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4/1/16 13:11:57

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万历天子每年都要免除大量的农税并赈灾,他先是下令赈灾款从内库出,然后就是战争特别费从内库出,接着是修河治水钱也要内库出,还有军屯歉收也要内库补助等。

为了应付各种开支,万历就挖空心思地挣钱。他除去收了近三百万两海税银和上千万两的工商盐茶银以处,还下令开放书局给内库挣银子,只要能卖出去的书一律刊印,或者只要肯交钱就给你印。

所以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封建朝时期书籍刊印得最多的时代,闻香教教主徐鸿儒的经书都是皇家书局刊印的,闻香教的作乱宣传单也是皇家书局印的–就因为徐鸿儒付钱了……

北京的路人穿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这一切也是为了税收上的考虑。曾经有言官痛心疾首地谈到大明的百姓穿的比官员还漂亮,更有人开始穿明黄色的衣料了。臣要皇帝整肃朝纲,不许百姓僭越,一开始万历也曾犹豫过,但收绢税和花布税的太监问他:"如果不许小民穿绫罗绸缎,那万岁爷找谁收税去呢?"

最后就是万历一辈子再次倒在了银弹攻势下,顶住了文官的齐声痛骂,把大明祖制给修改了,废除了所有关于车马、衣服和轿子的限制。

万历朝十年后,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在连绵不断的天灾面前,张居正为大明积攒下的国库储蓄迅速地耗尽了。虽然南方各军镇吃饱没有问题,也不需要朝廷拨给救济款,但随着灾害地持续,万历皇帝渐渐感到他无力维持大明水师的开销了,所以就允许沿海各军镇自行海商收取一定的海税,作为水师的维持费和清剿海盗的费用。

这个政策推行以后,大明水师就进入了不稳定的发展期,有地军镇经营不善,税收很高但海盗仍然猖獗,导致附近的海商贸易萎缩,并进一步导致所属的水师急剧退化。相反,经营良好的军镇则迅速拥有了强大的海上武力,从而能够制造出更大地海贸安全区,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到万历三十五年以后,大明水师驱逐了盘踞在澎湖一带的荷兰人。当时万历皇帝为了进一步给内库开源,甚至制定了渡海进攻马尼拉地计划。这主要是因为万历皇帝听到了当时盛传于中国的一种谣言,那就是;马六甲一代盛产黄金和白银。

万历三十六年后,万历皇帝还曾派了几拨太监前往那里进行实地考察,其用意之险恶不问可知。只是那些太监带回的事实粉碎了谣言,万历皇帝确认了金山、银山的说法为子虚乌有后,才讪讪放弃了侵略企图。

标签: 明朝昏君看完

更多文章

  • 明朝吏部尚书蹇义历事五朝六帝 蹇义家族墓曾多次遭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吏部,尚书,明朝

    明朝吏部尚书蹇义历事五朝六帝,病故后遗体被运回重庆老家与家族安葬在一起。昨天,在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联组会上,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建议,给蹇义塑像建纪念馆修“天官公园”,同时恢复重建蹇义墓、神道碑等历史建筑,打造重庆历史文化重点景区。蹇义家族墓曾多次遭盗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在《关于落实蹇氏家族墓地

  • 五、放眼望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界

    万历皇帝虽然贪图享乐,懒于处理朝政。但他的眼界十分开阔,并不固步自封。他在位其间鼓励西方传教士传播西学,提倡士人们修习西方数理知识,支持新的科技(比如西式火器和西式水利)用于国家建设,使中国开始认识并了解近现代科技。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学术不重视实践,所以中国古

  • 范文程简介:“元辅高风”杰出谋臣范文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杰出,简介,谋臣

    第一节沦身为奴,因祸得福纵观中国历史,每当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之际,总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之时。所谓“时势造英雄”,真不失为一条千古名训!在各种类型的历史名人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能臣。因为他们就像是历史的导演,

  • 揭秘着名谋士朱升为什么未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未被,朱元璋,谋士

    “狡兔死,走狗烹”,历代开国功臣几乎都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明代开国功臣更是如此。朱升是朱元璋身边的着名谋士,在建明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朱元璋赞其“九字国策定江山”。那么,作为明朝开国谋臣的朱升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明太祖杀死的呢?公元1357年,红巾军首领朱元璋领兵进攻徽州,朱升单人匹马立于城墙之下,劝

  • 薛瑄:明代从祀孔庙第一人,被誉为“明代第一廉吏,一代理学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庙,明代,理学

    薛瑄,明代初期山西河津(今万荣)人,官至监察御史、大理寺卿、翰林院大学士,着有《读书录》《薛文清公文集》《理学粹言》《从政名言》等书,是明代着名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在历史上被誉为“明代第一廉吏,一代理学大师”。他是继孔孟张载朱熹之后,儒家思想发展到明代的代表人物。他是明代第一个从祀孔庙

  • 明朝时期锦衣卫有多厉害?为什么明末亡国时,他们却一个都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都不,锦衣卫

    倘若说大明王朝是一普通人创建的,这将会是一个历史上的奇迹,于此同样大明王朝的锦衣卫因独特的管理与权力在历史上很有名声。他们监视大臣官员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今天官员吃了什么菜,也会被记录,他们的势力遍布京城,可就是如此厉害的锦衣卫,为什么在大明“亡朝”覆灭前后,却一个不见了,很少

  • 李善长怎么死的?开国丞相被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丞相,功臣,被杀

    一、事朱元璋屡献奇谋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南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李善长年少时读过一些书,很有智谋,熟习法家学说,谋划都能切中要害。明太祖朱元璋攻占滁州一带时,李善长前去拜见。太祖知道他是当地知名长者,留下他担任幕府书记的职务。一天太祖向其请教道:“四面八方都在打仗,天

  • 明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列表,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

  • 孟浩然《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原文,古诗,意思

    古诗《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年代:唐作者孟浩然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作品赏析①樽:一作“□[缶尊]”。②秋杪:秋末。夜:又作“闲”。③□[昆鸟]:□[昆鸟]鸡,琴曲名。

  • 北方红巾军败亡——朱元璋的“防火墙”倒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塌了,朱元璋,防火墙

    北方,确切地说是北方那堵“防火墙”没了大宋红巾军政权土崩瓦解。这怎么可能,不是前面讲过刘福通主力军挺进汴梁,随即将大宋小明王政权的都城迁到了那里,并派出了毛贵、李武、崔德等将领率领大批人马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威震元廷。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可就在这个过程中,北方红巾军犯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