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说家吴敬梓为何能写成不朽名作儒林外史

小说家吴敬梓为何能写成不朽名作儒林外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3/12/15 2:17:18

《儒林外史》的作者,历史上着名的小说家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熟悉他生平事迹的读者一定有所耳闻,吴敬梓是清朝人士。

详细解读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人,应该从他的成长环境及作品创作年代入手。他生于公元1701年,于公元1754年病故,短短的五十四年人生中,先后经历了清圣祖、康熙乾隆帝等三位皇帝执政时期,从大清入关到康乾盛世,吴敬梓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命运坎坷。

早年,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家境殷实,因而幼年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打下了坚实的化根基。然而青年时期,吴家家道中落,名门子弟顿成布衣书生,吴敬梓的仕途命运也为止改变。尤其是乾隆年间,官场政治已趋腐败,科举制度的弊端显现,许多怀才不遇的莘莘学子因无钱通行“潜规则”而被拒于庙堂大门之外,致使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出现极大的漏洞,官场制度因而更加腐朽。

在屡次落第的情形之下,吴敬梓终于对仕途心灰意,转而将后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方面。

在此期间,他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创作的大量诗歌和小说作品都包含着现实主义讽刺手法,其中,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最为后人所熟知。这部小说耗尽了吴敬梓后半生的大半光阴,它的问世,亦确立了吴敬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

吴敬梓出身安徽全椒县官宦之家,家中曾出过不少翰林名士。幼年的吴敬梓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颇为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写诗作词有惊艳之笔,因而从小便被一众族人看好,将来必定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苗子。旧时文人求学大多为博取功名,通达仕途,这一点甚至被称为少年才子的吴敬梓也不能免俗,因而可以认为,早期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并不排斥,至少还是希望能通过科举之路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的。

然而成年之后,吴家突遭巨变,家道中落,父亲获罪,往日围绕在吴家周围的文人雅士便少了许多殷勤,加之清代官场潜规则横行,卖官鬻爵,走后门现象屡见不鲜,怀才不遇的白衣书生往往因无钱疏通关系而被拒于庙堂门外,终生没有机会一展济世为民的抱负。

在历经屡次落地的挫折后,看透了世态炎凉的吴敬梓已然对功名心灰意冷,此时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没有了少年时代的热衷,相反,他开始痛恨官场的腐败与追逐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造成的人性扭曲,这一系列愤世嫉俗的感慨,在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表露无遗。

今人读吴敬梓的作品,看到的似乎尽是作者对满清官场的辛辣讽刺,然而仔细想想,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并非外界所传言的那么清高,曾经醉心功名,结果却因求而不得所以愤恨,这好像是旧时所有无缘官场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心态。

吴敬梓的风格

读过《儒林外史》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对清代着名小说家,安徽才子吴敬梓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吴敬梓以犀利讽刺的笔法写尽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昏聩与官场的人生百态,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着作。

说到吴敬梓的风格,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近代史上另一位以“文化刺客”着称的文学巨匠,事实上,那位大文豪亦对吴敬梓的作品赞誉有加,认为其创作“秉持公心,指擿时弊”。这位人所共知的近代文学巨匠,便是有“国魂”之称的鲁迅先生。数百年后,鲁迅小说横空出世,其多部着作中贯穿的现实主义精神与犀利批判的锋芒,毫无疑问是从先辈吴敬梓的思想和艺术理念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据说《儒林外史》创作期间,适逢吴敬梓人生低谷,父亲亡故后家境日渐艰难,很多时候甚至柴米都难以为继,不得不以卖文卖书、典当家私为生。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年少成名的才子忽然对人生境遇及官场仕途有了一番全新的理解,因此,后世一致认为,若无成年后的坎坷经历和对清代科举制度的深度剖析,原本出身宦官世家的吴敬梓断不会倾尽毕生心血写成这样一部满含辛辣讽刺意味的《儒林外史》小说,独树一帜的吴敬梓的风格,亦不会给后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及深远的影响。

对吴敬梓的评价

清代着名小说家吴敬梓,素有安徽第一文豪之称。他出生于全椒县的世族大家,自幼酷爱诗书,少年时就以风采风流而着称,只可惜成年后家道中落,命运多舛,一生与仕途无缘。吴敬梓晚年醉心书法及小说创作,着有深刻揭露清代官场黑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因而世人对吴敬梓的评价颇高,称其为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其实,除了文学成就之外,全椒当地的吴氏家族的后人对吴敬梓的评价更为全面。据吴氏宗亲介绍,吴敬梓生性豁达,交游广阔,与清代许多的文人雅士都有交往。清代文人多好饮酒赋诗、行酒令等风雅游戏,觥筹交错,酒至半酣之时,吴敬梓常有惊艳之笔,其出众的文采往往就在游戏之作中表露无遗。

不幸的是23岁那年,吴敬梓的父亲去时,吴家陡然败落。面对那些如狼似虎侵吞祖业的近亲,吴敬梓感受到世态炎凉,道德沦丧的悲哀,加之当时的清朝科举制度已趋腐败,身负旷世才学的吴敬梓功名无望,遂变得愤世嫉俗,纵情悖礼,于33岁那年搬离故土,移家南京。

