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剌军是在什么时候再也没有进犯明朝的能力了?

瓦剌军是在什么时候再也没有进犯明朝的能力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4/1/16 15:41:44

公元1449年,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文武大臣束手无策,群龙无首。朝臣们争论不休,毫无办法。这时,翰林侍讲官徐理主张向南撤退。兵部侍郎于谦却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之根本,若朝廷撤出,就大势已去。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的主张不但得到许多大臣的赞同,而且,皇太后和朱祁钰看到在这国家危难时刻,能有像于谦这样的忠臣站出来力挽狂澜,也非常高兴。皇太后立刻任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于谦见朝臣中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加上英宗不能回朝主政,朝政陷于混乱。于是,于谦等人为了拯救国家,向皇太后奏请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太后考虑后,表示赞成。九月,朱祁钰即位,号代宗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1450年九月,瓦剌军进逼宣府城下。于谦针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征募新兵,调运粮草,赶制兵器,加强城防。不足一月,他就征集了20万人马,并做好一切战备。

十月,也先挟持着被俘的皇帝朱祁镇攻破紫荆关,大军逼近北京城。于谦主张先挫败也先的锐气,以鼓舞守城军民的士气。他调集22万军队,做好迎战准备,并作了周密布置: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杨善率部守城,其余将士分别驻扎在9个城门外,列阵待敌。

明军副总兵高礼在彰义门外首战告捷,歼敌数百,夺回民众千人。狡猾的也先看硬攻不行,便以送还朱祁镇为名,以诱杀于谦等人。这一阴谋又被于谦识破。

也先见用计不成,又采取强攻。于谦派骑兵佯攻,将敌军引入伏击圈内,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命丧炮口。

围攻京都的瓦剌军屡遭挫败,进攻居庸关的又遭守将罗通的顽强抵抗。也先怕恋战太久被明军切断归路,忙挟持朱祁镇向良乡(北京房山县东)撤退。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塞外。

北京之战,使瓦剌军受到重挫,并引起了瓦剌内部的不和。他们再也没有能力进犯明朝了。

【知识链接】迁都北京

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他派大臣宋礼等到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等地采木备料;第二年征调23万工匠、上百万民夫及大量兵士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基本竣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迁都北京。

标签: 什么时候明朝是在

更多文章

  • 明朝状元大全:明朝状元都有哪些?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状元,详细介绍

    丁显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洪武四年(1371)取士后,太祖废科举,改荐举,直至洪武十八年(1385)方恢复科举考试。乙丑二月会试四百七十二人,黄子澄第一,练子宁次之,第三名花纶乃浙江新解首。三月

  • 木匠皇帝朱由校临时还护着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护着,木匠,皇帝

    如果说明武宗不像皇帝像流氓,明熹宗朱由校则是不像皇帝像木匠,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很不错的木匠。朱由校因为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基本上属于文盲,而且还不懂装懂,断章取义,胡乱批示,弄得大臣们是哭笑不得。朱由校的问题还不在于文化程度低,关键是不好理政,酷爱木工活儿。整天与斧子、刨子、锯打交道,而且技艺高超,连当

  • 朱元璋有26子,为什么没人敢和朱标争夺太子位,就连朱棣都要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子,就连,都要

    朱标我觉得是个狠人,仅仅始终被后人史籍低估了罢了。他活着的那时候,朱棣这群侄子在他眼前本质很怕猖狂放纵。第一、朱标并不是柔弱之士朱标生在朱元璋进攻南京市期内,自打他出世刚开始,直到洪武二十五年过世,朱元璋就始终把他视作自个的惟一接班人,几乎没有想过要换队。其皇太子之职犹言是坚如磐石。许多人感觉朱标能

  • 为什么小皇子朱佑樘要男扮女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佑樘要,男扮女装,皇子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却非常不幸。他的母亲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带到皇宫。纪氏端庄、聪慧,被选送内书堂学习,然后被派充内廷书室看护藏书。宪宗朱见深常到书室看书,对纪氏很满意,一次临幸,纪氏怀孕。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

  • 明代学习洪武皇帝“语录”的高潮——全国性的普法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全国性,明代,语录

    〇学习洪武皇帝“语录”的高潮全国性的普法运动朱元璋的普法工作一向是有声有色,大明即将开国之际搞了《律令直解》,就是将法律条文直白地解释出来。不过,这还是小儿科。现在朱元璋要搞的普法工作,就是首先将自己钦定的《大诰》系列颁行天下。但最后他又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再次下令将《大诰

  • 明代秘史:为长寿世宗尚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代,秘史,长寿

    明嘉靖七年(1528年),年仅二十二岁的世宗皇帝朱厚?便开始为自己选择陵址,修造陵墓。这是因为他明白逃脱不了迟早要死的结局。不过从骨子里,他却怕死怕得要命,因而妄想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于是他整天和方士们厮混在一起,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灵丹妙药。明世宗还为自己加封了道号,起初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一飞玄真

  • “明末三案”之东宫“红丸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宫,之谜,明末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位得来着实很不容易,他从出生后,始终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境遇之中,在他正式登基之前,曾多次发生意图谋害他的事情,“妖书案”和“梃击案”就是其中较突出的。然而,命运对朱常洛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继位仅仅四天,就忽然病倒了,并且一病不

  • 五、名臣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良将

    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被统治者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臣对君来说,是“事君之吏”,是为皇帝分忧。尤其是一代开国之君身边更要有一群名臣良将才能成就霸业。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一班文武大臣们又有怎样的风采呢?徐达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

  • 第一节 承平之主,喜爱游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主,喜爱,承平

    作为“守成之君”的朱瞻基,伴随着明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他本人也开始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游猎玩耍、寻欢作乐,尤其是爱玩蟋蟀。明宣宗喜欢斗蟋蟀,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总之,瑕不掩玉,宣德皇帝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

  • “天完”国真完了——陈友谅第三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完,陈友谅

    再说在太平打了胜仗后的陈友谅就更加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了,他集结部队,气势汹汹地杀向太平北方的采石矶。采石矶是个小地方,拿下它,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这个时候陈友谅精神爽透了,心可比天还高,天下还有谁?我天完国不就是还有那个布贩子废物,嗨,他居然还在我的头上,留了他碍手碍脚,算了,把他也给做了!于是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