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鸣锣开道”有什么规定?

清朝“鸣锣开道”有什么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4/1/6 22:36:10

“鸣锣开道”是清朝官制中的一种仪仗。

此种仪仗,历史小说多有叙写。清人伯元《明小史》第十回:“其实这教士同这一帮秀才,听了鸣锣喝道之声,早已晓得知府来到。”这里的“喝道”者,即“开道”的。为什么听到鸣锣开道的声音,就知道是知府来到了呢?原来,古代“鸣锣开道”的锣,并非是随便乱“鸣”的,而是按照官员级别的大小严格实行不同的标准,人们从锣鸣声的多少就能分辨出来者官衔的高低。

具体地说,清代官制规定凡州县官以上官吏出门,都要“鸣锣开道”。州县官外出,鸣锣六响,警告“军民人等闪开”。知府外出,鸣锣九响,警告“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节制武职大员外出,则鸣锣十一响,警告“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总督最是威风,外出时鸣锣多达十三响,警告“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

“鸣锣开道”作为封建官僚外出的礼仪,除了借以显示其尊严、高贵,吓唬老百姓外,还是一种警卫措施,用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不过,“鸣锣开道”的仪仗并非是清朝的“创造”。据考证,官员外出“开道”的依仗,至少在唐时就已经有了,只是那时“开道”不是开锣,而是鸣鞭。高承《事物纪原》载:“鸣鞭,唐及五代有之。《周官・条狼氏》‘执鞭趋辟,之遗法也。”显然,清代“鸣锣开道”的官制仪仗,是从古代“执鞭趋辟”演变而来的。

标签: 有什么清朝鸣锣开道

更多文章

  • 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二、“饮马鸭绿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第五章,鸭绿江

    当日军向平壤发动进攻时,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也已离开汉城北上,在途中获悉占领平壤的消息,遂继续北进,于9月25日抵达平壤。10月2日,第一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陆军中将也率部队进入平壤。至此,日本第1军已全部到达平壤。总兵力为3万。先是日军攻占平壤后,即以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为先锋队,9月24

  • 施琅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施琅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将,施琅,评价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中国福建晋江人。原系郑成功部将,后投诚清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坚决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台湾,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在年逾花甲之时,统率清军,渡海东征,一战而定战局,完成了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并力主驻军台湾,保卫海疆,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 3岁的溥仪被特定为帝位继承者,祖母得知此消息为什么大骂慈禧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帝位,祖母,继承者

    1908年11月,在光绪皇帝临终前的几日,一样得了病危的慈禧太后忽然决策,将载沣的长子县溥仪列入大清国帝位的继承者,载沣被任命为为大清国监国摄政王。当宦官将此通告传超过醇亲王府的那时候,一家子来来回回莫不觉得喜从天降。最高兴的莫过溥仪的妈妈瓜尔佳·幼兰,大儿子幸运地被老佛爷特定为帝位继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云,武士道,甲午

    日本的武士精神由来已久。7世纪的“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上武力争夺土地资源与政治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武士阶层逐渐形成。11世纪末,日本封建领主源义家担任陆奥守时,曾平定当地一次内乱,源义家向朝廷请功,遭到拒绝。源义家便自行对家臣论功行赏。这个举动赢得了人心,关东(今东京一带)武士纷纷投靠他,与其结成

  • 古时十大最奇葩名字 竟然有人叫索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奇葩,索尼

    其实,古时像这样搞笑的名字数不胜数,小编今天也为大家盘点了一下古时十大最奇葩名字,以供各位客官茶余饭后消遣消遣。另外,这些人你都认识吗?9、屠隆屠隆(1543年—1605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郎中等官职,后罢官回乡。屠隆是

  • 甲午之战: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三、覆灭,悲壮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威海卫,甲午,辽东

    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登陆4天,没受到清军任何阻击;威海南帮炮台半天内陷敌,威海卫城的清军在日军进攻前弃城而逃,北帮炮台的士兵哗溃,没放一炮即拱手让敌;北洋舰队驻守威海半个月,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提督丁汝昌、管带刘步蟾、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代理管带杨用霖等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无论是日军的狼子

  • 历史上的李光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雍正仅用了四个字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是一个,的人,雍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李光地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王朝》是部久映不衰的电视剧。不管过去多少年,还经常能在电视上看见它。里面的李光地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还记得他怎么当官的吗?被绑着进京的,照死不肯当官,太子劝了也没用,最后一批格格把他骂醒了,这才回来当官。电视剧拍得好看,但你要真信了

  • 大龄女青年进宫后被宠上了天,她去世后皇帝也不想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上了,活了,进宫

    从古至今,“英雄难过美人关”好像是1个众人皆知的客观事实。在历史上的很多大事件通常也都和英雄人物漂亮美女的坎坷感情故事密切相关,例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但是,和平常人对比,做为封建王朝最大君主的皇上在情感层面就看起来甚为冷酷了,因而民俗也总有了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 古代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文人,青楼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文人为什

  • 附:甲午战争大事记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事记,甲午,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4月25日,朝鲜爆发东学党为首的农民起义。6月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朝鲜派兵。6月7日,中日两国相互照会出兵朝鲜。6月22日,日本外相向中国公使递交第一次绝交书。7月23日,日本军队占领朝鲜王宫,扶植大院君执政。7月25日,日本海军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