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4/1/9 20:25:00

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就是其一。因晚年时的朱元璋猜忌心很重,所以说他的六位功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不过徐达就例外。

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徐皇后天生就很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朱元璋听闻徐达的大女儿很优秀,就和徐达说将大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朱棣。洪武九年的时候,徐皇后做了燕王妃,朱棣也是一位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徐皇后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所以两个人虽然是父母介绍的婚姻,但是两个人也是情投意合。

靖难之役,朱棣把北平留给自己儿子,但其实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需要听从徐皇后的指令。北平被朝廷大军困住时,徐皇后从容不迫,连妇女都指挥上了战场,最终赢得了胜利,可见徐皇后的能力有多强。

朱棣把她封为皇后以后,徐皇后在政治上帮助了朱棣很多,经常参与朝廷之事的决策,帮朱棣分担压力。作为皇后,以身作则,让百姓之间变得团结,朱棣对徐皇后也非常尊重。后来徐皇后生病,朱棣很心疼,日日夜夜陪着她,甚至为了给她治病,还抽时间自己学习药理。后来徐皇后不幸去世,朱棣给徐皇后办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葬礼,这也彰显了徐皇后在朱棣心中的重要地位。

而徐达的二女儿嫁给了朱桂做了代王妃,代王生性残暴,剥削百姓,对自己的正室妻子也很差,却偏偏宠爱妾室。代王妃经常受朱桂的打骂,后来朱桂甚至把他们母子二人赶出宫去,代王妃也只能带着几个仆人以种地为生,最后默默无闻的去世了。

徐达的小女儿嫁给了朱楹,一生都在宫里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既不像大女儿一样辉煌一生,也不像二女儿一样惨淡一生,虽然未曾生育一男半女,但生活也很平静。

由于徐达的大女儿一生奉献了很多,朱棣又十分敬重徐皇后,所以徐达最后家族被保全,死后还被封为了魏国公,甚至追封为中山王,也算是得了善终。

喜欢历史故事,不妨关注小编。更多精彩历史资讯,等着你来收纳哦!

标签: 功臣因他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儿,明朝,朱棣篇

    朱元璋对朱标也很重视,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经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惩罚朱元璋,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这

  • 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有一天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上,王朝,短命

    说到我国的文明历史,那真的是流传了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有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各朝各代,当然了,我国的幅员十分辽阔,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政权并存的现象,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局面变得十分的复杂,而也出现了很多的“短命王朝”。这些短命王朝

  • 《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律,案例,皇帝

    〇《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朱元璋这样奇特的皇帝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除了我们上面讲的这些以外,朱元璋还是一个极为重视以“法”治国的皇帝。他的这种重“法”在历史上有过,譬如唐太宗就曾亲自

  • 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少年,故事,英雄

    夏完淳原名叫夏复,松江(在今上海市)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也是一位作风豪迈的文人。他的姐姐也是位出色的诗人。夏完淳是明朝末期的一位神童,英才早熟,胆气过人,5岁就能与人谈论学问,7岁能诗作文,9岁时就写了一本《代乳集》的诗集。夏完淳生活的年代,正值南明弘光政权瓦解以后,东南沿海一

  • 打败朱棣的铁铉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要杀

    铁铉是谁?铁铉,明初着名大将,在济南大明湖西北岸,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庭院,名为“铁公祠”,是为纪念明朝着名将领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着,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铁铉铁铉,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

  • 海瑞的故事:不媚权贵 尽职尽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尽职,故事,权贵

    海瑞不媚权贵海瑞(1514-1582),字汝贤,是广东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人,从小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20多岁就考上了举人,进京去了。不久就担任了南平教谕(掌管教育的官)。有一次御史到学宫去,下属官吏都伏地拜见,只有海瑞是站直作揖,并说:“我这里是教室,是老师教学生的地方,我不应

  • 第四节 兴建王陵,金碧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陵,第四节,金碧辉煌

    中国古代的皇帝,通常喜欢做的一个美梦就是:活在人世的时候,能够统治万民,死了同样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统治万民。他们认为实现这一美梦的唯一条件就是:兴建陵墓。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朱棣称帝之后,开始修建陵寝,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竣工,是为长陵。其实,早在朱元璋之时,已有大兴土木兴建陵寝的风气。明孝陵

  • 明朝触目惊心的各地害民官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官吏,明朝,触目惊心

    〇触目惊心的各地害民官吏中央部级领导干部工作粗糙,扰民害民,要抓;那地方省级领导、府州县衙官僚扰民害民,毫无疑问,也抓。如:“陕西布政司、按察司官,府州县官王廉、苏良等,害民无厌,恬不为畏。造黄册、科敛于民;朝觐,可敛于民;买求六部宽免勘合限期,科敛于民;征收二税促逼,科敛于民;造上中下

  • 第七讲 蓝色海疆与白银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海疆,蓝色,资本

    提起明代的海疆与对外贸易,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下面几个词:倭寇、郑和、海禁、戚继光。真实的历史远比这些词汇更为生动。在蓝色的海岸线上,这个王朝的所有特点都真实地展现了出来,无论是优势还是弊端。突破海禁的郑和船队明朝初年,就曾经公布过严格的禁令,禁止出海,无论是经商还是从事其他交往活动。然而,一位叫做郑和

  • 明代秘史:郑和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秘史,郑和

    明成祖朱棣不失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明代16位嗣君中,他是最可称道的。他统治的二十二年(14O2—1424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也是最光辉最活跃的时代之一。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创立者,把注意力放在国内政冶方面,对外着重于“防”,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其忽视发展与海外各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