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锦衣卫有多厉害?为什么明末亡国时,他们却一个都不见了?

明朝时期锦衣卫有多厉害?为什么明末亡国时,他们却一个都不见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4/1/7 5:05:05

倘若说大明朝是一普通人创建的,这将会是一个历史上的奇迹,于此同样大明王朝的锦衣卫因独特的管理与权力在历史上很有名声。

他们监视大臣官员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今天官员吃了什么菜,也会被记录,他们的势力遍布京城,可就是如此厉害的锦衣卫,为什么在大明“亡朝”覆灭前后,却一个不见了,很少听见他们的事迹。其实大家对锦衣卫的了解,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锦衣卫是个间谍组织,直接服务于皇帝,他们是皇帝为了巩固皇权而设立的组织,洪武十五年,皇帝设置了锦衣卫,但刚成立的组织并不完善,锦衣卫的职能也只有三项,第一便是守卫皇帝的安全,第二便是听从皇帝的命令,侦查逮捕犯罪官员,而第三则是典诏狱,审判处罚,这三项职能为皇帝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此后被历任皇帝完善,可以说是一直伴随着明朝两百多年的时间,但也曾因为统治者的问题废除过。

那如此强大的组织,在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他们保护过国家吗?在国家灭亡之后,他们也随之灭亡了吗?这些问题其实在史料上都有记载,崇祯在位期间,国家已经是处于末期,但朝中大臣仍然在其位谋其职,锦衣卫直接隶属于皇帝,有着自己独成一家的体制,内部高官的职位是世袭的,骆养性便是继承了世袭的职位,他办事十分用心,时刻谨记自己身为锦衣卫的职责,当重臣周延儒谎报军功一事被他知晓后,毫不犹豫地皇帝揭发了此事,因此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皇城被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后,他没有报效国家,为国家厮杀御敌,而是立马投降,虽说锦衣卫没有经过军队训练,平日里也只是为皇帝收集情报,但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带着锦衣卫不做抵抗,直接投降,实在是没有气节。此外洛养性也并非是什么好官员,他当初用于揭发,或者只是为了升官,因为在李自成军队入京之后,从骆养性家中搜出了三万两的赃款。

李自成入京之后,他便投靠了此人,可在满清军队入京后,他又投靠了满清人,当时清军虽入京,根基却不牢靠,所以投靠他们的人都会被赏赐一定的官职,以此来笼络人心,如此之前统领锦衣卫的骆养性便被多尔衮看中了,让他当了天津总督,这样的官职不算小,可当没有多久,他就被革去了职位,因为他和南明小朝廷的人接触过,当时是明朝的残余势力还未被彻底清除,还建立了南明,清朝统治者想方设法地要将他们彻底清剿,所以骆养性的行为无异于通敌卖国。

可他的运气还不错,如此大罪,在当时还需要笼络人心的清朝统治者眼中,并未处死他,还让他身上挂着些虚职官衔,太子太傅,后来也被封为类似的小职位,但也仅限于此了,直到他死,也是这样默默无闻。不过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却让他死后名声显赫,当时万历皇帝御赐了匾额“锦衣总宪”,此后一直挂在骆安公牌楼,骆家出了不少的锦衣卫指挥使,是当时明清时期湖南骆铭孙村的显赫家族。

那锦衣卫整个机构在跟随骆养性投降后,他们被如何处置呢?清朝统治者其实都保留了这些机构,但是他们的职能却改变了,成为了仪仗队,只负责依仗,展现国家威仪,他们的名字也被改为“銮仪卫”,总部也只是在紫禁城东南角楼处,所以此后的史料上才没有了锦衣卫这三个字的记载。后来因为避讳皇帝溥仪的名字,又被改为了“銮舆卫”,如此说来,除了第一代是原先的锦衣卫成员,之后的仪仗队便与锦衣卫没有了关系。

不过史料上记载锦衣卫中还是出了一位保家卫国,为国献身的人,他就是李若琏,大明朝最后一位也是最有骨气,战死城门的锦衣卫,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南明政权建立后,也是个小型的明朝,锦衣卫自然也是有的,马吉翔是其中一人,他原先是一名武进士,因为拥护唐王而进入锦衣卫,但在清朝南下清剿的过程中,他带着永历皇帝一路逃跑到缅甸,最终跟敌人作战的过程中英勇献身。

