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炎武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顾炎武

顾炎武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顾炎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8 4:57:19

第一节早岁行记

顾炎武,名绛,一度更名继绅,字忠清,一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以表示对南宋爱国志士王炎午的仰慕。在流亡生活中,曾使用过蒋山佣、顾圭年的名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病逝,终年七十岁。他一生足迹半天下,以“行奇学博,负海内重名”(钮诱《觚剩·蒋山佣》),在许多学术领域,都是一位承先后,并且有着创造性贡献的人物,有“清学开山”之誉(梁启超《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经学之建设》)。

顾炎武出身于江南大族,昆山顾氏在五代时由吴郡迁居滁州,南宋时再搬到海门,后迁居于昆山,以后就定居在这里,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他祖上历世为官,可以说是一个以读书求仕进的书香门第。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辈中,出过四个进士,连续做过正德、嘉靖、万历朝的地方官和中央部院官,在当时是昆山的望族。他的曾祖顾章志在万历朝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本生祖父顾绍芳做过经筵讲官、翰林院编修、管理制诰。到他的父亲一辈,家势逐渐衰落。本生父亲顾同应,字仲从,是个国子监生,母亲何氏,生有子女五人,顾炎武排行第二。他一生下来就出嗣,从本生祖、本生父家抱到继嗣祖父顾绍芾、继嗣父顾同吉家抚养。在顾炎武幼年时,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人是嗣祖顾绍芾和嗣母王氏。嗣祖顾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功名只是一个监生,但他天才俊逸,诗文书法都极好,备受人们的称道。他博学多闻,异常留心天下大事,喜欢读实录、邸报之类,还常常抄录下来加以保存。这种读书联系实际的精神,直接感染着少年时代的顾炎武。在嗣祖的督导下,顾炎武从小就习读经史,十三、四岁就研读完毕总结历史成败、兴废得失的皇皇巨着《资治通鉴》。在这同时,又历览了《孙子》、《吴子》、《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典籍。他遵从嗣祖“读书不如钞书”的训诲,一边读书,一边抄书,每天作读书札记到二更时分方才休息,奠定了他日后在学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嗣母王氏,辽东籍人,是明太学生王述之女,早年受聘于顾氏,未过门丈夫顾问吉就早夭去世,但她仍然决意到顾家当媳妇,而且照料公婆非常细心周到。为了医好婆婆的病,忍痛割下自己的手指熬药,当时昆山盛传王氏断指疗始的故事,因此受到朝廷的表彰。明崇祯九年她51岁时,为她立了贞孝牌坊。她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己又喜欢读书,关心国家大事。顾炎武在《先妣王硕人行状》中说她“居别室中,昼则纺绩,夜观书至二更乃息……尤好观《史记》、《通鉴》及本朝政纪请书,而于刘文成(刘基)、方忠烈(方孝孺)、于忠肃(于谦)诸人事,自炎武十数岁时即举以教”。王氏视顾炎武如同己出,从小循循善诱,教他读书明理,给他忠烈爱国、坚韧不拔的人格熏陶很大。

《清史稿》卷四八一记载,顾炎武“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有人说他三岁时染了天花,几乎送掉性命,痊愈以后左目有些微眇,(杨延福《明末三大思想家》);也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见,赵俪生先生在所着顺亭林与王山史卜书中说,据王山史对顾炎武有“蝇头行楷,万字如一”的追忆推测,他不像是有目疾。顾炎武天资聪颖过人,7岁人私塾读书,所读书籍包括史学名着和兵家着述。十四岁他的嗣祖援“纳谷寄学”的成例,使他得以入学为秀才,为他日后去夺取科举功名创造条件。

同年与同乡好友归庄一起参加了复社。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一个由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探讨学术、议论政治的集团。归、顾二人同里同学,又同心同向,他们在一起“砒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亭林文集·吴同初行状》),唾弃流俗,独行其是,被人讥为“归奇顾怪”(朱彝尊《静志居诗话·顾绛》)。从天启六年(1626年)他14岁至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27岁整14个年头,他一直在库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这期间,时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同时地处山海关外的后金政权,屡挫明军,雄踞辽沈,随之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改金为清,并多次入关侵扰,迫近蓟辽重镇山海关,进一步威胁到明朝的京畿地区。严峻的社会现实,把顾炎武从科场中震醒。崇帧十二年(1639年)秋,27岁的顾炎武乡试再度被黜,他“感四国之多,耻经生之寡术”(《亭林文集·天下郡国利病书》序),毅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退而读书。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从历代史书、方志中辑录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共成四十余帙,这就是以后成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一直到明亡这六年时间是他着述生涯的开始,也是他为自己终生治学奠定牢固基础的时期。

