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克萨哈能制衡鳌拜为什么康熙孝庄不救他?鳌拜为什么能除掉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能制衡鳌拜为什么康熙孝庄不救他?鳌拜为什么能除掉苏克萨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58 更新时间:2023/12/22 21:37:45

鳌拜要除掉苏克萨哈,康熙孝庄为什么不救他?眼睁睁看制衡鳌拜的权臣家族没落!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衮的亲信,可是他为了得到顺治皇帝的欢心,让自己能够有更大的权力,举报了多尔衮。使得多尔衮在死后都没有落得一个好的下场,在这方面来说,苏克萨哈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忠臣。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不考虑忠义。

康熙帝玄烨登上宝座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年纪太小,无法亲自管理朝政。这与他的父亲顺治帝当年一样,因此,历史再次重演,四位辅政大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小皇帝瘦小的身躯前面。

这四位顾命大臣依次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在苏克萨哈和鳌拜的斗争中,孝庄太后无疑是个明白人,他知道鳌拜确有圈地结党营私之疑,而苏克萨哈迫不及待要搬倒鳌拜无非也是要扫除政敌,孝庄明白四大臣如此明争暗斗自己才能控制住他们,若四大臣一心那才是危险,因此对于鳌拜的所作所为,她要忍,她要等,等康熙亲政,等康熙能正真掌握皇权再反戈一击。

苏克萨哈是康熙时期的内大臣。他的一生都在与鳌拜的殊死较量中度过。在康熙六年的时候,鳌拜收集苏克萨哈24条罪状,将其置于死地。作为一代权臣,苏克萨哈为什么被灭族?为什么没有任何反击之力?

在索尼去世后,鳌拜更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这时一直心存不满隐忍不发的苏克萨哈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他拒绝与鳌拜联名上奏,对鳌拜说:“教导主子之处,谁有意见,各行陈奏,何必会同列名?”之后,苏克萨哈又釜底抽薪地上疏解职。称愿去为先皇守陵。

鳌拜不傻,看出了苏克萨哈是在向自己摊牌。他必须想办法除掉苏克萨哈,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动摇。

那么,鳌拜除掉苏克萨哈,到底是不是违反皇帝之命而擅出谕旨的呢?

其实康熙在处死苏克萨哈的判决书上是签了字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鳌拜等公然抛开小皇帝,矫召擅绞苏克萨哈的。这在清宫所藏的一份满文康熙除鳌拜的《钦定罪状谕》中,有所提到。

在该谕中说,“朕亲政之初,有告发苏克萨哈之事,当即交王、大臣等审议。王、大臣等均因畏惧鳌拜、遏必隆等威力,即夸大其罪,议拟凌迟。具疏奏报。时朕若坚意不肯,则王大臣等因一时畏其权势,固免冠叩请,朕亦精神恍惚,凌迟苏克萨哈,于心不忍,遂降旨绞之,余依议……如今念之,后悔莫及,殊甚愤恨。”

为了稳定鳌拜的情绪,更为了稳固朝政,康熙皇帝和孝庄决定舍弃苏克萨哈的性命,暂时稳住鳌拜。失去了靠山的支持,苏克萨哈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只能束手就擒。而鳌拜在处死了苏克萨哈之后还不满足,又将他的子孙都处以斩刑,没收他所有的家产。至此,苏克萨哈全族被灭亡。

标签: 康熙苏克鳌拜

更多文章

  • 清朝大臣李光地被贬为台澎知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臣,清朝,知县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月,康熙帝命河道总督王新命和工部侍郎赫硕兹治理永定河,事过一年,毫无成效。康熙帝甚怒,待命李光地查核河上物料、钱粮。李光地遵旨“确查题参”,如实上奏。康熙帝撤王、赫二人之职,授李光地负责治理永定河事宜。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李光地为民请命,请求赦免“偷垦之罪”,允许

