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二、“饮马鸭绿江”

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二、“饮马鸭绿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1/3 1:30:51

当日军平壤发动进攻时,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也已离开汉城北上,在途中获悉占领平壤的消息,遂继续北进,于9月25日抵达平壤。

10月2日,第一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陆军中将也率部队进入平壤。至此,日本第1军已全部到达平壤。总兵力为3万。先是日军攻占平壤后,即以立见尚少将的第十旅团为先锋队,9月24日由平壤出发,于10月17日到义州。大迫尚敏少将的第五旅团,也于10月4日自平壤开拔。

10月5日,山县大将率第一军司令部,与野津道贯中将、桂太郎中将及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共发平壤。同一天,大岛义昌少将的第九旅团随后出发,为全军后卫。

平壤距义州约200公里。先前清军由北路进入朝鲜时,因需运送大炮及辅重等,曾沿途“修筑道路,削平险坡,开拓小路,遇水搭桥,完成了惊人的土木工程”,如今却方便了日军。但是,因气候恶劣,驮牛死亡甚多,辅重运输极为困难。

物资运不走,粮草供不上,军行十分迟缓。日军天天四处搜捕逃避的朝鲜百姓充当民夫,并强征马牛,“才得以应付急需”。这样,直到10月22日,日本第一军才全部到达义州。至此,日本第一军主力已在义州集结完毕。

此时,山县有朋驻义州城中坐镇。步兵第十旅团扎城内,第三师团司令部与第五旅团扎城南所串馆附近,第五师团司令部与第九旅团扎铁山和宣川口,第六旅团扎顺安和肃川附近;骑兵第五大队在义州城内,第三大队在城南所串馆;预备炮兵在定州占领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山县有朋下令严禁日军先锋旅团挑战,收起军旗,减少炊烟,尽量隐蔽兵力,充分养精蓄锐,并加强侦察活动,以选择最有利的进攻地点。

义州为朝鲜北境的重镇,以石为城,呈角形,西北临鸭绿江,与中国盛京省的九连城隔江相望,东南则有南山岘丘陵环绕。城有两个大门:临江的是静波门,有舟渡至九连城,东北的是镇北门,可通水口镇。城东北角小山最高处建有亭阁,名曰统军亭。登亭遥望,鸭绿江两岸地势形胜,一览

山县有朋到达义州的当天,便登上统军亭,以观察对岸的山川形势。自“征韩论”起,在日本扩张主义分子中间有一句流行一时的口头禅,就是“饮马于鸭绿江”。

从历史上看,日本军队只有在“文禄之役”(1592年)时曾占据过平壤,再从未到过朝鲜北部,更不用说进入中国国境了。

当1592年日本军队进占平壤时,丰臣秀吉一度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进而谋划要在第二年打进中国,并攻占北京,迁日本国都于此,将其周围十县“贡圣上(天皇)御用”。丰臣秀吉的狂想虽然幻灭了,但山县有朋却想实现丰臣秀吉的未竟之志。

山县有朋并不满足于“饮马于鸭绿江”,他脑子里想的是一个“大韬略”,即计划先略取奉天,然后进行直隶作战,并攻占北京。他在统军亭上想象着渡鸭绿江作战的情景,并挥毫书七绝一首以言志:对峙两军今若?战声恰似迅雷过。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

山县有朋从统军亭上俯瞰,在此分为三支江流的鸭绿江横于眼前:第一江从义州城下流过,河宽60公尺,水深1公尺左右,可以徒涉;第二江又称中江,河宽150公尺,水深达3公尺;第三江的河宽和水深同于第一江,亦可徒涉。过第三江,即是瑷河右岸,有一道长堤,并筑有堡垒,旗帜招展,标明为清军阵地所在。再抬眼遥望,正前方是九连城、夹河,其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千里沃野;东面的安平河口,以及西面的安东县和五道沟,也都尽收眼底。旌旗如林,随秋风而飘扬,幕营和炮垒点缀其间,皆历历可数。

山县有朋抵义州后,已听取了先锋旅团的汇报:“敌军以九连城为总根据地,伸其左翼于虎山及长甸城,张其右翼至安东县,在鸭绿江沿岸有炮寨垒营数十,几百面军旗随风飞翻,看来总数不下两万人。”

