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下最“穷”的二品官员——于成龙

天下最“穷”的二品官员——于成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1/22 14:10:00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终年67岁。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着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三年之间,于成龙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从此,于成龙多次得到破格提拔,最后出任总制两江总督,成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社会上的贿赂公行,请客送礼之风,他从利用中秋节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并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众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

于成龙在外做官多年,但是到老了仍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他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穷的二品官员。

标签: 于成龙天下官员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接连犯下两大错误:安丰救主、庐州“恋战”——错!错!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大,救主,朱元璋

    安丰在哪里?就在今天的安徽寿县一带,是当时东线或称北方红巾军剩下的仅有几个地盘中的一个。至正十九年、龙凤五年(1359)八月,从汴梁突围出去的刘福通保护着小明王退守安丰,自此安丰又成为奄奄一息的北方红巾军政权的临时首都。至正二十三年、龙凤九年(1363)年初,元朝两大义军主力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为

  • “红颜祸水”原来说的是她 女真第一美女叶赫老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的是,祸水

    叶赫那拉氏(又译叶赫纳喇、叶赫纳兰)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为满族八大姓之一。相信大家但凡是对清朝历史有少许了解便对于叶赫那拉这个姓氏并都不陌生,因为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权臣纳兰明珠、苏克萨哈、才

  • 皇上死前让全部妃子殉葬,3岁公主说了9字,她妈妈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妃子,皇上,说了

    朱元璋往往在历代帝王中,变成最有异议的哪个,与他手上存有着很多的分歧相关。不仅,他针对群众很非常好,因此杀了许多的腐败分子;但与此同时,他在临终的那时候,本身的丑恶性就暴露无遗了,竟然想起要让这些后宫妃子们给自己殉葬。我觉得在他以前,早已有已近上千年,没有哪家皇上再玩这一恶习了。或许还可以了解为,他

  • 万历30年不上朝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崇祯勤勤恳恳差点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历,安居乐业,崇祯

    众所周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有传言说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足疾。那么,不上朝就意味着不理政事吗?当然不是。万历主要处理朝政的方式是批阅奏疏,颁发谕旨。为什么皇帝懒得上朝的万历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而勤政的崇祯时期却饿莩遍野?首先,关于提问里崇祯执政年间,明朝“饿莩遍野”的原因,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功臣,因他,明朝

    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徐达就是其一。因晚年时的朱元璋猜忌心很重,所以说他的六位功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不过徐达就例外。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儿,明朝,朱棣篇

    朱元璋对朱标也很重视,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经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惩罚朱元璋,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这

  • 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有一天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上,王朝,短命

    说到我国的文明历史,那真的是流传了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有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各朝各代,当然了,我国的幅员十分辽阔,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政权并存的现象,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局面变得十分的复杂,而也出现了很多的“短命王朝”。这些短命王朝

  • 《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律,案例,皇帝

    〇《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朱元璋这样奇特的皇帝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除了我们上面讲的这些以外,朱元璋还是一个极为重视以“法”治国的皇帝。他的这种重“法”在历史上有过,譬如唐太宗就曾亲自

  • 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少年,故事,英雄

    夏完淳原名叫夏复,松江(在今上海市)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也是一位作风豪迈的文人。他的姐姐也是位出色的诗人。夏完淳是明朝末期的一位神童,英才早熟,胆气过人,5岁就能与人谈论学问,7岁能诗作文,9岁时就写了一本《代乳集》的诗集。夏完淳生活的年代,正值南明弘光政权瓦解以后,东南沿海一

  • 打败朱棣的铁铉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要杀

    铁铉是谁?铁铉,明初着名大将,在济南大明湖西北岸,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庭院,名为“铁公祠”,是为纪念明朝着名将领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着,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铁铉铁铉,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