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士诚的失败只因胸无大志

张士诚的失败只因胸无大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03 更新时间:2023/12/12 4:31:29

元末的时势不仅造出了朱元璋这个英雄,也创造了张士诚这个徒有满腔热血,却缺少战略眼光的三分钟英雄。作为元末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一份子,张士诚在最强盛之时,其势力范围北达山东济宁,南抵浙江绍兴,东至大海,西至安徽,所拥有的军队更是达到数十万之多,完全有能力与朱元璋一决雌雄,但他最终却失败了。

张士诚本在泰州以操舟贩盐为生。因其身份卑微,平时遭到富户、差役的凌辱,而刘福通所领导的起义给了他希望。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张士诚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壮士李伯升等18人,联合李华甫富户起兵,把曾经欺辱过自己的富户、差役统统杀死,以泄心头之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发动附近盐场深受重役的盐丁,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组织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并成功地攻克泰州,队伍也随之扩充到万余人。

张士诚攻占泰州后,打败了前来镇压的元朝军队。元朝一见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前往招降。张士诚起义本来就不是为了反元,他只是想出一下心中这口闷气。所以在元朝“剿”、“抚”并施的情况下,张士诚动摇了。但张士诚既没有推翻元朝的宏远志向,也没有对元朝的忠心,他只是醉心于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了不让自己刚刚拥有的一切付之东流,张士诚投降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还主动提出参加镇压其他义军的战斗。但当元朝把他调往前线时,张士诚却又起了异心,害怕这是元朝为了消灭自己而采取的花招。当他看到驻泰州的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不作防备时,夜劫其营,将赵琏杀死,把官库抢夺一空,并趁机攻克了兴化、高邮两座县城。此时张士诚的力量也初具规模,自泰州至兴化,到处都是他的战舰。手中有了本钱,张士诚多次拒绝了元朝的招抚,用武力对抗前来征剿的元军。也许是张士诚运气好,而元朝派来的将领又均为腐败不堪之人。即使有几个骁勇善战的将官,也因为同行者忌其功而不予配合,最终归于失败,丧了性命。感受不到元朝的致命威胁,张士诚遂于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周,改元天祐,自称诚王。

张士诚又很倒霉。他所占据的高邮,位处内河与海上运输枢纽。故高邮的丢失,严重影响江南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运往大都,等于掐断了元朝的财源。所以元朝必须收复这座城池。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出师高邮,节制各路兵马,所率大军号称百万。十一月,高邮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张士诚连战连败。这下他可慌了神,马上准备投降,每天与手下商量议和之事。可惜脱脱把他视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岂会接受他的投降。幸好这时好运仍然跟着他,由于元朝朝臣之间的矛盾,在谗言面前,元顺帝竟下令削掉脱脱的兵权和官爵。临阵易帅,乃兵家大忌。脱脱被撤职的消息一经传出,百万大军顿时溃散。张士诚不战而胜。此时的张士诚,心花怒放,似乎感觉到天命就在自己的手上,开始有了非分之想,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意图问鼎中原。至正十五年冬,张士诚遣其弟张士德率军自通州(今江苏南通)渡过长江,进驻长江三角洲,并把都城迁到了苏州。

可惜张士诚并没有以江浙为基地向外扩张,反而沉迷于江南的富庶。攻占苏州后,以张士诚为首的统治集团,肆意抢掠,富户自然难逃,连寺庙也无法幸免于难。定都后,各级官僚更是忙着挑选豪宅。原先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无一幸免。就连他攻占长江三角洲,也是因为听说“江南土地之广,钱粮之多,子女玉帛之富”才下定的决心。可以说,张士诚完全没有远景规划,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尽显无遗。

随着物质享受的增多,好运似乎也逐渐离张士诚远去。江浙本来就是诸豪强的目标,张士诚涉足此处,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政权发生摩擦。至正十六年,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势力不断向东扩展,双方在镇江形成了对峙局面。在六月,终于爆发了战争,结果张士诚大败,还被徐达反攻常州。迫于无奈,张士诚遣使求和,但这依旧无法避免双方的战争。朱元璋的势力,继续向张士诚的统治核心渗透,长兴、常州、泰兴、江阴、常熟等地先后被朱元璋占领。不过张士诚也未让朱元璋好过。以常州战役为例,虽然朱元璋投入了近十万的兵力,但从至正十六年(1356)七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朱元璋才拿下这座城池,费时达半年之久。但与此同时,盘踞在浙江的元朝残余势力也大举反扑,杭州被元收复。太仓、昆山等地也被降元的方国珍趁火打劫,张士诚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为了摆脱多方作战的不利局面,张士诚再次向元朝投降。至正十七年八月,张士诚委托投降他的原江南御史中丞蛮子海牙赴杭州请降。元顺帝封张士诚为太尉,其他人等均受爵有差。虽然张士诚降元,但他却仍将城池、府军、甲兵、钱粮等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此后张士诚与元军联手,对朱元璋控制地区发动进攻。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张元联军攻严州,其后又进攻常州、江阴,均遭失败。朱元璋多次攻杭州、湖州、绍兴等地,亦未得手。在至正二十三年之前,朱、张双方在江南战场基本势均力敌。但张士诚趁宋政权三路北伐后方空虚之际,将其势力扩展到济宁,甚至连朱元璋的老家濠州也被其占领了。

