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门之战:关天培与守台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战死

虎门之战:关天培与守台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战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3/12/23 22:11:21

17~18世纪,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攫取更多的财富,英、法等国纷纷伸出魔爪大肆扩张。他们把拥有五千年灿烂明的中国视为一块大肥肉,蜂拥而至,企图用工业品敲开封建朝的大门。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工业品根本无法渗入中国人的生活,相反,在贸易中,中国货却畅销西方各国,这让西方资产阶级既慕又恨。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追逐高额利润,从18世纪末开始,他们丧心病狂地把鸦片输入了中国。

鸦片是用罂粟果实中乳状汁液制成的毒品,里面含有大量能麻醉人的毒素。吸食者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最后凄惨死去。英、法等国贩来的鸦片,在很短时间内就毒害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据粗略统计,仅1838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就超过了二百万,而且遍及社会各阶层,上至朝中权贵,下至贩夫走卒,甚至还有缉毒缉私人员。鸦片的泛滥,严重地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加剧了清王朝的腐败,给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华民族造成了深刻的民族危机。

面对烟毒造成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和财政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林则徐力排众议,以“(对烟毒)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疾呼震动了犹豫不决道光帝。他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慨然前往遭受烟害最重的广东禁烟。

在广东人民的全力支持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及水师提督关天培的大力协助下,林则徐沉重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粉碎了他们的种种阴谋,一举收缴鸦片237万多斤。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6月3日至25日,这些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全部销毁。前后23天,前来观看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群情激愤,就连林则徐特邀来观看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也不得不“摘帽敛手”以示钦佩。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鸦片贩子哪会就此甘心,他们疯狂叫嚣着要报复。9月4日,处心积虑的英国人在九龙山口岸以索食为名靠近中国水师战船,发动突然袭击,燃起了鸦片战争的战火。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士兵在参将赖恩爵的指林则徐雕像挥下对入侵之敌给予坚决回击,先后击毙十七名英军,打断敌兵船“甘米力治”号船长忌刺士的胳膊,于下午6点击退了狂妄的侵略者。此战不仅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也沉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后来,当时参战的英军士兵艾姆斯里回忆说:“我真希望我绝对不再参加战斗,这回,我们已经被揍得很够受了。”

11月3日,英舰“窝拉疑”号和“海阿新”号又开到虎门以外的穿鼻洋面,企图拦截遵照林则徐“永不夹带鸦片”规定、从事正当贸易的商船报关入口。关天培闻讯赶往查看。正当他准备与英舰交涉时,“窝拉疑”号船长士密悍然下令开炮。顿时,中国水师战船周围巨浪滔天,炮弹横飞。英国人望着烟火弥漫的中国战船,得意地大笑起来。

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措手不及的中国水师在关天培的带领下,迅速组织了有效的还击。硝烟中,关天培不顾头、手受伤,血流不止,持刀屹立船头,大喊:“有击中敌船者,重赏!”话音未落,只听敌船“窝拉疑”号船头一声巨响,随后腾起一团黑烟,船头之人纷纷滚落海中。“好!打得好!”关天培用刀指着敌舰高声称赞道。随后,炮手麦廷章指挥士兵又连续两炮击中该船,打穿舰身左右舱口,摧毁了后楼。

英国人万万没想到中国水师会有如此强的战斗力,偷鸡不成反倒蚀了一把米,看着“窝拉疑”号浓烟滚滚,帆斜旗落,而“海阿新”号也好不了多少,再也无心恋战,慌忙开足马力,灰溜溜地往外洋逃去。第一次穿鼻之战以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取胜而告结束。

紧接着,停泊于九龙尖沙咀的英舰不甘心失败,又连续六次向官涌炮台发动进攻。林则徐早料到英军会打官涌的主意,命令尖沙咀和官涌的清军“固垒深沟”,严阵以待。英军的六次进攻无一例外以惨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侵略者占据尖沙咀洋面作巢穴的美梦宣告破灭。他们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远遁外洋。

第一次穿鼻之战和官涌之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也说明当时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同时,林则徐和邓廷桢、关天培等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败装备精良的侵略者,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根据当时中国水师战船的作战能力和装备状况远不如英舰的事实,林则徐制定了“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并在此原则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准备。

首先充实了广东水师的力量,提高战斗力,加固了禁烟时布设的木排、铁链,保证实战时能守得住,并在可能经常发生战斗的战略要地尖沙咀、官涌添建炮台。林则徐认为,英国侵略者赖以为恃的就是船坚炮利,因此他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购来了两百多具西洋大炮,甚至还购买了曾参加过“九龙之战”的英国旧商船“甘米力治”号,把它改造成了一艘战舰。同时他命令关天培等加紧训练水师,招募船户壮士五千余人作为预备队。此外,他还“日日使人刺探夷事,翻译夷书,又购其新闻纸”,以做到知己知彼。