  • 小公务员刘光第为什么会参与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务员,刘光,戊戌变法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并无显赫的家世背景1898年9月28日,京城的菜市口人头攒动,这里是清朝的刑场,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被执行死刑,史称“戊戌六君子”。这场杀戮,缘于不久前的维新变法。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官二代,其父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他善于写作,思想激进,热衷变革,与唐

  • 猴年春晚五审:于谦表演新小品 岳云鹏相声出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晚,猴年,相声

    摘要:昨天,猴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五审在央视进行。开心麻花首次亮相审查沈腾马丽仍未现身作为饱受80后观众喜爱的开心麻花沈腾、马丽组合在猴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审查中一直未能现身。昨天,猴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五审在央视进行。《法制晚报》记者打探到昨日有苗阜、王声,于谦,岳云鹏、孙越,开心麻花团队的四个节

  • 明朝于谦这手漂亮,否则明英宗就回不了明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就回,明朝,漂亮

    自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征瓦剌被俘起,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就曾有懿旨,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宝贝儿子给接回来。对于此事,景泰帝一开始本是拒绝的,毕竟英宗的归来,对自己的帝位多少是带有威胁的。从正统十四年下半年到景泰元年上半年,在经历了兵败北京城下和对大明边关屡次发动军事侵犯的失败后,蒙古瓦剌统治集团对大明

  • 黄宗羲:扬善惩恶的史学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功能,史学,黄宗羲

    黄宗羲的史学理论,主张治史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他的史学观,一是强调“经世应务”,二是严夷夏之辨,三是扬善惩恶、扶正祛邪,前二者,我们在上文已有叙述,这里对第三点略作补充,黄宗羲认为,研究历史,编写史书,必须善恶分明,扬善惩恶,对于那些弑君犯上、害国害民的“乱臣贼

  • “戊戌六君子”变法喋血,冤沉海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冤沉海底,君子

    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此进入了其毕生中最为耻辱的一页。然而让人寒心的是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统治者不是积极抵御外侮,内思以图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自相残杀。曾经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的耻辱是列强带来的,但“戊戌六君子“的悲剧却向我们昭示着,我们的耻辱是由封建统治者自身

  • 为什么晚清不抵抗列强却要消灭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列强,太平天国,晚清

    为什么晚清不抵抗列强却要消灭太平天国的这个问题非常的有趣,说白了就是太平天国的晚清来说是心腹大患,他必须除掉他们,在1900年的时候,慈禧脑袋发热向11国宣战,但很快就像纸老虎一样散架了,她下诏书宣布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新欢。晚清对列强完全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成为了列强的代言人。而且西方列强已经扼住

  • 甲午之战:第八章 再失守,连战连败_一、牛庄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甲午,第八章,连战

    清军态势自甲午平壤战役以来,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屡遭失败,一溃千里,清廷以淮军不可恃,批准翁同龢主张征集湘军的建议,决定起用藩司魏光焘、道员李光久等湘军宿将,募军北援,并于1894年11月召湘军元老、两江总督刘坤一进京面圣,12月28日授其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驻山海关;1895年1月15日授自愿请

  • 清代后期汉族社会陋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族,清代,陋俗

    1烟毒、赌博和娼妓成公害在一些大商业城市,鸦片烟祸与其他社会弊病互为表里,成为社会公害,败坏了社会风俗。烟毒、赌博和娼妓一道构成奢侈性消费,毒害着由于近代企业初步发展而握有余钱的市民。《申报》曾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过统计,这一年上海城内烟馆多达1700家,绝大多数集中在英法租界里。其高级烟馆

  • 为什么叶芸来不下令突围 而是选择等到陈玉成的救援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叶芸,陈玉成

    广西人叶芸来,身材短小精悍,在太平军中大家都叫他为叶矮子,金田起义时加入太平军,一直从征到达天京,随后参加了太平军西征,曾经在皖北潜山和舒城几处城邑守卫,因战功而封爵位为受天福,后天王洪秀全诏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叶芸来则隶属陈玉成节制,赐爵为受天安,随后与刘玱琳一同守卫太湖县城,叶芸来以坚忍沉毅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