势力的扩大并不代表着张士诚的雄才伟略,实际上他的北进只是填补了原有的权力真空。而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陈友谅之间爆发鄱阳湖大战,张士诚聚集大军直捣朱元璋的后方,意图完全消灭朱元璋势力,可惜一点都不成功。张士诚先后派谢再兴进攻东阳(今属浙江),派李伯升率六十万大军四攻诸暨,派张士信攻长兴,都未获胜。至正二十五年(1365),他又派李伯升、谢再兴五攻诸暨,又遭惨败。明明朱元璋的主力已经全部调往西部,张士诚却连几个州县都打不下来,这虽然是因为其军队战斗力薄弱,但与他本人胸无大志也密切相关。此时他更关心的是,趁机自称吴王,请求元朝批准,寻找无关痛痒的虚名,由此可见,张士诚的所作所为,非成大事之人。

到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剩下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同月,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冯国胜等人水路并进,讨伐张士诚。到次年四月,张士诚在苏北、淮河流域的全部地盘全被夺取。二十六年五月,朱元璋发布了《平周檄》,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万攻打张士诚。至十一月,朱元璋已先后占领了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江南地区的城市,对苏州形成了紧密的包围圈。张士诚的重要将领吕珍等人见势不妙,先后投降朱元璋。十一月,朱元璋发起了对苏州的总攻。至次年九月,苏州终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

张士诚据有江南富庶之地,本可以借此为资本大展宏图。但他胸无大志,仅仅满足于割据一隅,最终只有坐以待毙。而且其政治立场左右摇摆不定,历来为人所不齿。也许,“乱世出英雄”之后还要再加一句,“乱世同样出狗熊”。不过话又说回来,张士诚本人并非一无是处。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苏州人民竟然能为张士诚死守城池将近一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士诚在取得人心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过他们的后世子孙,却为他们死守城池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说明朝之所以“苏松重赋”,就是因为朱元璋气恼这些地区为张士诚死守城池而制定的。

标签: 只因张士诚胸无大志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最神秘的组织,续存2000年,就连皇帝也礼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古代,就连,皇帝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无数的神秘组织,例如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就十分有传奇色彩。而在官方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组织,比如说明朝时候的锦衣卫,这种由皇帝直接管辖的神秘组织,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好奇。也正是因为这份好奇,所以人们才会对他多加研究,以至于现如今锦衣卫对我们来说也不再神秘,我们

  •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才是真正的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才是真正,祸水,红颜

    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在出生的时候,大萨满就预言说,这个女人可以兴天下,也可以亡天下。果不其然,长大后,她成为了绝世美人,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因为外貌,她一生注定被拿来当做政治筹码。她曾被哥哥许配给努尔哈赤,后来反悔,于是叶赫那拉布喜娅玛就十八年没有嫁出去,在当时的年代里,成为了"叶赫老女",后来她远嫁蒙

  • 第六节 建文失踪,朱棣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建文,第六节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九月,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在位仅4年,以后,被他的叔叔朱棣夺去了皇位。但人们认为,朱允炆虽丢失了皇位,但并未失去民心,这是什么原因呢?洪武年间,

  • 明朝中央司法“三权分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央,司法,明朝

    〇中央司法“三权分立”明初在中央的司法制度设计上还是承继和光大了中国经典的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司法“三权分立”的传统精神,实行司法审判、司法复核和司法监察三者分离原则。与前朝相比,明代的司法监察权仍然在御史手里,所不同的是明朝以前的御史所在的机构叫御史台,

  • 明万历皇帝为什么二十年不上朝还能驾驭群臣,不被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二十年,群臣,还能

    都说明朝亡于崇祯,而实则亡于万历,明朝是一个彰显皇帝个性的国度,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会出现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国家的运行却是如常,他仍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被架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万历不上朝这句话有错误

  • 明朝降清叛徒时,此人比吴三桂危害更大,一条毒计将数十万明军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更大,毒计

    于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在当时内有农民起义军呈现燎原之势,外有清军铁骑则虎视眈眈,而崇祯继位后,压力有多大可以得知,正逢亡国灭种之际,朝廷内的不少忠良勇士在战场杀敌报国,不过,在其中也有不少软骨头选择直接投降清军,其中最着名的一个叛徒当属吴三桂。吴三桂作为明朝总兵,率军镇守山海关,后来明朝灭亡了,他不

  • 明代才女商景兰婚姻幸福为何最终孤独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才女,明代,终老

    明代才女商景兰其实是一位在当时十分着名的人物,她出生在1605年的时候,卒于1676年,她的字是媚生,是会稽地区的人,也就是现在浙江绍兴人士。她出自一个官僚家庭之中,父亲是明朝时期的朝廷大员商周祚,而她的丈夫则是抗击清兵的着名将领祁彪佳。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明代才女,商景兰的身上有着非常美好的才华,可以

  • 明朝首辅张四维,是官场“真君子”还是“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伪君子,官场,明朝

    一位出身晋商的政治家,如何坐上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在封建主义社会的末期,他支持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但又为何在张居正死后“倒行逆施”,究竟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张四维(1526~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汉族,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编修。隆庆年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

  • 明代无能皇帝那么多,是怎么延续200多年的?原先是我们误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无能,明代,是怎么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历朝历代均会出现一些奇葩无比的皇帝,这并不奇怪,毕竟如此长的历史,出现一两个奇葩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到了明朝画风一转,这个朝代出过的奇葩皇帝大概是好几个朝代的综合数量。很多人就很好奇,明朝出了这么多的奇葩皇帝,到底是怎么安稳的坐了两百多年的江山的?难道这其中有什么没被揭露的秘密

  • 第9章 明朝抗倭名将小传(1)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名将,小传,明朝

    在明朝200年的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一批着名抗倭将领,如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卢镗、汤克宽、朱纨、王忬、张经、胡宗宪、王崇古、张元勋、彭荩臣、彭翼南、瓦氏夫人、邓子龙等,他们指挥和参与了许多重要战斗,为战胜倭寇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张经张经,字廷彝,号半洲,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于弘治五年(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