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一章 历史上的官都吃些什么

第十一章 历史上的官都吃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4/1/13 2:19:31

中国士大夫多讲究廉耻,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有清白的自我意识。历朝历代,不贪便宜当清官的都有。比如东汉的羊续,下属送他一条鱼,他无法推却,就把鱼挂在庭柱上。他老婆来看他,他不让老婆进屋,老婆还以为他有啥不可告人的事情呢,冲进去检查,结果只找到了布衿、盐和青菜。

玉雕唐朝大历年间,有位郑馀庆,当过兵部尚书、太子少傅、太子少师,还封了荥阳郡公,食邑两千户,按理说应该过着奢侈的生活了。可是他不,一生清贫节俭,有次请客,吩咐厨子说:“一定要去毛,蒸烂了,脖子别折断啊。”大家一听,饥肠辘辘,觉得不是鸡鸭就是鹅什么的。结果菜端上来,竟然是一盘蒸葫芦。他死的时候,没钱办丧事,连皇帝都知道了,特意多给了他一月的俸禄这就算他唯一一次占公家的便宜吧。

宋朝的苏东波,算是好吃的。不过他是靠工资过活的,被贬成黄州团练使以后,家境就紧张了,没进项,自己去东坡种菜。为了自律,还写了幅字,大意是:从今天开始,我节俭了,每天只喝一杯酒,吃一盘肉。要有人请吃饭,可以乘以3,只能少,不能多。预告在此,要是主人不听,超过这个额度,我就不去了。这样的好处是:一,安分守福;二,宽胃养气;三,省费养财。

明朝常州有一位官员叫符验,和“赴宴”谐音,却极其清廉,不仅不带家属赴任,而且每餐饭只吃青菜,所以在官场上得了个外号,叫“符青菜”。有一年闹了旱灾闹蝗灾,符青菜出门办公,让随从背了两个筐,一个盛米,一个放柴,为的就是不骚扰地方。

历史上得宠的妃子数不胜数,但多以纯粹的青春姿色取媚,在与无情的岁月对抗中受到宠爱如初的,却谁也不及明宪宗的爱妃万贞儿。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为何能一举夺宠,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

细品文化

感悟千年智慧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英宗病死后继位。明宪宗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怕小老婆皇帝,他对比自己年长19岁的万贵妃格外依赖,按照社会心理,一般人很难理解女大男小的爱情模式,也因此对明宪宗迷恋万贵妃感到不可思议。1487年,万贵妃病殁,明宪宗也愁闷成病而死,终年41岁,葬于茂陵(今北京市十三陵)。万贵妃到底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牢牢抓住明宪宗的心,明宪宗又是怎样一个皇帝呢?

明宪宗朱见深,原名朱见浚,说起他的帝王路,可谓一波三折。朱见深不是嫡子,其母为周贵妃,公元1449年英宗北征时奉孙太后之命,被立为皇太子。土木之变,他的叔叔景泰即位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用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朱见浚被废为沂王。人算不如天算,景泰帝的儿子不受老天眷顾,不久早夭。随后便是着名的“夺门之变”,如此一来不仅他的父亲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他父亲改元天顺,也将他改名朱见深。

由于从小就被卷进皇位之争的漩涡中,朱见深精神压力非常大,以至留下了口吃的毛病。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

成化斗彩龙纹瓶宪宗即位之初,还像那么回事,他先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随后以德报怨,恢复景泰帝号,重修其陵寝,博得了朝野内外的一片称颂之声。朱见深任用李贤为相,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出现清明的气象。

可惜好景不长,明建立以来的积弊积重难返,前朝广西爆发了少数民族起义,这次起义本身规模并不大,没有对明廷造成多大的冲击,但是它的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成化朝最显眼的两位人物都出自这次战斗的俘虏,一个是一手遮天的大太监汪直,另一个就是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

大太监汪直本是广西少数民族,由于起义的失败,起义军的成年男子被杀,小孩与女人被送往宫中为奴,汪直就这样进宫做了太监。由于他善于钻营,而且又攀附上了当时宫中的实权派万贵妃,因此官运亨通。成化十三年(1477年),宪宗皇帝设立了臭名昭着的“西厂”,使得明朝的厂卫制度达到顶峰,而汪直就掌握着西厂的实际指挥权。汪直凭借特务机构不断排除异己,树立亲信,朝廷被他搞得乌烟瘴气。汪直还多次作为监军随军出战,所到之处官吏都小心侍奉,加紧搜刮百姓,购买大量珍宝取悦汪直,可以说汪直所到之处,就像闹了一场蝗灾。由于汪直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的交相弹颏,宪宗皇帝也因此对他失去了兴趣,在汪直的最后一次监军过程中索性将他留在了边关,之后又将他贬到了南京,大太监汪直渐渐在历史中消失了。

明代立凤金簪汪直走后,朝廷并没有安定下来,宪宗皇帝开始迷恋佛道,专用谄媚无耻的奸佞之徒。大批贤能之士或贬逐或罢官,朝堂之中直臣难以容身,而无赖、骗子则很容易混进宫中,朝廷的重要官吏也腐败到了极点,当时百姓就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将这些朝廷的蛀虫贬得一钱不值,这些大臣不但贪赃枉法,而且为了取悦宪宗经常以房中术进献,明朝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政治昏暗,奸臣当道,东厂、西厂横行不法,王室奢侈,官吏贪污盘剥,加上连年的水、旱灾,人民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就是朱见深竟喜欢一个比自己大十九岁的宫女,而且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

朱见深即帝位时十七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两宫太后为替新皇帝选择皇后颇费了一番心思。她们在英宗生前亲自替儿子选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次认真挑选,选了王、吴、柏三人留住宫中,慢慢考察。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命司礼监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牛玉推荐吴氏,周太后便作主替宪宗择定吴氏为皇后,钱太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包办婚姻下,正妻未必受到丈夫的重视。大婚之后,皇帝新郎并不贪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嫔妃万氏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自己哪一点比不上徐娘半老的万妃,比皇帝年龄大十九岁的万妃用什么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拴住?

