了,总怀疑这些案件的涉案者会不会藏有什么不轨之奸心。有个16岁的江宁少年叫周琬,他的父亲曾是滁州的地方长官,在任期间因事连坐,按律当死。1

  • 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伟大,徐霞客,旅行家

    晚明王朝乌烟瘴气的时候,许多青年都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他们把自己人生激情和追求转移到其他事业当中,不少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徐霞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以双脚丈量人生,同时也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徐霞客本名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自幼酷爱历史、地理方面书籍。他小时在私塾读书的

  • 建文帝朱允炆究竟生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文帝,朱允炆,生死

    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因为建文帝在太祖严苛统治之后,力行宽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种野史、戏剧里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猜测和演绎。一说当年建文帝的宠臣李景隆打开南京的金川门迎接燕王朱棣,群臣都见势投降。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不得已

  • 关乎礼仪不为美:古代哪些女人能穿红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不为,人能,礼仪

    裙子是当今许多女子极其钟爱的服装,就裙子的功用来说,古代的裙子和现在的裙子有不小的差别。在古代,女子穿裙子主要是为了讲究礼节,而不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妩媚和俏丽。中国古代对于女子的言谈举止以及装束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妇人之异于男子,全在下体。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其所以为

  • 三、招贤纳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招贤纳士

    朱元璋与其他红巾军元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知道用那些有智谋的人,而并非只知道用武夫莽汉,他认识到,要称霸天下,还得需要有谋略人的辅佐。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更不是开国皇帝的功劳,能否成就大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不能笼络到优秀的人才。例如,汉朝的刘邦身边就有张良、陈平等一帮谋士,

  • 明代中央六部衙门的《六部职掌》与中央诸司衙门的《诸司职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央,明代,衙门

    〇中央六部衙门的《六部职掌》对地方诸司衙门官吏的工作职责划好了范围,并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那么对于天子眼皮底下的中央各部门官吏,洪武皇帝则更加重视,在大明开国之初的洪武五年六月就制定与颁行了六部衙门工作权限与职责范围,那就是《六部职掌》。其中规定:“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法封勋考课之政&rdq

  • 明代秘史:不可使我法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使我,明代,秘史

    朱元璋出身农民之家,放过牛,种过田,要过饭,在民间度过了二十四年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他目睹元末政治的腐败,深恨贪官污吏蠹政害民的可恶。因此,他登上皇位之后,一面任用官吏为自己统治服务,一面用严刑酷法,惩治官吏队伍中的不法之徒。朱元璋对官吏管制之严,打击之重,诛杀之多,是中国历史所罕见的。洪武初

  • 第二十五章 八百年前是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百年,十五章,是一家

    谱牒就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那么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