现在我们看到的锦衣卫,经过影视剧的艺术创造,他们似乎出神入化,有着非凡的本领,但其实他们的职能只是普通的情报收集者,是皇帝的禁卫军而已,所以他们无法为保卫国家做出英勇献身的事迹。

标签: 明朝都不锦衣卫

更多文章

  • 李善长怎么死的?开国丞相被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丞相,功臣,被杀

    一、事朱元璋屡献奇谋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南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年少时读过一些书,很有智谋,熟习法家学说,谋划都能切中要害。明太祖朱元璋攻占滁州一带时,李善长前去拜见。太祖知道他是当地知名长者,留下他担任幕府书记的职务。一天太祖向其请教道:“四面八方都在打仗,天

  • 明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列表,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

  • 孟浩然《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原文,古诗,意思

    古诗《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年代:唐作者孟浩然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作品赏析①樽:一作“□[缶尊]”。②秋杪:秋末。夜:又作“闲”。③□[昆鸟]:□[昆鸟]鸡,琴曲名。

  • 北方红巾军败亡——朱元璋的“防火墙”倒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塌了,朱元璋,防火墙

    北方,确切地说是北方那堵“防火墙”没了大宋红巾军政权土崩瓦解。这怎么可能,不是前面讲过刘福通主力军挺进汴梁,随即将大宋小明王政权的都城迁到了那里,并派出了毛贵、李武、崔德等将领率领大批人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威震元廷。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可就在这个过程中,北方红巾军犯了一

  • 江州大捷——1361.8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捷,江州

    再说陈友谅,自从出了应天城以后,这一路上几乎还没有胜过人,就安庆争夺战还差强人意,但现在安庆又失守了,他只好沿着长江逆流而上,逃到了他过去的老根据地江州(今九江市)。这个时候的陈友谅犹如惊弓之鸟,见到朱元璋的军队就想逃,因为被打怕了。安庆失陷后的第四天,陈军在江州的湖口出江侦察情势,冷不丁地碰到了朱

  • 600年前中国最高学府里的大学生是如何学习与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年前,府里

    国子监教官设置是这样的:校长祭酒1人,抓全校工作,从四品;司业1人,可能相当于副校长或教务长,总管全校教务,正六品;监丞1人,相当于政教处主任,总管全校校纪校规,正八品;从八品的典簿1人、博士3人、助教16人和正九品的学正3人以及从九品的学录3人都是担任具体教学工作的,掌馔1人,大概负责是后勤服务的

  • 明朝内阁和皇帝间的权力游戏,最终的胜利者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内阁,明朝,胜利者

    在政治舞台上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因各自立场的不同,常常会引起战争。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争斗终于在明朝时期走向巅峰,然而多面开花导致的连锁反应,终使得大明王朝被斗争连累,终究走向了毁灭。崇祯皇帝以身殉国首先我们登场的主角是皇帝,明朝的皇帝每一个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什么玩蛐蛐的,做将军的

  • 万贞儿与明宪宗 历史上的万贞儿老妻少夫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万贞儿,历史上,明宪宗

    万贞儿与明宪宗在历史上是一对怎样的夫妻?本文将揭秘历史上的万贞儿老妻少夫生活。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意思是说如果结婚时,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三岁的话,那么这对夫妻将来一定会得到幸福。这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婚后生活幸福与否,和年龄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年龄差距都不会太大,当然也有不

  • 柳敬亭生平经历的事情有哪些 柳敬亭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事情,敬亭,生平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祖籍南通州余西场人(现余西古镇)。明末清初着名评话艺术家。人物简介柳敬亭(1587一1670)原名曹永昌,名敬亭,号逢春,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南通州余西场人。祖、父皆在余西镇上经商。其叔父在泰州-余西间往来经商。永昌之父奉永昌之祖命,或之泰州,助永昌

  • 明朝制定《大明律》和《大诰》:惩罚手段残忍严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苛,明律,明朝

    明朝建立后,百废待兴。但新政权的诞生并不就意味着能马上消除元宋以来社会黑暗、官场腐败、经济困弊的社会现实。有鉴于此,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加强统治的政策措施。治国之本,立法先行,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先制定一部详细完善的法律,为把国家事务纳入正常轨道运行提供保障。《大明律》和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