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比较大?和包拯关系如何?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比较大?和包拯关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76 更新时间:2024/1/14 23:48:32

历史上的八贤是先王的亲弟弟,仁宗皇帝的叔叔,因在兄弟间排行老八,所以人称八贤王。而庞太师是仁宗的岳父,身份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那么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

电视剧中的八贤王以仁德示人,他一身白衣,温尔雅,与包拯志同道合是个十分有亲和力的王爷。但历史上的八贤王却是一个有名的外交官,作为先王的亲弟弟,他曾多次出使辽国。而这也是八贤王的主要功绩,新王登基后,八贤王就不过问朝政了。朝廷上下完全是由庞太师辅佐,仁宗还是年幼少年时,庞籍就在他左右了,所以仁宗对庞太师还是毕恭毕敬的,没有一点皇上架子就连下诏书也得问过庞太师的意见才行。这样一来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其中牵扯的因素太多了。由于当时复杂的局势,八贤王并不看好庞籍,认为庞籍在朝政上已经用力过猛了,毕竟这是自家祖业,让外人一手独揽心里还是不愉快的。仁宗皇帝虽然尊称八贤王一声叔叔,但是因为那八贤王多年不问朝政,所以从权势方面来说,还是庞太师略站上风的,若听了八贤王的话便是与庞太师作对,那是万万不行的。但是碍于先王的面子,也不能对八叔大不敬,所以仁宗只好周旋在这两人之间。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说到底还是难以下结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八贤王是先王的亲弟弟,亲疏有别,这一点是庞籍怎么也赶不上的。

庞太师扮演者介绍

有部剧叫《少年包青天》堪称经典,虽然包青天被翻拍过很多部,但这部剧始终让人念念不忘。当时庞太师是包拯的死对头,也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谋,恨的让人咬牙切齿。而这部剧庞太师的扮演者就是绘春老师。

李绘春当时拍摄包青天时不过中年,但是剧中造型却让他营造出了一种年老的感觉,白胡子白眉与庞太师这个反面人物相得益彰,看一眼就会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历史上的庞籍应该是跟包拯差不多年级的。李绘春版庞太师大概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形象了,而如今倒很难看见这位老戏骨了。再说说《五鼠闹东京》庞太师扮演者,是当代话剧演员马书良。光听名字可能没什么印象,但是此人在早期家庭喜剧《家有儿女》也有过精彩表演,这么一说似乎想起来了。这样带有喜感的人物出演电视剧中的反面角色,看来是一大突破啊!由于是戏剧演员的出身,马书良所扮演的庞太师面部表情还是比较大的,看来这个演艺界前辈也是拼了!两任庞太师扮演者在这里都提了一下,至于这部贺岁剧《五鼠闹东京》也是众演员演技上的一大突破和一大挑战。

庞太师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几乎出现在电视剧中都只有几个场次,其实他的人生阅历足以被翻拍成专题。回顾他这一生也算是一个从草根百姓一步步变成国丈的传奇人生。

历史上包拯和庞太师的关系

历史上包拯和庞太师已经淹死在后人的唾沫里了,很少有人去读史诗,所以对这两个人物的一知半解完全来自评书和电视剧。《三侠五义》说道,那庞太师与包拯是死对头,因为包拯铡了庞太师的儿子,庞昱。

包拯铡庞昱这个典故的来源并不是历史,而是原着。而原着并不都是写实的,其中有一些后人的臆想在里面。历史上包拯和庞太师并没有过节,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那庞太师身为当朝宰相时,包拯还只是开封府区区一个判官,包拯的一生都没有得到皇上的重用,从这一点来说包拯是远远不如庞太师的。本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物,后人为了增加一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便编造了包拯铡庞昱这个桥段,使得包拯和庞太师之间结下不共天之仇。原着中的龙头斩,那是真实存在的。意为,专门为了惩治皇亲贵族而造的。而历史上的庞籍却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庞元英。那庞元英是朝廷的名将,也不是死在龙头斩之下。关于庞元英这个人物,历史记录极少。只知道他虽为大将,但其功绩却远远不如父亲庞籍。

历史上包拯和庞太师的年龄相仿,而且都是为朝廷尽心尽力的有功之臣,只是那包拯虽有才华却没有那庞籍的机遇。庞籍于75岁高龄去世,而那包拯比他早一年先离世,庞籍死的时候已贵族之礼下葬,全国食素以表哀伤。

标签: 包拯太师比较大

更多文章

  • 皇后身怀六甲却血崩而死,凶手竟是皇帝,死后谥号令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心寒,死后,谥号

