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死后乾隆为他平反,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大?

多尔衮死后乾隆为他平反,这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3/12/24 20:11:31

清代是在我国的最后封建社会历史时间社会发展无论是清代还是其他封建朝,都防止不上权臣的出现,如果谈起清代的权臣,就不得不承认多尔衮,多尔衮的一辈子都是极有神秘色彩,一辈子当中军功累累的,以前多尔衮与别人角逐帝位,最终彼此达成共识,也不即位即位,立顺治为帝,在顺治即位即位以后,多尔衮为摄政王,在那时候多尔衮的势力是十分大的,多尔衮的权利乃至要超出顺治帝,看得见多尔衮有实在太大的权利。

可是后来就是拥有这么大权力的多尔衮死后却被皇帝掘坟鞭尸,可怜对多尔衮有多么大的意见,但是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皇帝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任事情都要经过摄政王多尔衮,这么憎恨他也是有原因的,后来多尔衮更是被从皇族之中除名,朝堂之上更是无人敢提及此人,可是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却为多尔衮平反,难道乾隆只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高嘛?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时候说,当初多尔衮活着的时候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可是却没有做任何威胁皇权的事情,那么死后就更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但是乾隆就算想要为多尔衮平反,也要考虑不能波及到自己的祖先,乾隆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乾隆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当时的朝臣。

乾隆说当时的多尔衮位高权重,当时的朝臣一定特别的嫉妒多尔衮,并且编造罪证污蔑多尔衮,并且当时的皇帝年幼,这些大臣有加以蛊惑,是因为年幼的皇帝没有能力处理政务,才听信了当时朝臣的蛊惑才会做那样的事情,可怜乾隆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多尔衮平反,可是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乾隆为多尔衮平反之后,又恢复了多尔衮的爵位,这次乾隆也不单单为多尔衮平反,乾隆借此机会还处理了许多的宗室案件,恢复了许多宗室后人名誉,并且多尔衮的后代与宗室的后人都继承了他们的爵位,而且还让他们的后人以后都是同级继承,乾隆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想让他们聚集在一起效忠皇室,并且爵位是看功劳,所以他们就会更加努力的效力皇室,这是乾隆最想看到的。

其实乾隆会为多尔衮平反,也不单单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大,乾隆也是想让宗室安安稳稳的为皇室效力,来加强清朝的同时,可见皇帝的每个决定都没有那么简单。

标签: 为他乾隆多尔衮

更多文章

  • 秦桧后人秦大士中了状元,被乾隆刁难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了,乾隆,状元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秦大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大士出生于1715年,家乡在安徽省。非常难得的是秦大士自小就聪明伶俐,非常用心用功地在学习。10岁的时候,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文章也十分出彩,所以他神童的名声就逐渐的传开了。而到了少年时代,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书法,他

  • 乾隆为何当面问秦桧后人祖宗是谁?其回答也是让人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也是,乾隆,让人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从来就不缺乏英雄人物,但也正是他们身上的光芒过于耀眼,才让其小人心生妒忌。为了陷害他们,小人们可谓是用尽心思,而一代民族英雄岳飞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悲惨结局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想必都妇孺皆知了,虽说其一生精忠报国,但最后竟被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给陷害了,自此,秦桧也

  • 黄宗羲简介:明末清初的“人权宣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权,宣言,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君”。他就是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骚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

  • 太平天国北伐军壮烈的最后一战——冯官屯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伐军,壮烈,太平天国

    1854年4月29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在林凤祥、李开芳带领下,冲破重围,自阜城南下,于5月5日攻克连镇。为接应北伐援军,李开芳又与林凤祥相商,于5月28日统带630余名骑兵南下,次日占据高唐,在高唐与胜保为首的清军相持9个多月。1855年3月7日,僧格林沁攻克连镇,北伐军主力覆灭,旋奉命“带兵驰往高唐

  • 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林旭,本可躲过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君子,最小,杀身之祸

    提起“戊戌六君子”,可能最出名的便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了。不过在这六人当中,有一位深得慈禧派大臣荣禄的爱护、当时能躲过杀身之祸却没有躲、生死关头反对去找袁世凯帮忙的人。此人便是林旭,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一、公车举人林旭,字暾谷,打小父母双亡,由叔叔养大成人。在少年时期,便以博闻强

  • 揭秘西王娘洪宣娇之谜 太平天国灭亡后洪宣娇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去了,太平天国,西王

    西王娘洪宣娇去了哪里,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洪秀全,可谓无人不知,提起洪宣娇,知名度明显不及前者。但从天国建立到天京失守,天国的一姐,就是这位西王娘。洪宣娇抬举洪宣娇的人,说她深明大义,为了团结天国的几位王爷,下嫁萧朝贵;还有人说她武功盖世,救过洪秀全等人,曾与清军、

  • 拿走文物,英法联军为什么还火烧圆明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圆明园,联军,英法

    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兴趣越来越大,他们一再要求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清庭迫于武力胁迫,咸丰不得已在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初,英法方面要求派公使前往北京换约,但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分歧,英法随即派舰队自南方北上,很快攻陷了天津大沽口,咸丰随即将英国派去北京的26名公使囚禁在圆明

  • 黄宗羲:从复社名士到抗清御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名士,御史,黄宗羲

    第一节竹桥黄氏,文化世家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岁八月八日(公元1610年9月5日),黄宗羲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余姚市明伟乡浦口村)一个书香门第,黄竹浦又名竹桥,为黄氏家族聚居之地,故当地又称黄氏家族为“竹桥黄氏”,根据祖先留下的谱牒资料、口碑传说以及黄宗羲本人的

  • 清代后期汉族丧葬风俗探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丧葬,汉族,清代

    1.丧葬有制清代后期,仍然实行丧葬有制。为了保证丧葬礼制的实施,清代统治者不惜约之以严刑峻法,严令各地丧葬,“务从简朴,毋得僭妄。”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三九八《礼部?丧仪》规定,丧家若因财力有限,不够礼制规定的可以从简,但独不能以下僭上。若有僭妄,律令规定有官者杖一百,罢职

  •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他是,太庙,是怎样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汉臣。不过他们的下场可就大不相同了,吴、尚、耿作为三藩之乱的指挥者自然是被康熙帝平叛,而洪承畴、范文程得以善终,并且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