事实证明,面对强敌,林则徐的应敌之策是完全正确的。英国侵略者见虎门附近的大小炮台都有重兵把守,虽有侵略之心,却无来犯之胆。他们在虎门外海面盘桓了十几天,始终无机可乘,不得不离开广东海面,向北窜入浙江境内。

一方面是侵略军增加力量,北上骚扰东南沿海;另一方面却是闽浙一带准备不足,甚至毫无防备。因此,英国侵略者得以乘虚长驱而入,袭取定海。这时,优柔寡断的道光皇帝动摇了。他相信投降派琦善和伊里布等满洲贵族的话,决意妥协。对御敌有功的林则徐不仅不提拔奖赏予以重用,反而无端斥责是他把英军逼到闽浙,最后干脆把他给撤职查办了。由此,战局急转而下。

接替林则徐主持广东大局的琦善是个满脑子“妥协议和”念头的投降派。他竟然任用被林则徐缉拿在逃的汉奸鲍鹏与英国人“周旋避战”,对侵略者的话言听计从。他不仅不巩固海防,反而“一切力反前任所为”,对林则徐在任时的战守设施大加裁撤,遣散了林则徐募集的数千壮丁水勇;有人向他报告缉拿汉奸、鸦片的情况和英国军队最新动态时,他也大加训斥,反诬说汇报者是汉奸。

正当琦善、鲍鹏等人进行投降卖国活动的时候,英国侵略者却在积极准备军事进攻。1841年1月7日,英军在虎门外发出登陆信号。由于琦善裁撤了珠江口周围的大量军事设施,又拒不发兵增援,英军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轻易攻占了虎门的门户沙角、大角炮台。1月25日,英国侵略军的铁蹄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沙角和大角炮台一失守,整个虎门防御体系立时陷入瘫痪状态。在琦善兵力不固,民情不坚,若与交锋,定无把握,决意妥协求降的指导方针下,守军根本无法进行认真的备战。当时,关天培驻守靖远炮台,李廷钰守威远炮台,马辰和多隆武守定远炮台,手下都只有几百人而已,弹药也严重不足。面对整日游弋在虎门外海的英舰,守军们无不感到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李廷钰跑到琦善面前痛陈虎门形势,谁料琦善死活不答应增兵,还大发脾气说:“就是因为你们整天只知打打杀杀,惹恼了洋人,议和才屡屡受挫!”李廷钰急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号啕大哭,乞求发兵增援。琦善见状,面色一变,犹豫片刻,终于开口了:“添兵二百!多一个也不行!”

虎门前线的指挥者连求援增兵的请求都得不到允准,又怎么能根据敌情进行适当的战斗部署!原本坚不可摧的虎门要塞就这样在琦善的盲目指挥下形同虚设。

2月23日,英舰“复仇神”号冲进三门口,把钉在海中的木桩轻易拔去,破坏了拦海栅栏,以扫清虎门前沿阵地。25日,十八艘英舰包围横档、永安两炮台,并在虎门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下横档强行登陆,修建了巩固的炮兵阵地,26日清晨,英军炮轰清军炮台所在的上横档。不过两个小时,上横档失守。下午4点,虎门要塞陷落。

在虎门之战中,由于胆小的琦善懦弱无能,严重影响了清军的士气,当英军利用涨潮时机由横档西边浅水道包抄进攻时,清军中许多人掉头就跑。有些炮台甚至未放一炮便落入敌手。真正同侵略者作殊死战斗的,只有关天培部。

战斗开始前,关天培自知敌强我弱,又孤立无援,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将一个装有自己几缕头发和几枚牙齿的木匣交给家人带走,说:“我已决心以死报国,若是战后找不到我的尸体,就把它葬了!”

