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锦衣卫的权利演变之路

明朝锦衣卫的权利演变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3/12/24 4:57:29

最近一部新剧《锦衣之下》开播了,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嘉靖年间,讲述了男女主抗击倭寇,惩奸除恶,拯救黎明百姓的故事,当然也穿插着二人的感情主线,虽说是小说改编,故事内容很多都是虚构出来的,但却不缺乏有历史人物原型和历史事件的存在。

男主陆绎的父亲陆廷人物原型是陆炳,他的母亲曾是嘉靖帝的乳母,因着这层关系受到皇帝的重视,后承袭父亲陆松锦衣卫指挥佥事,为朝廷鞠躬尽瘁,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而《明史》中却记录了他让内阁首辅夏言身首异处的史实,这大概是他一生的败笔,而他死后儿子陆绎承袭他的位置,《锦衣之下》就是围绕着这件事展开的故事情节,剧中袁今夏正是夏言的后人,所以一定程度上说,这部剧值得一看,对于剧情不多说,可以自行观看,这里要说的是里边频繁提到的锦衣卫,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怎么运行的呢?

锦衣卫的概况及权力演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而明朝又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拥有独特的政治特色,为了加强皇权不仅废除了千百年来实行的丞相制度,还设置了厂卫制度,所谓“厂”指的就是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卫”指的就是锦衣卫了。锦衣卫属于军队编制,但身份特殊是皇帝专属的禁卫军,权力地位都影响较大。从设立之初历经百年发展演变表现出了个体差异,不同时期锦衣卫权力变化不同。

锦衣卫权力的形成和确定时期,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设置拱卫司,职能是典诏狱、守卫并且负责侦查逮捕,但因为是初设,所以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因朱元璋生性多疑锦衣卫在他统治时期整体职能不太稳定,直到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才逐渐确定下来负责典治诏狱,与侦察与刑讯。

锦衣卫权力上升阶段,明英宗宪宗时期锦衣卫权力上升,职权开始有所扩大,能够直接向皇帝上奏不通过其他部门,而镇抚司则独立于锦衣卫存在。

锦衣卫权力不稳定阶段,明武宗时期太监刘瑾权倾朝野,锦衣卫不得不依附东厂存在,直到其被处决,锦衣卫的权力才有所回升,所以这段时期权力忽上忽下不稳定。

锦衣卫权力巅峰时期,明世宗嘉靖时期是锦衣卫发展最兴盛的阶段,陆炳是锦衣卫一把手,他处理事务有自己的方式,在京城周边布置耳目,对待下属及其严厉,这种管理方式让锦衣卫的权力发展到顶峰,成为皇帝的重要统治工具。

锦衣卫权力走向衰落时期,明万历年间,锦衣卫办事明显严格遵守规矩,处理问题比较谨慎,但因为大明王朝已经走向了衰落,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锦衣卫开始和东厂相勾结作威作福,百姓苦不堪言,对锦衣卫呈现出一种谈之色变的情境。

锦衣卫彻底走向没落阶段,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继位的时候大明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此前魏忠贤把持朝政,锦衣卫沦为其附庸,经常动用私刑,尽管崇祯上台逐步拨乱反正,但是矛盾依然存在,锦衣卫再难以发展。

对锦衣卫的整体评价

对于锦衣卫来说它只是封建制国家的一个机构,皇帝设置这样的组织多数都是选取自己信任之人统领,虽然人们对锦衣卫谈虎色变,但也不乏有一些正直之人,所以评价的时候要客观看待。

第一点就是锦衣卫手段残酷,因不受三法司制约,所以容易破坏规则秩序。有时候为了结案会对犯人诬告陷害,伪造证据,天时期的杨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抓捕犯人的时候经常无视规章制度,对嫌疑人随意逮捕。最严重的是在审理犯人的时候会动用私刑,手段非常残酷。

第二点是锦衣卫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是直接受命于皇帝,所以内外监督比较严密,锦衣卫下设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分别负责诏狱和刑名,虽然北镇抚司看似权力大,但也要受到南镇抚司的监督,所以锦衣卫不仅有监察职能更有处理问题的权力。对于官员的腐败和违法行为,锦衣卫会在第一时间查到并且逮捕入狱,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腐败,对官员违法行为有震慑作用。

