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30年不上朝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崇祯勤勤恳恳差点灭国?

万历30年不上朝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何崇祯勤勤恳恳差点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3/12/6 6:28:49

众所周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有传言说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足疾。那么,不上朝就意味着不理政事吗?当然不是。万历主要处理朝政的方式是批阅奏疏,颁发谕旨。为什么皇帝懒得上朝的万历时期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而勤政的崇祯时期却饿莩遍野?

首先,关于提问里崇祯执政年间,明朝“饿莩遍野”的原因,已早已是史家公认:经过从万历皇帝亲政起,明朝几代皇帝瞎糟,交接到崇祯皇帝手里的,本身就是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又赶上持续不停的天灾,越演越烈的八旗入侵农民战争,简直是里外一道折腾。外加崇祯皇帝本人,更是个决心坚定却能力为零的主儿,别看工作勤快,却是越忙越乱,以至于国家“饿莩遍野”,直到悲情沦亡。

崇祯虽勤政,但他继位时大明已病入膏肓,积弊难返。一是正是小冰河时期,庄稼颗粒无收,二是土地兼并严重,贫民无立锥之地,三是为抵御后金,加派辽晌,进一步加剧百姓负担,导致流民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生产遭受极大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饿殍遍野。

但是,当历史的指针指崇祯时代的时候,命运似乎和崇祯开了一个玩笑。小冰河时代的降临,让北方民族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劣,不得不南迁,因此和南方的明朝自然会发生领土和资源的竞争,进而演变成战争。又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努尔哈赤,统一北方之后,自然会将矛头指向富裕的明朝。

标签: 万历安居乐业崇祯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功臣,因他,明朝

    朱元璋开国的六位功臣,徐达就是其一。因晚年时的朱元璋猜忌心很重,所以说他的六位功臣基本上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不过徐达就例外。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允炆、朱棣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事儿,明朝,朱棣篇

    朱元璋对朱标也很重视,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经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惩罚朱元璋,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这

  • 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只有一天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上,王朝,短命

    说到我国的文明历史,那真的是流传了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当中,有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各朝各代,当然了,我国的幅员十分辽阔,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的政权并存的现象,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局面变得十分的复杂,而也出现了很多的“短命王朝”。这些短命王朝

  • 《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律,案例,皇帝

    〇《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朱元璋这样奇特的皇帝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除了我们上面讲的这些以外,朱元璋还是一个极为重视以“法”治国的皇帝。他的这种重“法”在历史上有过,譬如唐太宗就曾亲自

  • 少年英雄夏完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少年,故事,英雄

    夏完淳原名叫夏复,松江(在今上海市)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也是一位作风豪迈的文人。他的姐姐也是位出色的诗人。夏完淳是明朝末期的一位神童,英才早熟,胆气过人,5岁就能与人谈论学问,7岁能诗作文,9岁时就写了一本《代乳集》的诗集。夏完淳生活的年代,正值南明弘光政权瓦解以后,东南沿海一

  • 打败朱棣的铁铉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要杀

    铁铉是谁?铁铉,明初着名大将,在济南大明湖西北岸,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庭院,名为“铁公祠”,是为纪念明朝着名将领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着,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铁铉铁铉,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

  • 海瑞的故事:不媚权贵 尽职尽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尽职,故事,权贵

    海瑞不媚权贵海瑞(1514-1582),字汝贤,是广东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人,从小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20多岁就考上了举人,进京去了。不久就担任了南平教谕(掌管教育的官)。有一次御史到学宫去,下属官吏都伏地拜见,只有海瑞是站直作揖,并说:“我这里是教室,是老师教学生的地方,我不应

  • 第四节 兴建王陵,金碧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陵,第四节,金碧辉煌

    中国古代的皇帝,通常喜欢做的一个美梦就是:活在人世的时候,能够统治万民,死了同样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统治万民。他们认为实现这一美梦的唯一条件就是:兴建陵墓。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朱棣称帝之后,开始修建陵寝,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竣工,是为长陵。其实,早在朱元璋之时,已有大兴土木兴建陵寝的风气。明孝陵

  • 明朝触目惊心的各地害民官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官吏,明朝,触目惊心

    〇触目惊心的各地害民官吏中央部级领导干部工作粗糙,扰民害民,要抓;那地方省级领导、府州县衙官僚扰民害民,毫无疑问,也抓。如:“陕西布政司、按察司官,府州县官王廉、苏良等,害民无厌,恬不为畏。造黄册、科敛于民;朝觐,可敛于民;买求六部宽免勘合限期,科敛于民;征收二税促逼,科敛于民;造上中下

  • 第七讲 蓝色海疆与白银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海疆,蓝色,资本

    提起明代的海疆与对外贸易,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下面几个词:倭寇、郑和、海禁、戚继光。真实的历史远比这些词汇更为生动。在蓝色的海岸线上,这个王朝的所有特点都真实地展现了出来,无论是优势还是弊端。突破海禁的郑和船队明朝初年,就曾经公布过严格的禁令,禁止出海,无论是经商还是从事其他交往活动。然而,一位叫做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