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有传言说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足疾。那么,不上朝就意味着不理政事吗?当然不是。万历主要处理朝政的方式是批阅奏疏,颁发谕旨。为什么皇帝懒得上朝的万历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而勤政的崇祯时期却饿莩遍野?
首先,关于提问里崇祯执政年间,明朝“饿莩遍野”的原因,已早已是史家公认:经过从万历皇帝亲政起,明朝几代皇帝瞎糟,交接到崇祯皇帝手里的,本身就是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又赶上持续不停的天灾,越演越烈的八旗入侵和农民战争,简直是里外一道折腾。外加崇祯皇帝本人,更是个决心坚定却能力为零的主儿,别看工作勤快,却是越忙越乱,以至于国家“饿莩遍野”,直到悲情沦亡。
崇祯虽勤政,但他继位时大明已病入膏肓,积弊难返。一是正是小冰河时期,庄稼颗粒无收,二是土地兼并严重,贫民无立锥之地,三是为抵御后金,加派辽晌,进一步加剧百姓负担,导致流民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生产遭受极大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饿殍遍野。
但是,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崇祯时代的时候,命运似乎和崇祯开了一个玩笑。小冰河时代的降临,让北方民族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劣,不得不南迁,因此和南方的明朝自然会发生领土和资源的竞争,进而演变成战争。又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努尔哈赤,统一北方之后,自然会将矛头指向富裕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