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几个宫女胆险些勒死嘉靖皇帝朱厚熜

几个宫女胆险些勒死嘉靖皇帝朱厚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1/5 13:21:54

这明朝的宫廷,真是什么怪事都有。大肆杀戮功臣的,叔叔逼宫夺侄子宝座的,怕老婆的,躲在后宫几十年不出门的,喜欢当将军的,喜欢当木匠的……总之,这明代宫廷简直是烂到骨子里去了,什么奇奇怪怪事都能出。可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明朝皇家根不行,血统有问题。怎么说呢,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虽说是根正苗红,可也缺乏了那么些贵族气质,难免有些这样那样的臭病遗传下来。当然此为笑谈,可说到这怪毛病多的皇帝,绝不不能不提到这明世宗嘉靖皇帝

这明世宗嘉靖可谓是怪到骨子里去了,他的一生很少上朝,大部分时间都在后宫研究丹药,为了炼丹用的原料,还差点被宫女们合谋勒死,可谓惊险之极。

朱厚熜还没有成为明世宗前,就喜欢炼丹修仙,将大半儿心思都花在了钻研如成仙上。他称帝之后享受的富贵达到了极点,仍旧一心追求长生不死。于是,他广征道士方士之流,在宫廷中搞起了斋醮,不断扩大规模,耗费巨资。他又是好色之徒,令礼部派员在京城、南京、山东、河南等地挑选了民间女子千人进宫。以后又多次采选宫女,多达数千人。仅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至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间四次大选,就选进一千零八十个八岁至十四岁的幼女。选这么多的女孩入宫,一是准备用以炼制“元性纯红丹”,二是供世宗淫乐纵欲。这些进宫的女子,只有少数有封号,绝大多数既被世宗淫乐,又被奴役,饱经摧残。

明朝皇帝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3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这种设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强了。然而,谁又能防备那些守在他身边的宫女呢?

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有毙命。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的端妃,也一并斩首。

标签: 几个嘉靖宫女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的老婆其实是绝世美人 但是平胸屁股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屁股,美人,老婆

    从了解三国起,基本就被灌输一个思想,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其丑无比,但是非常有才,是一个奇女子。甚者有人为诸葛亮叫委屈。据公开资料显示,诸葛亮的老婆的真正名字并无记载,黄月英(另一说黄婉贞)之名也不知怎么流传开的。以史为剑君曾造访湖北襄阳,在老一辈热爱三国的人中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但此故事网上亦有记载,至

  • 明建文帝踪迹之谜:自焚而死还是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谜,而死,踪迹

    朱元璋建立明朝,制定了一套嫡长子继承皇位、余子分封王爵的制度:“国家建储,礼以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又说:“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而且还规定:“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在《明史》中记载了明

  • “另类英雄”的宁死不屈与南京朝天宫的大香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京,宁死不屈,香炉

    张士诚自从被俘虏那一刻起就闭目不说话,在被带往应天的路上仍然不言不语。到了应天后不仅不吃不喝,还天天躺着不起来用现在话来讲就是绝食抗议。后来被抬到了中书省,由李善长负责审问。然而,在审问的过程中,张士诚却表现得相当有气概。李善长刚想开口问他:“你坚守了这么多年…&helli

  • 二、北京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保卫战,北京

    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城里一片恐慌,百官集于朝堂之下,散朝还不肯退散。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搜罗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想以重金把英宗赎回来,却遭到瓦刺军的拒绝。人们私相传舌,谣言不断,又陆续有战败的兵卒包着累累创伤回到京,百姓们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样。目前京城防务空虚,瓦剌军来

  • 明代为何盛产昏君?以明武宗为例,且看明朝皇帝是怎么被丑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昏君,是怎么

    相对性于“清代无昏君”一说,明代却被由此可见是1个昏君聚堆的时期,非常是明代后半期,从岗位法师嘉靖,到30年不早朝的万历,再到岗位木工天启,明朝皇帝的昏庸水平,得以让夏桀商纣自愧不如。诚然,清朝的皇帝尽管在工作能力上也良莠不齐,但大致的确都较为贤明勤恳,文韬武略的康熙皇帝和劳

  • 明末清初着名诗人 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末清初,江左,著名诗人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

  • 第一节 太孙出征,聪明机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机智,聪明

    明宣宗朱瞻基自幼受祖父母的恩宠。他之所以能够受到恩宠,不仅是因为他长得类似朱棣,还因为他聪明机智。宣宗即位之后,汉王朱高煦叛乱,但被他的聪明机智给镇压了下去,并没有引起大的震动。宣宗朝是明王朝的鼎盛时期。这时,明朝的国策已由洪武、永乐时的严苛趋向平稳。但是,宣宗到底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却给历史留下了种

  • 史可法立军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史可,故事,立军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受到奸党马士英、阮大铖的排挤,出京使守扬州。其时,日益壮大的清军盘踞于山海关一带,对明室江山已形成掎角包围之势。而扬州又是重要关隘。史可法离京前向福王力陈镇守扬州的厉害,请朝廷加拨五千精兵,开赴扬州,得到了福王的允准。马士英和阮大铖本意是逼史可法

  • 明朝杨廷鉴为李自成写过标语,为什么却拒绝做清朝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标语,清朝

    在明朝末年,曾经有一个状元,经历奇特。他本来可以有着大好的前途,不过赶上了末世,本来可以投靠清朝,可他气节很高,不愿意做降臣。他就是明末最后一个状元杨廷鉴。杨廷鉴是一个奇人,不仅因为他高中状元,而是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够传奇了。杨廷鉴的祖上是东汉太尉杨震,在古代认祖宗的不少,但杨廷鉴却是有谱所载,一代

  • 汉景帝如何选定刘彻为太子 王娡如何助儿子登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儿子,刘彻,太子

    汉景帝他一共生了子女:14子,3女,却没有一个嫡出。原来,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孙女,在他做太子时由祖母指定包办的。薄皇后始终未生一男半女,于是便引起了对储位激烈的明争暗斗。对储位的明争是他的胞弟、母亲窦太后最疼爱的儿子梁王刘武。皇后薄氏无子,加上刘武有贤王之名、广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