两年后,嗣祖病故,其从叔季皋、从兄仲隅为争夺遗产,挑起纷争。由于家难,加上“一时丧荒,赋徭猬集”(《归庄集·送顾宁人北游序》),迫于生计,顾炎武不得不将祖上遗田800亩典押给同郡富豪叶方恒。叶方恒字眉初,后来在顺治间还中了进士,当时是一个凌夺里中的恶豪。他乘人之危,蓄意侵吞顾炎武的田产,就钩致顾的家奴世仆陆恩,唆使他叛顾家归叶家。这场纠纷一直延续到清初,直接导致顾炎武离家出走,北游避难。

标签: 一篇文章让你顾炎武

更多文章

  • 清代后期汉族夏时节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时节,汉族,清代

    1立夏称人比肥瘠立夏日,杭州店铺作坊各伙友,皆得休假,有“五郎八保上吴山”之谚。五郎者:一为剃头郎;一为打米郎,米店中之舂米者;一为倒马郎,即出粪者;一为皮匠郎;一为箔郎,打箔者也。八保者:酒店中之伙友曰酒保;茶店中之伙友曰茶保;饭店中之伙友曰饭保;以马赁人而随其后者曰马保;

  • 邬先生为什么要让雍正保举废太子复位?仅一个原因却令康熙欢心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欢心,要让,雍正

    雍正王朝这部连续剧中,最经典的好多个经典片段当属每一次遭遇皇太子之职取舍的那时候每1个皇上的挑选。其中在第一次太子被废的时候,老八选择主理案件,而雍正选择装病躲避,这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别。而这差别的背后是邬先生的作用,他可以纵观全局,也可以适时地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而在选举太子的时候,邬先生再一次做出了

  • 千古帝制收场人——王朝终结者隆裕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后,帝制,王朝

    无爱的婚姻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的退位诏书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灭亡。代为宣读诏书的,就是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出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初十,比光绪帝大3岁。她姓叶赫那拉,这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因为慈禧正是这位叶赫那拉氏父亲的同胞姐姐,也

  • 龚自珍暴毙之谜:被荣亲王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之谜,亲王,龚自珍

    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梁启超盛赞他“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龚自珍的子女后代儿子龚橙。龚橙是龚自珍的长子,字孝拱,号半伦。他除了对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真是“坦诚”得让人佩服。龚半伦虽放荡不羁,

  • 清朝有多少人口?清代的人口规模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人口,有多少,清代

    清代是中国人口的飞跃时期,它在宋元明人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倍增现象,短时间内,人口翻了两番,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满族入关之后,就统治思想而言,远比元朝的蒙古族高明,他们逐步接纳了汉文化作为统治意识,不排斥汉族,不实行种族歧视,以发展农业为本,恢复战乱所致的经济衰退

  • 黄遵宪为什么不赞成中国实行美国式民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不赞成,中国,美国式

    黄遵宪不赞成中国实行美国式民主,读《人境庐诗草》,我们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诗中云: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人闻挟某妓,好作狭邪游。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钩。面目如鬼蜮,衣冠如沐猴。隐慝数不尽,汝众能知不?是谁承馀窍,竟欲粪佛头。颜甲十重铁,亦恐难遮羞。诗歌记录的是1884年美国

  • 宋恕为何事“胆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胆怯

    宋恕,1862年生,浙江平阳人。初名存礼,字燕生,号谨斋;后更名恕,字平子,号六斋;再改名衡,以名宋衡终。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宋恕多次使用“胆怯”、“畏弹射”之类的词语。比如,1899年9月23日《致饮冰子书》云:“以处窄天地之中实无可奈何,

  •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与内阁职权的削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内阁,军机处,职权

    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在集权方面,都颇有成绩。康熙皇帝为了“乾纲独揽”,他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有点不大相信。他的大儿子允禔,不是嫡妻所生,当然没被立为太子。康熙十四年(1675),立的是老二允礽。但是,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见诸子抅煽,允礽品行不端,恐怕自己得到隋文

  • 范承谟为什么会被耿精忠囚禁 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会被耿精忠,原因,范承谟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刚刚开场时,魏承谟就以玄烨老师的身份出场。当时的他刚正不阿,在玄烨迟到后,他不能惩戒身为皇子的玄烨,只有对他自己的儿子魏东亭进行处罚,俨然是一位严师的形象。而在随后顺治召集诸位皇子进行才学比试时,由于玄烨对汉人学识问题的观点新颖,导致魏承谟被罚,魏承谟甘愿受罚,却向顺治直言心中疑

  • 甲午之战: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三、虎山鏖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甲午,第五章,鸭绿江

    在虎山南头,还有一条很大的河流,从辽东山区涌出,人们称它为爱河,它与鸭绿江汇成人字形结构。从河水下游逆水而观,鸭绿江为长长的撇,爱河为稍短的捺。而虎山就在这两大水系写成的人字的交叉处。它左倚鸭绿江,右撑爱河,掌控着从水上进入朝鲜和中国辽东内陆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军渡过鸭绿江第一站,直指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