掖庭

亦写作“掖廷”、“液廷”。宫中旁舍,宫女居住的地方。有掖廷令管理。原来,大婚前的宪宗,便已同年过三十的宫女万贞儿有了私情。万贞儿原籍青州诸城(今山东益都县一带)人,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犯法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充入掖庭为奴,十多年后出落得花容月貌。孙太后怜她聪明伶俐,便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打点衣物。明宪宗也是孙太后带大,教育模式与乃父一样,也因此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万氏就是宪宗一生依赖的对象。明宪宗小时常去祖母处玩耍,万贞儿带着宪宗游玩戏谑,也就日益亲近,久而久之便成莫逆之交。万贞儿是个有心人,一心想巴结这位皇太子,盼望有出头之日,对宪宗格外用心,朱见深也被这个既像妈妈、又像姐姐、又像情人的宫女迷住。

标签: 一章些什么都吃

更多文章

  • 瓦剌军是在什么时候再也没有进犯明朝的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什么时候,明朝,是在

    公元1449年,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文武大臣束手无策,群龙无首。朝臣们争论不休,毫无办法。这时,翰林侍讲官徐理主张向南撤退。兵部侍郎于谦却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之根本,若朝廷撤出,就大势已去。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于谦的主张不但得到许多大臣的赞同,

  • 明朝状元大全:明朝状元都有哪些?详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状元,详细介绍

    丁显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洪武四年(1371)取士后,太祖废科举,改荐举,直至洪武十八年(1385)方恢复科举考试。乙丑二月会试四百七十二人,黄子澄第一,练子宁次之,第三名花纶乃浙江新解首。三月

  • 木匠皇帝朱由校临时还护着魏忠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护着,木匠,皇帝

    如果说明武宗不像皇帝像流氓,明熹宗朱由校则是不像皇帝像木匠,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很不错的木匠。朱由校因为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基本上属于文盲,而且还不懂装懂,断章取义,胡乱批示,弄得大臣们是哭笑不得。朱由校的问题还不在于文化程度低,关键是不好理政,酷爱木工活儿。整天与斧子、刨子、锯打交道,而且技艺高超,连当

  • 朱元璋有26子,为什么没人敢和朱标争夺太子位,就连朱棣都要选择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子,就连,都要

    朱标我觉得是个狠人,仅仅始终被后人史籍低估了罢了。他活着的那时候,朱棣这群侄子在他眼前本质很怕猖狂放纵。第一、朱标并不是柔弱之士朱标生在朱元璋进攻南京市期内,自打他出世刚开始,直到洪武二十五年过世,朱元璋就始终把他视作自个的惟一接班人,几乎没有想过要换队。其皇太子之职犹言是坚如磐石。许多人感觉朱标能

  • 为什么小皇子朱佑樘要男扮女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佑樘要,男扮女装,皇子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却非常不幸。他的母亲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带到皇宫。纪氏端庄、聪慧,被选送内书堂学习,然后被派充内廷书室看护藏书。宪宗朱见深常到书室看书,对纪氏很满意,一次临幸,纪氏怀孕。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

  • 明代学习洪武皇帝“语录”的高潮——全国性的普法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全国性,明代,语录

    〇学习洪武皇帝“语录”的高潮全国性的普法运动朱元璋的普法工作一向是有声有色,大明即将开国之际搞了《律令直解》,就是将法律条文直白地解释出来。不过,这还是小儿科。现在朱元璋要搞的普法工作,就是首先将自己钦定的《大诰》系列颁行天下。但最后他又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再次下令将《大诰

  • 明代秘史:为长寿世宗尚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代,秘史,长寿

    明嘉靖七年(1528年),年仅二十二岁的世宗皇帝朱厚?便开始为自己选择陵址,修造陵墓。这是因为他明白逃脱不了迟早要死的结局。不过从骨子里,他却怕死怕得要命,因而妄想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于是他整天和方士们厮混在一起,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灵丹妙药。明世宗还为自己加封了道号,起初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一飞玄真

  • “明末三案”之东宫“红丸案”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宫,之谜,明末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位得来着实很不容易,他从出生后,始终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境遇之中,在他正式登基之前,曾多次发生意图谋害他的事情,“妖书案”和“梃击案”就是其中较突出的。然而,命运对朱常洛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继位仅仅四天,就忽然病倒了,并且一病不

  • 五、名臣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良将

    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是最高统治者皇帝和被统治者百姓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臣对君来说,是“事君之吏”,是为皇帝分忧。尤其是一代开国之君身边更要有一群名臣良将才能成就霸业。那么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一班文武大臣们又有怎样的风采呢?徐达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

  • 第一节 承平之主,喜爱游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主,喜爱,承平

    作为“守成之君”的朱瞻基,伴随着明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他本人也开始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游猎玩耍、寻欢作乐,尤其是爱玩蟋蟀。明宣宗喜欢斗蟋蟀,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总之,瑕不掩玉,宣德皇帝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