    在历史上有很多陈皇后,最知名的就是说汉武帝的首任王后,陈阿娇,陈皇后,终究大伙儿都十分了解金屋藏娇这一历史典故,而在明代总有2个陈皇后,今日网编给大伙儿详细介绍的是嘉靖帝的首任王后。嘉靖16岁的那时候即位,即位后,这件重特大的事儿莫过选妃。14岁的陈氏在诸多容貌秀女中出类拔萃,入到后宫。由于陈氏的爸

  • 万历皇帝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因铸成大错使明朝丢掉了西南的大片国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明朝,铸成大错

    众所周知,在明代前期国家千疮百孔,朱元璋马上刚开始了一致国家的大业。在他一致了云南省地域后,在西部地区设定了"三宣六慰",非常好的保持了管理方法刻的的实际效果。仅仅之后由于国家制度的转变及其别的吐蕃的掘起造成这类规章制度有所不同,失去它原本的目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明朝初期制定的"三宣六慰"主要管辖

  • 第二十三章 传说中的“六扇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传说中,十三章,扇门

    古代衙门为显示威严、气派,多开六扇门。后遂以六扇门代指官府、衙门。民间传说的“六扇门”则是指捕快之中一个特殊的旁支。这个“六扇门”通常只接手江湖帮派斗争和久为官府通缉的要犯,同时与各大门派有相当的交情,在朝廷和江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权力,江湖中有身份的

  • 《明朝24悬案》前言 牟婵娟编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婵娟,悬案,明朝

    前言第一章洪武朝文字狱之谜第二章杀你不需要理由第三章十八条扁担起义的盐贩第四章靖难之役之后第五章明朝与大航海时代第六章朱高炽之死第七章大明宣德炉第八章历史上的清官有哪些第九章明英宗为什么要废除殉葬第十章厂卫的酷刑第十一章历史上的官都吃些什么第十二章明宫一点红女官制第十三章皇帝和宦官的关系第十四章明朝

  • 常遇春“上天入地”拿下浙南衢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上天入地,浙南,衢州

    再说此时的浙东战场,经过一两个月的努力与发展,形势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将进攻衢州遭受失败的陆仲亨给换下来,由枢密院同佥常遇春率兵攻打。衢州元朝守臣廉访使宋伯颜不花等悉力备御。常遇春看到今天棋逢对手了,一时难以攻下,赶紧令人在衢州城的6个城门外建起奉天旗,竖立栅围,围住城门,同时建造吕公车、仙人桥、

  • 朱厚熜怎么死的?为何迷信道教不理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政,迷信,道教

    朱厚熜快要被勒得气绝的时候,围绕在周围的御医因为害怕用错了药而获罪下狱,一筹莫展,不敢开方子,结果还是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给朱厚熜下了一味猛药,过了七八个小时后,皇帝吐出数升紫血,才能缓过劲来说话。事后,许绅因为救驾有功而被“赐赍甚厚”,但不久便得了重病。许御医知道自己将不

  • “土木堡之变”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变,土木,鲜为人知

    1408年(北元额勒锥特穆尔汗元年、明成祖永乐六年),北元皇室的内乱又一次升级。次年,忽必烈后裔本雅失里被北元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太师马尔哈咱等人,从中亚的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国萨马尔罕省省会)迎到蒙古高原,推为大汗,是为北元额勒锥特穆尔汗。明成祖得知后,迅速派出曾经出使撒马儿罕、与本雅失里有过

  • 明朝猛将刘綎单枪上阵 被削去半张脸仍杀敌无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单枪,明朝,猛将

    俗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作为一代名将之后,明朝的第一猛将刘綎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特别突出,并且在这条路上走的还算顺利,年纪轻轻,他就考上了武状元,十几岁的时候,跟着老爸讨伐九丝蛮人叛乱,第一个登上城楼,生擒对方首领。十六世纪,缅甸派了十万象兵向云南进发,刘綎带领川军南下,很快就平定了云南之乱,他因

  • 第十七章 全真道与“张三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全真道,十七章,张三丰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明朝皇室因鉴于世居龙虎山张陵后裔在道教中的影响,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师”称号,改授为正一嗣教真人。在明代皇帝中,特别崇奉道教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自号“玄都境万寿帝

  • 荡然无存的南京明皇宫与北京故宫“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京,皇宫,荡然无存

    在解开明代都城南京和明皇宫的一系列谜团之后,我们看到了明代南京的种种奇特景观:明皇城建在湖中;明皇宫偏隅城东;都城呈不规则形;宏伟、稳固但又简朴。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您到南京来,除了能见到宏伟的明城墙外,明皇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北京故宫就是南京明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