总的来说,明朝特殊的制度给这个朝代蒙上了神秘的色彩,锦衣卫的职能变化也说明不同时期明朝政局的变化,《锦衣天下》以这段历史作为题材,虽说进行了改编,但是不失为一部不错的剧作,值得一看。

标签: 之路明朝锦衣卫

更多文章

  • 徐渭的传说故事:难倒窦太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说,太师,故事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山阴伶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工书法,长于行草,善绘画,特长花鸟,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使稿》、《南词叙录》、《四声猿》等。难倒窦太师传说徐文长从小天资聪明,十几岁时学问已很渊博。有一年秋试,皇帝派了一个叫窦光鼐的老太

  • 况钟整治苏州府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故事,苏州

    朱瞻基做皇帝时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曾对大臣们说:“各部、院负责官员,都可以举荐人才,只要你认为该人确实德才兼备,不论级别高低,均可破格提拔。”苏州知府况钟,就是这样被破格提拔上来的。况钟不是科甲出身,而是由小吏一步步升为礼部郎中,后被杨士奇和蹇义推荐任苏州知府。苏州原来便是

  • 徐达是明代开国首位元勋,两儿子却各为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勋,各为其主,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地的全过程中,帐下汇聚了很多虎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种将星中最灿烂的一棵,毫无疑问是称为“元勋首位”的徐达。徐达人死之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大家族也是出现了“这门两国公”的新奇状况。按常情,元勋只有由长子县承继爵位,殊不知徐达的

  • 明朝官帽乌纱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乌纱帽,历史,明朝

    乌纱帽亦称乌纱,现多用比喻官位。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时,皆须戴乌纱

  • 明朝陈新甲是谁?本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作战,明朝,有机会

    明朝并非亡于流贼,也非亡于满清,而是亡在与流贼和满清的两面作战。两面都不妥协,往往导致这样的局面——流贼被官军打得奄奄一息之时,满洲吃紧了,必须从“剿贼”前线抽调大军,导致流贼死灰复燃;或者是辽东刚刚打败清朝,想要巩固阵地、收复失地之时,流贼势头又起来了,需要抽调辽东守军去镇压。总之,崇祯皇帝和他的

  • 这一历史名将打破传统创下千古奇功,叫人叹为观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叹为观止,奇功,这一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之君,与他一帝打下天下的将领也是很多的,其中更不乏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立下汉马功劳的将军,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那些年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朱元璋统一了江南之后,决定率军北伐暴元,于是召集诸将,征求手下诸将的意见。常遇春认为元朝乃是强撸之末,主张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便是。只要拿下

  • 皇帝30年不上朝,后世为其开棺后才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其,后世,后才

    在古代皇帝就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九五之尊,他甚至是可以决定那个时代每一个人的性命,而且也拥有很多普通人都没有权利,所以那时候很多人都对皇帝的这个位置非常的向往。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都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今天要说的一位皇帝,竟然被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懒”的

  • “明末三案”之东宫“梃击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宫,之谜,明末

    万历末年,围绕着皇帝宝座的争夺,紫禁城内连续发生了三件疑案,分别发生在三个皇帝在位期间,即万历皇帝和儿子光宗朱常洛以及他的孙子熹宗朱由校,这就是有名的“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

  • 第九讲 市井文化中的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市井,文化,明朝

    明朝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生活也十分繁荣,戏曲、话本等文艺形式十分兴盛。在蓬勃发展的市民文化背后,明朝的社会现实也被折射出来,并作为文学的底片,永远留在历史之中。市民阶层的万花筒:“三言”与“二拍”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

  • 明都城第三层京城最大城墙最大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京城,最大,都城

    确切地说,明代南京城应该来说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城等四层组成。但习惯上人们所称的南京城,一般是指京城,即都城而言。朱元璋时代为抗击陈友谅的入侵曾于至正二十年(1360)“筑龙湾虎口城”,但这仅仅是应急偶尔为之之举。真正南京城的营建开始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洪武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