激战中,他不顾随从劝阻,亲自操炮瞄准射击。但是由于弹药制造商偷工减料,炮弹中火药分量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全是沙土,中方的火力根本无法达到阻击敌人之目的。滚滚硝烟中,关天培圆睁虎目,满身是血,仍然沉着地瞄准射击。一些官兵在他的带动下,也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突然“轰”的一声,关天培身边的一门大炮发生膛炸,周围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幸存的也个个面无人色。关天培当即被震倒在地,一个随从见状,扑上来抱住他,大喊:“事不宜迟,快走吧!”说着背起他就准备往后撤。关天培擦擦脸上的血,拔出佩刀作势要砍背他的随从,叫道:“谁敢后退,我就砍了谁!”随从无法,只好松开手。关天培一挥佩刀,高喊一声:“好汉子,跟我杀敌!”转身又投入了战斗。

这时,英军已攻入炮台,关天培大喝一声,带领数人冲入敌阵。只见刀光闪闪,血花飞溅,英军被砍得七零八落。然而终究寡不敌众,关天培和他的战士们在力劈数十个英军后,重重地倒在了血泊之中。一代名将就这样血染沙场,为国捐躯了。

关天培与守台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战死,虎门之战的失败,一时震惊全国。这本是琦善投降卖国政策所导致的后果,并非英军不可战胜。然而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却心惊胆战,丧失了抵抗侵略的信心和决心,一心只想妥协求和,丝毫不理会广大人民和爱国将士要求抵抗的呼声。此后,英军趁胜闯入珠江,27日攻下乌涌,又乘潮占领了距广州仅20里的猎得、二沙尾。广州的门户洞开,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被英国侵略者所掌握,中国进一步坠入了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深渊。

标签: 壮烈将士虎门

更多文章

  • 范文程: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 大清开国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师,明朝,汉奸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却成为大清开国军师,他在历史进程中注定不平凡。满清的前身是祖居东北的女人部落,在后来杰出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完成了统一,后来的继承人在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后,建立了满清。一个落后的民族能够如此的发展,最后还竟然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这与汉族中众多的能人为其效力是分不开的,在这

  • 清朝名臣索尼的生平简介,索尼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事迹,清朝,索尼

    早年时期索尼(清朝初期重要大臣)索尼是满族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哈达携带家眷前来归顺。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1627年)在宁

  • 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位,可作,雍正

    在明朝以前,关于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皇室子孙刀枪相向大致就那么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到了清朝就一反常态,改变了从汉朝到明代一千多年的继承制。“改革”最彻底的要属雍正皇帝,直接就废除太子之制,实施密诏。也就是说,皇帝生前有权不册立储君,只要留有遗诏,待驾崩之日由

  • 清朝三代帝师祁隽藻传奇 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代,之久,清朝

    讲述着名诗人、书法家祁隽藻一生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在央视首播。本文记叙的历史上的祁隽藻政闻轶事。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

  • 清太祖或可能是被金人俘虏的宋朝徽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俘虏,太祖,宋朝

    如果有人问你,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你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姓爱新觉罗啦!”不错,爱新觉罗确实是清朝皇帝的姓氏,至今清朝已经亡了100多年了,还有很多人以自己姓爱新觉罗这个皇家的姓氏为荣。可是,你知道吗?事实上,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你想得那么

  • 隆科多辅助雍正顺利继位,登位后的雍正,为何却要严厉打击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却要,隆科多,雍正

    先讨论一下雍正继位全过程中,隆科多有哪些贡献。康熙皇帝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忽然病危于畅春园,在临死前诏藩院尚书及隆科多,将拟好的即位遗诏交给隆科多,并任职他为顾命重臣,辅佐胤禛。隆科多本就支持胤禛,自然万死不辞,在胤禛继位的这件事上,他表现的尤为出色。他怎么表现的呢?第一,康熙病逝事发突然,他进言胤禛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二、朝鲜东学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云,朝鲜,甲午

    民族危机与东学道日本的躁动跟国际形势也是有关的,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打败并强迫开放国门的亚洲封建国家,而重点目标就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清帝国)、朝鲜等地。欧美等列强已经对中国交锋过,他们在与中国的战斗中明白,虽然中国已被打败,但由于清政府的实力仍存,并且通过“洋务运动

  • 身陷政治漩涡的妃子——珍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妃子,漩涡,身陷

    在清末历史上,除慈禧之外,珍妃就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受人瞩目的妃子了。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情人,隆裕皇后最嫉妒的妃子,也是慈禧太后最痛恨的女人。她是维新变法中的弄潮儿,也是宫廷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她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因多次违制而获杖责,她曾有过不同凡响的政治抱负,却因此而死于非命;她在幽禁多年后被

  •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作品,儒林外史,这本书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

  • 甲午之战: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三、步蟾督战,为国激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之战,甲午,第四章

    自午后14时至15时30分为海战第二阶段。当日舰“比睿”逃出北洋舰队包围,抄近路追及本队时,因舰上余烬末熄,火灾再起。大火燃及弹药房,十分危急。“比睿”被迫挂出“本舰火灾,退出战列”信号,离队向西南方逃去。“赤城”见状,急往营救。北洋舰队“来远”等数舰见“比睿”逃走,立即鼓轮奋勇追击。当距“比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