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后人秦大士中了状元,被乾隆刁难如何应对?

秦桧后人秦大士中了状元,被乾隆刁难如何应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1/16 9:51:21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秦大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秦大士出生于1715年,家乡在安徽省。非常难得的是秦大士自小就聪明伶俐,非常用心用功地在学习。10岁的时候,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章也十分出彩,所以

他神童的名声就逐渐的传开了。

而到了少年时代,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书法,他靠着帮别人写信,抄东西就能够养活一家老小。这样的少年,注定会有所作为。

所以在他23岁那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一考就考中了举人。还记得

《范进中举》吗,范进挣扎了一生才考中的举人。他轻轻松松的就考上了。不仅如此,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在他38岁的时候,他进京考试就中了状元。而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大士是清朝的第43位状元。按照惯例,状元郎是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的,而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修撰文书,编写国家的历史。

看这些工作都知道,翰林院是没什么实权的。但是你要想在官场上出人头地,又必须经过翰林院的测试。就比如着名的晚清名臣,像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是先在翰林院进修,然后才在官场上纵横驰骋的。

所以秦大士的晋升之路也是如此,他很快地就可以到乾隆的身边汇报事务。而乾隆爷又恰好是一个喜欢给朝臣出小难题的皇帝,他要借机看大臣们的反应,是否真的可以委以重任,是否真的有才华。

所以有一次,在乾隆和秦大士说完公事之后,乾隆突然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汝家果秦桧后人乎?”

这句话的一意思就是,你真的是秦桧的后人吗?

秦大士当然知道乾隆这是明知故问,目的就是考验他的临场应变能力,所以秦大士毫不慌张地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乾的听到这个答案也是非常的地意外,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既侧面肯定了自己的身世,没有对不起祖先,又说明了自己和祖先不是一种人。自己能为朝廷办事,不会做秦桧那样的事。不得不说这样敏捷的思维,放在现在也应该为他鼓掌。

不过可惜的是,秦大士并没有在官场上待多久,大概是为人太过正直,仅仅十几年的功夫他就退休回家了。在秦大士皖南居住的园中,他亲手种下了一棵玉兰树,随后777年去世,而这棵玉兰树直到今天依然郁郁葱葱。

标签: 中了乾隆状元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何当面问秦桧后人祖宗是谁?其回答也是让人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也是,乾隆,让人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从来就不缺乏英雄人物,但也正是他们身上的光芒过于耀眼,才让其小人心生妒忌。为了陷害他们,小人们可谓是用尽心思,而一代民族英雄岳飞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悲惨结局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想必都妇孺皆知了,虽说其一生精忠报国,但最后竟被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给陷害了,自此,秦桧也

  • 黄宗羲简介: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权,宣言,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君”。他就是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骚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

  • 太平天国北伐军壮烈的最后一战——冯官屯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伐军,壮烈,太平天国

    1854年4月29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在林凤祥、李开芳带领下,冲破重围,自阜城南下,于5月5日攻克连镇。为接应北伐援军,李开芳又与林凤祥相商,于5月28日统带630余名骑兵南下,次日占据高唐,在高唐与胜保为首的清军相持9个多月。1855年3月7日,僧格林沁攻克连镇,北伐军主力覆灭,旋奉命“带兵驰往高唐

  • 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林旭,本可躲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君子,最小,杀身之祸

    提起“戊戌六君子”,可能最出名的便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了。不过在这六人当中,有一位深得慈禧派大臣荣禄的爱护、当时能躲过杀身之祸却没有躲、生死关头反对去找袁世凯帮忙的人。此人便是林旭,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一、公车举人林旭,字暾谷,打小父母双亡,由叔叔养大成人。在少年时期,便以博闻强

  • 揭秘西王娘洪宣娇之谜 太平天国灭亡后洪宣娇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去了,太平天国,西王

    西王娘洪宣娇去了哪里,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洪秀全,可谓无人不知,提起洪宣娇,知名度明显不及前者。但从天国建立到天京失守,天国的一姐,就是这位西王娘。洪宣娇抬举洪宣娇的人,说她深明大义,为了团结天国的几位王爷,下嫁萧朝贵;还有人说她武功盖世,救过洪秀全等人,曾与清军、

  • 拿走文物,英法联军为什么还火烧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圆明园,联军,英法

    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兴趣越来越大,他们一再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清庭迫于武力胁迫,咸丰不得已在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初,英法方面要求派公使前往北京换约,但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分歧,英法随即派舰队自南方北上,很快攻陷了天津大沽口,咸丰随即将英国派去北京的26名公使囚禁在圆明

  • 黄宗羲:从复社名士到抗清御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名士,御史,黄宗羲

    第一节竹桥黄氏,文化世家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岁八月八日(公元1610年9月5日),黄宗羲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余姚市明伟乡浦口村)一个书香门第,黄竹浦又名竹桥,为黄氏家族聚居之地,故当地又称黄氏家族为“竹桥黄氏”,根据祖先留下的谱牒资料、口碑传说以及黄宗羲本人的

  •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丧葬,汉族,清代

    1.丧葬有制清代后期,仍然实行丧葬有制。为了保证丧葬礼制的实施,清代统治者不惜约之以严刑峻法,严令各地丧葬,“务从简朴,毋得僭妄。”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九八《礼部?丧仪》规定,丧家若因财力有限,不够礼制规定的可以从简,但独不能以下僭上。若有僭妄,律令规定有官者杖一百,罢职

  •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他是,太庙,是怎样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汉臣。不过他们的下场可就大不相同了,吴、尚、耿作为三藩之乱的指挥者自然是被康熙帝平叛,而洪承畴、范文程得以善终,并且得皇帝

  • 清缅战争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背景,战争

    清缅战争清缅战争,是十八世纪末中国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国力强盛的清王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