山县有朋通过实地观察,证实了侦察报告的可靠性。他认为,虎山是江北的天险,欲进攻九连城,必先拔取其左翼之虎山,以为立足之地。但拔取虎山并非易事,因而制定了先攻安平河口的计划。当天夜间,山县有朋即命步兵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担任此项任务:先迂回至水口镇,“徒涉鸭绿江,出梨(栗)子园,冲清军左背”。

佐藤接到命令后,当即率七个步兵中队、一个骑兵分队,并携大炮两门,绕道义州城南的所串馆,然后转向水口镇进发。从水口镇附近至安平河口一段江面,是极好的涉渡处所。

日军之所以选择这里为涉渡地点,正是反复侦察的结果:安平河口与水口镇两相对峙,江水留到这里水流比较慢,水慢慢变浅,流速减缓,处处便于徒步。“从此地至上游,两岸多悬崖峭壁,碧流如箭,湍声如雷,不能通舟筏,自义州至海,其间两岸地土淤泥,萱葭郁茂,难以行军。”

对于安平河口这样重要的地点,清军本应派重兵把守。实则不然,驻守部队为倭恒额的齐字练军春字营250人和骑兵1哨50骑;另筑炮垒两座,各设有大炮一门,兵力相当单薄。

清军之所以部署不当,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太了解敌情。在此期间,清军曾多次派人侦探敌军的行动,一些朝鲜群众也往往自动过江偷送情报。但是,由于日军故意制造假象,尽管报告纷至沓来,而情况歧出,使人扑朔迷离,莫知底蕴。

最开始是在10月上旬,铭军统领刘盛休已探知日军有从安平河口和长甸河口渡江的可能,报告鸿章说:“贼已到义州。上游忙牛哨(水口镇附近)离义州30里,人马均能过江;长甸口离九连城90里,亦有渡船,均无兵防守。”

当时,庆和依克唐阿都没有到防,清廷因命驻九连城“各军会商,酌派马队为游击之师,于江岸上下游严密梭巡,遇有贼踪,半渡击之”。清廷又担心日军从别处渡江,故又于次日补发一道电谕:“鸭绿江地段绵长,必须择应行设防之处,或筑土炮台,或建地营,或设水雷,一切防具妥慎筹办。”这表明了:清廷鉴于鸭绿江防线太长,防不胜防,也不知在何处重点设防为好。

盛京将军裕禄则主张重点防守长甸河口一带,先派倭恒额前往防守,“加意梭巡,遇有敌船来渡,即行迎击。”而倭恒额派队巡至蒲石河口,又发现日军“在附近义州江边,或十余人,或七八人,往来察看。并有朝鲜土人为之指划,踪迹诡秘。”

宋庆到防后,听取探报:“时有倭人窥至九连城上游之蒲石河、长甸河口,与朝鲜至江堡只隔一江,水又甚浅,倭人十数成群,往来窥伺。”认为“蒲石河、长甸河等皆通兴京之腹,又有路通沈阳”,最需严防,而只有倭恒额马步四起,奉军3哨防守,兵力太单。因此,他电请定安、裕禄奏饬依克唐阿移防该处。

可见,宋庆初到前敌,也未发现重点防守安平河口的必要性。周馥也得到情报:“近探倭贼大队循江北行,约在长甸河、小蒲石河等处,似系扎筏西渡之意。”

正好在此时,安东知县荣禧致书宋庆说:“倭人多诡计,先围长甸以牵制我,然后自羊心堡出奇偷涉娘娘城(安东县下游)。”可见,清军始终没有探准日军选择何处为进攻鸭绿江防线的突破口。

10月24日上午11时半,佐藤支队到达水口镇东面的杜武谷,开始向安平河口涉渡。佐藤正令炮兵小队列炮于徒涉点南面的高地,步兵一小队占领通往徒涉点道路两侧的高地,以为掩护。然后,又命一个中队擎枪探水徐渡,大队随后继进。当日军将达江心洲姜甸时,防守河口的齐字练军春字营举枪遥击。

突然,南岸高地的日军炮兵小队开始炮击。安平河口的清军炮垒发炮回击,东面鼓楼子的清军炮垒也发炮支援。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炮战。

