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后人秦大士到岳飞墓前留下一副对联,被众人广为赞赏

秦桧后人秦大士到岳飞墓前留下一副对联,被众人广为赞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40 更新时间:2024/1/3 23:54:53

秦桧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奸臣,从古至今一直被世人不耻。

但是在清代,秦桧一支的后人却能成为名噪一时的能人,至今人们提起他都要竖起大拇指,尤其是他在岳飞墓前题的那副对联,更是经典,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讲讲这位秦桧后人之清朝状元郎的故事!

这位大家名为秦大士,字鉴泉,祖籍安徽。

38岁(公元1725年)的时候进京赶考,被乾隆皇帝钦点为状元郎,秦大士是个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当时人称此人“三绝”。

秦大士高中状元后,并没有汲汲于官场,而是掌修国史,出任官学,在翰林院当讲学的学士,在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在上书房给皇子们讲读,相当于现在的国宝级教授了!

秦大士虽然和秦桧同出一姓,同出一宗,但是为官清廉,当官10年后就隐退了,干起了自己的书画老本行。

有一天,秦大士与好友相约游岳坟,在岳王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跪相,他的朋友们便戏称说,状元郎也是姓秦的,是秦桧的后裔,你在岳王坟前不想说点什么吗?

秦大士稍作思考,便做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大士说到,人们在宋朝以后就羞耻取名叫“桧”,而我秦氏此时此刻在岳王坟前确实惭愧。

秦大士的此番言论让友人赞赏其光明磊落。

再说了,秦桧的曾孙秦钜一家老少都为南宋一朝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是难得一见的忠臣,所以说,不能以祖宗的罪来殃及后人啊!

标签: 后人对联岳飞

更多文章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一、日本的明治黩武与大清的风雨飘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云,明治,风雨飘摇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前660年,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继位,这是日本传统纪元的开始。593年,圣德太子为了压制豪族,加强皇权,进行“推古朝改革”,打破了旧的官阶世袭制,制定出一套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十七条宪法》,为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创造了条件。645年6月12日,以大中兄皇子为首的皇室和以中臣镰为代表的一部

  • 清朝最可怜的一皇子,十一岁封多罗贝勒,却遭皇帝一脚踢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子,贝勒

    在封建的古代社会,皇子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焦点人物,他们因为具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一些皇子却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落得凄惨的结局。本文要讲的这位皇子并没有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相反还有继承皇位的最大可能性,然而,却被皇帝一脚给踢死了,堪称清朝最可怜的皇子一点也不为过,他就是隐志贝勒

  • 清朝兴盛因孤儿寡母,败落也因孤儿寡母,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乎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孤儿寡母,有什么,玄乎

    通过观看清宫剧,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的兴起是因孤儿寡母带来的,孝庄太后带着小皇帝使清朝逐渐走向正规,至此创造了封建史上的巅峰时期,也就是康乾盛世。但清朝的灭亡也是因孤儿寡母引起的。慈禧老佛爷带着小皇帝把国家搅成了一潭洪水,最后落得了十分凄惨的下场。于是有人说,清朝成也孤儿寡母,败也孤儿寡母,并且,都与

  • 如何评价谭嗣同的变法论?贩卖国土进行变法明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土,明智,评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谭嗣同变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领土都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当涉及到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时,更是必须要坚持寸土必争的理念。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人向皇帝提出:通过售卖国家疆土来筹集经费实行变法的提议。也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想法既荒唐又可

  • 清朝灭亡,八旗子弟为啥改姓?八旗后裔都有哪些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裔,姓氏,清朝

    晚晴阶段革命党呼吁全天地人们一起打倒清政府,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彻底消除倒台,而哪些八旗子弟而为了存活迫不得已变更姓式散播在各国,说不定不改姓式可能活都活下不去。事实上,满清八旗子弟改汉姓的趋势,并不是从清政府灭亡才开始的。早在乾隆年间,不少满族百姓就开始尝试将姓氏改为汉姓。但由于缺乏经验,改出来的汉姓

  • 第四章 皇家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女性,皇家,第四章

    慈禧太后(18351908)无疑是清代宫廷中获得这一最高头衔的24位女性中最着名的一位。得益于保存下来的大量照片和历史资料,我们对她知之甚多。虽然她的生活不具有典型性,但她的生平是征服者精英的女儿奋发向上的缩影。她于1835年出生于叶赫家族,1852年6月26日进宫,为级别较低的第六等嫔妃。两年之后

  • 明朝老汉奸称自己“大明骨大清肉”,竟被康熙皇帝相当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明朝,汉奸

    提起谁是最可恶的明末清初“大汉奸”,世人无不所指吴三桂和范文程。这两个人虽然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与生活阅历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怀有刻骨铭心的“夺妻之恨”。范文程却对“夺妻之人”不仅笑脸相迎,而且献计献策,帮助他们夺取明朝的“故国江山”。显然,这个明末清初的“大汉奸”,走过非常坎坷的生

  • 清官廉吏张伯行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官,皇帝

    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

  • 张伯行是谁?为何康熙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为,康熙,清官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八年,卒于世宗雍正三年,年七十五岁。康熙二十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为尤着。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谥清恪。康熙称它为"天下清官第一"生平在清朝康熙

  • 草包将军奕经一战重创英军,为什么却被皇帝撤职查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战,英军,草包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于大清帝国的臣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当时的八旗子弟已经腐朽得不堪造就,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满万不可敌的满洲精锐。此时前线吃紧,望眼过去整个满清帝国竟然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而在这时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人进入到了道光皇帝的眼帘,他就是乾隆皇帝的曾孙"爱新觉罗·奕经"。爱新觉罗·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