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承平之主,喜爱游乐

第一节 承平之主,喜爱游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71 更新时间:2024/1/3 20:35:17

作为“守成之君”的朱瞻基,伴随着明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他本人也开始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游猎玩耍、寻欢作乐,尤其是爱玩蟋蟀。明宣宗喜欢斗蟋蟀,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总之,瑕不掩玉,宣德皇帝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只是宣德皇帝享寿不长,在位十年就染上不明之症,撒手人寰,终年38岁。他的死,也标志着“仁宣之治”的终结。

明宣宗作为“承平之主”,在登上皇位的时候,离明朝打下天下的时间不远,太祖、成祖勤政之风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朝中大事还不敢大意,对政治事务兢兢业业,再加上重用“三杨”、蹇、夏等一大批得力大臣,皇上大臣上下同心协力,朝中政治很有起色。明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鼎盛时期。伴随着明朝社会繁荣发展,宣宗皇帝本人开始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喜欢游猎玩耍,宫廷中的生活也开始奢侈。在宣宗游山戏水的影响下,朝廷内的大臣、官僚们也沉醉于享乐之中,形成了以奢侈为光荣的不良风气。

宣宗当皇上数年之后,认为自己稳坐江山了,社会已很安定,便开始学习古代的皇帝大臣共同出去游玩的事,每年于春秋两季都要带领大臣登万岁山,游太液池,寻欢作乐。他还规定在每年岁首允许百官休假半个月,选择游玩胜地,设宴畅饮,尽情欢呼跳跃,欢乐至极。宣宗也常常游览西苑,众位大学士们都陪着他一起前去,君臣在一起作诗评论,真是一幅皇帝大臣共同享受天下太平的美好景象。朝野上下将此传为佳话。

上有精干的皇上,下有同心同德辅佐朝政的大臣,天下一片太平,让人觉得太平盛世来临了。刚刚册封孙贵妃为皇后的宣宗,心情很好,很想到外面去玩玩,放松一下。群臣们陪同他一起去游万岁山。万岁山是当时皇家园林,丛林茂密,景色美丽迷人,山上有殿亭六七所,金碧辉煌,非常壮观。宣宗和皇太后、皇后经常在休闲的时候,到这里游玩、打猎。这一次游玩万岁山,宣宗没有坐车前去,而是骑着马登山,以宣宗为首,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马队,由宦官骑马在前面开路,充任向导。皇上与众大臣骑着马登上山顶,好不威风壮观,长长的马队在山间小道上盘旋前进。行人一边登山,一边观赏春天山上的秀丽景色。到了山顶,宣宗与众大臣、侍从周览群山,可谓“一览众山小”,四周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游罢万岁山之后,宣宗又与众臣下一起乘御舟,畅游太液池。太液池周围十余里,池中架着大梁,用作来回走动。沿着池子四周,种满了优质的树木,还有名花名草,多得数不胜数。池上玉龙盈丈,喷泉出水,下注池中,仿佛是瀑布,景色美极了。上了御舟之后,宣宗一边看着众大臣齐力划浆,一边指着这船说:“治理国家就好像划这条大船一样,涉大川大河,要依靠你们鼎力相助才能成功。”蹇义等人连连谢恩,大声刚着“万岁”。宣宗玩得十分高兴,又特别将杨士奇杨荣招呼到身边,告谕他们说:“如今天下无事,百姓平安快乐。虽然不能整日只知安逸、享乐,但是古代人的游玩乐趣也不能废掉呀!”宣宗一心想要享乐,又怕群臣议论他贪图安逸享乐,故引用古人为证,来为自己开脱。

宣宗和众位大臣游了万岁山、太液池,觉得没有尽兴,又下令众位大臣游小山。到了小山上,宣宗和众位大臣、侍从也都累了,宣宗下令休息。这时候,侍从太监备好酒饭,呈给皇上和大臣们。众位大臣陪同宣宗喝酒,争相给他敬酒,宣宗喝了很多酒,等到吃饱喝足回到朝廷时,已经有了几分醉意。