日军在硝烟弥漫中向北岸猛进。当进至距岸约600公尺时,齐字练军已弃炮而逃,倭恒额退至扛石磊子。此时,宋庆得探马来报,知日军已攻占安平河口。他断定日军“冀由上游分股牵制,并图扰后”,便派吕本元之马队200余骑往援。清军骑队向日军先渡之部队猛攻,试图将其击退。但是,佐藤支队后渡各部又陆续赶到,力量大为增加,马队终不能支。午后1时半,日军终于占领了安平河口的清军两座炮垒。

日军从安平河口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佐藤正派骑兵将战报送至统军亭。

山县有朋立即打电报向大本营报告:“佐藤大佐率领之步兵队,于24日午前自水口镇渡鸭绿江,攻击中国步兵约100名(后电改为300人),骑兵500余名(后电改为60人)及拥有两门火炮的炮垒,于午后1时半占领。现正向瑷河左岸之梨(栗)子园一带前进。敌人是春字军,伤亡20名。我军缴获野炮两门、步枪10余支。”

这天午后3点左右,佐藤支队行至安平河口西南的一处高地,不敢孤军深入,于是在此处露营,以等待西线日军的进攻。

标签: 甲午第五章鸭绿江

更多文章

  • 施琅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施琅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将,施琅,评价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中国福建晋江人。原系郑成功部将,后投诚清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坚决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台湾,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在年逾花甲之时,统率清军,渡海东征,一战而定战局,完成了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并力主驻军台湾,保卫海疆,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 3岁的溥仪被特定为帝位继承者,祖母得知此消息为什么大骂慈禧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帝位,祖母,继承者

    1908年11月,在光绪皇帝临终前的几日,一样得了病危的慈禧太后忽然决策,将载沣的长子县溥仪列入大清国帝位的继承者,载沣被任命为为大清国监国摄政王。当宦官将此通告传超过醇亲王府的那时候,一家子来来回回莫不觉得喜从天降。最高兴的莫过溥仪的妈妈瓜尔佳·幼兰,大儿子幸运地被老佛爷特定为帝位继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云,武士道,甲午

    日本的武士精神由来已久。7世纪的“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上武力争夺土地资源与政治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武士阶层逐渐形成。11世纪末,日本封建领主源义家担任陆奥守时,曾平定当地一次内乱,源义家向朝廷请功,遭到拒绝。源义家便自行对家臣论功行赏。这个举动赢得了人心,关东(今东京一带)武士纷纷投靠他,与其结成

  • 古时十大最奇葩名字 竟然有人叫索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奇葩,索尼

    其实,古时像这样搞笑的名字数不胜数,小编今天也为大家盘点了一下古时十大最奇葩名字,以供各位客官茶余饭后消遣消遣。另外,这些人你都认识吗?9、屠隆屠隆(1543年—1605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等官职,后罢官回乡。屠隆是

  •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三、覆灭,悲壮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威海卫,甲午,辽东

    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4天,没受到清军任何阻击;威海南帮炮台半天内陷敌,威海卫城的清军在日军进攻前弃城而逃,北帮炮台的士兵哗溃,没放一炮即拱手让敌;北洋舰队驻守威海半个月,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提督丁汝昌、管带刘步蟾、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代理管带杨用霖等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无论是日军的狼子

  •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雍正仅用了四个字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是一个,的人,雍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李光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王朝》是部久映不衰的电视剧。不管过去多少年,还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它。里面的李光地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还记得他怎么当官的吗?被绑着进京的,照死不肯当官,太子劝了也没用,最后一批格格把他骂醒了,这才回来当官。电视剧拍得好看,但你要真信了

  • 大龄女青年进宫后被宠上了天,她去世后皇帝也不想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了,活了,进宫

    从古至今,“英雄难过美人关”好像是1个众人皆知的客观事实。在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件通常也都和英雄人物漂亮美女的坎坷感情故事密切相关,例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和平常人对比,做为封建王朝最大君主的皇上在情感层面就看起来甚为冷酷了,因而民俗也总有了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 古代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文人,青楼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文人为什

  • 附: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事记,甲午,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6月22日,日本外相向中国公使递交第一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植大院君执政。7月25日,日本海军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中国

  • 变法维新都知道康梁:去留肝胆两昆仑确是谭嗣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去留,变法维新,肝胆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乍看此诗,诸位一定觉得既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然也,此正是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义前所作的那首[狱中题壁诗]的原诗。而那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一百多年来被中国人反复吟颂、激励了无数人为理想而献身的“狱中题壁诗”却是被篡改过的伪作。篡改者正是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