在南京生活的那段岁月,吴敬梓虽生活清贫,时常需要靠卖书卖文度日,却依旧喜爱呼朋唤友,文人小聚,时而出钱接济同样清苦的文人,时而与一众好友冬日绕行城墙大搞“暖足”活动,甚至为了带头修建祖祠,不惜将最后的祖产全椒老屋变卖,因而这一时期,人们对吴敬梓的评价是“乐善好施却放浪不羁”。也正是在这段岁月里,他将毕生的精力与才学谱写成一部不朽的名作《儒林外史》。

标签: 儒林外史名作小说家

更多文章

  • 隆科多女儿有嫁给雍正吗?隆科多女儿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女儿,隆科多,雍正

    隆科多是康熙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之弟,佟国维之子。在康熙末年累官至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管北京城内外武力,地位十分重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当康熙病重时,内外大臣均不得见,唯隆科多一人随侍康熙身边,得其临终嘱托。后隆科多秉康熙遗命,拥戴雍正登基。因此大功,他被封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

  • 另类名臣沈葆桢:怎对曾国藩“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另类,忘恩负义,曾国藩

    道光二十年,对沈葆桢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斯年,他和老师林昌彝同榜中举,和表妹林普晴喜结连理;同样在斯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舅舅林则徐被革职查办,泱泱中华从此进入半殖民地时代。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比,孰轻孰重,年轻的沈葆桢心中是有一杆秤的。也许正是因了这个特殊遭际,使得这位晚清的一代名臣,多

  • 川楚白莲教起义:清嘉庆初年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农民起义,初年,白莲教

    清嘉庆初年的农民起义。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是清代前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川楚陕三省边境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带,历来为被迫离开土地的流民聚集之所。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年(1772、1773),川、楚两省饥民来此觅食者达数十万。加上

  • 杀身灭族都不怕 明知不可为亦为之 是大义还是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亦为,可为,大义

    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危亡,将荣华富贵置之度外,以一种不怕杀身灭族的勇敢与激烈,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为国家的富强昌盛贡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从容赴死的铁血男儿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进行维新变法。经礼部侍郎徐致靖的推荐,两天后,光绪给两江总督刘坤一下

  • 清朝杨深秀生平简介,《狱中诗》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狱中,生平简介

    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仪张村人。生于1849年4月2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2岁成秀才,21岁中举,榜列第三名经魁。1871年22岁,入京参加辛未(同治十年)科会试,未中。在京拜师求教,钻研汉学,力主今文经,尤喜《公羊传》。1877——1878年(光绪三至四年),北方冀、豫、秦、晋数省,出现

  • 光绪为什么到翁同龢死的时候都没原谅他?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原因,都没

    同治帝驾崩后,刚满4岁的载湉入嗣皇统,成为大清第11个皇帝。从这一天起,曾经血浓于水的父母兄弟,都成了光绪的臣子。且在慈禧的干预下,光绪的生母被禁止入宫探视,生父醇亲王奕譞虽被批准辅导光绪学业,但也不得逾越身份,做出任何越轨的行为。这一切,都导致光绪与家人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慈禧对小时候的光绪非常严厉

  • 清代与民国时期的道教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民国时期,清代,道教

    道教与士大夫阶层日益脱离后,越来越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入清之后,清初的皇帝虽然对道教按照明代的成例加以保护,但是,不像以往王朝那样重视,康熙皇帝曾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道法自然,为天地根,老氏之学,能养其根。流而成弊,刑名放荡。长生久视,语益惝恍。况神仙之杳渺,气历劫而难聚,纵日兮飞升,于

  • 清代后期汉族的会社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会社,汉族,清代

    会社风俗1商业行会风行清代后期商业发展较快,故行会组织较发达。当时的行业组织主要是商帮和会馆。其风俗与前期基本相同。除商帮和会馆外,还有公所。公所多为业缘组织。清代各行各业都有相应的同业组织。据统计,在清末,仅苏州一地就共有各行业的公所157个,可见其组织发展之兴盛。唐文权:《苏州工商各业公所的兴废

  • 第二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之战,历史意义,大沽

    1859年4月,撒丁王国和法国共同对奥地利宣战,反奥战争开始;及至次年10月,整个南意大利基本上得到解放。1861年3月4日,林肯宣布就任美国总统;4月,南方军队炮轰南卡罗莱纳的萨姆特要塞,林肯宣布南方七州为叛乱州,美国内战爆发。《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撤出天津,但是仍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同时为

  • 林大钦墓在哪里?明朝状元林大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林大,状元

    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林大钦赴京参加会试,被录为第十二名进士,是年三月参加廷试。他在《廷试策》中直指时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为“三冗”,即冗员。冗兵、冗费。又提出了八项治国利民的建议:即“均田、择吏、去冗、省费、辟土、薄征、通利、禁奢”。被誉称为“根极政要之说,明切时务之论”,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