同年七月,秋高气爽的一天。宣宗招呼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陪他一起去游东苑,并在东庑赐宴犒赏大家。君臣都喝得非常高兴,中间,宣宗与蹇义等人谈论了很久的时间,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国计民生,海阔天空,谈及的范围很广。谈了许许多多,宣宗说:“这里既是草屋,也是我休息的地方,虽然不能和‘不剪茅茨相比,却说明我没有忘记节俭。”之后,宣宗又到河边下网打渔,命令太监把打来的鱼煮熟,供给大家吃用,宣宗就是这样一个又忙于政务,又时时不忘游玩享乐的皇帝。

标签: 之主喜爱承平

更多文章

  • “天完”国真完了——陈友谅第三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完,陈友谅

    再说在太平打了胜仗后的陈友谅就更加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了,他集结部队,气势汹汹地杀向太平北方的采石矶。采石矶是个小地方,拿下它,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这个时候陈友谅精神爽透了,心可比天还高,天下还有谁?我天完国不就是还有那个布贩子废物,嗨,他居然还在我的头上,留了他碍手碍脚,算了,把他也给做了!于是陈友谅

  • 小药丸害死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害死,明光,药丸

    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帝王,身为“都人之子”,他得不到父亲朱翊钧的宠爱,处处受冷落,万历年间围绕着他展开的“国本之争”更使得他深陷囹圄,处境艰难。他即位仅月余就糊里糊涂地因为服用“红丸”这样的早期毒品去世,既令人

  •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故事,杨士奇,杨荣

    当一批批文人为了建文帝纷纷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还有一些年轻的文人却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朱棣的怀抱。杨士奇(13651440)、杨荣(13711440)、杨溥(13731446),此三人合称“三杨”。“三杨”都出自建文帝时期的翰林院,踏着方孝孺等人的鲜血,

  • 第八章 历史上的清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清官,第八章

    什么样的官被称为清官?自封建社会迄今,民间对好官的称呼,皆为清官。那么清官的标准又有哪些呢?民间自有公论:公正廉洁的官吏;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能为民请命的官。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

  •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十面埋伏囚闯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埋伏,明朝,闯王

    看崇祯朝的历史,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人物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末重臣。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杨嗣昌是很嚣张,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明明干错了事,却依然支持他,哪怕打了败仗,别人都受处分,他还能升官。也有很多人认为杨嗣昌是崇祯年间唯

  • 南方红巾军的再次勃兴与张士诚军抢占中华帝国财税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华,帝国,财税

    从龙凤政权的东征、西征和三路北伐以及刘福通挺进宋朝旧都汴梁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来看,北方红巾军几乎已经横扫了整个北中国,吸住了元朝的有生力量,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红巾军的发展与壮大。自至正十五年、治平五年(1355)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在鸡鸣汊打败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后,士气大振的天完军连连出击,先

  • 《纲纪修明:说说永宣之治那些事》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修明,序言,纲纪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明王朝共统治了中国历史276年。这近300年间,有着金戈铁马、王朝霸业、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有着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这样的盛世传奇;有着荒淫奢豪、阉宦横行的乱世萎靡……明王朝将中国封建帝

  • 明代的疆域发展:向内收缩性格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代,王朝,疆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8月,明朝的军队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皇帝向北方的草原逃窜,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灭亡。明朝军队经过一系列征战,除了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被蒙古的残余势力统治之外,基本上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不过,明朝是一个具有向内收缩性格的王朝,从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它有

  • 明清“午门斩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之谜,午门,明清

    “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时代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门。

  • 明朝最有想法的太监,还想反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最有,还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人数最多的王朝。这是因为明朝的特殊制度,太监可以参与政治,而且有着不小的地位。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明朝近三百年来,出现了特别多的又有名的太监,而在这些人中,想法最大的那个太监就是曹吉祥。曹吉祥是河北省唐山人。他最初作为太监进入宫殿,在王震的手下工作,所以他也是的一个党。王震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