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4/1/28 22:53:38

在明朝以前,关于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皇室子孙刀枪相向大致就那么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到了清朝就一反常态,改变了从汉朝到明代一千多年的继承制。“改革”最彻底的要属雍正皇帝,直接就废除太子之制,实施密诏。也就是说,皇帝生前有权不册立储君,只要留有遗诏,待驾崩之日由大臣们大殿宣读就可以了。关于继承人这方面清朝的奇葩事儿多,像慈禧老佛爷一人辅佐了三个皇帝,两个自己内定,一个亲生。当然流传最广,戏文唱的最多的要属九王夺嫡。慈禧和雍正相比,在上位的手段还是嫩了点。

清史集中可得,康熙后宫嫔妃有案可查的共有32人,所生皇子35人,皇女20人,在历代皇帝中也算多的了。如何从众多子女中脱颖而出,想必雍正皇帝胤禛除了一身的本事,外加筹谋,也自然少不了得力干将的誓死追随了。在胤禛一党中最为凸出的要属隆科多与年羹

雍正

说起隆科多,不得不提的是《甄嬛传》中对胤禛与隆科多关系的描述,实为隆科多多年前设下的棋子。年轻时期的隆科多与胤禛母亲乌雅氏两小无猜,暗许终身。乌雅氏为人单纯貌美,隆科多设计让乌雅氏进宫选秀受皇帝垂爱诞下皇子,顺利成为隆科多后宫的棋子。乌雅氏后知后觉依旧爱恋着自己得老情人,两人得到机会还会在宫中私通,却被年幼的胤禛发现,埋下怨恨的种子,这也是众多影视小说中为什么乌雅氏更疼爱十四爷,确对老四胤禛不选不近的。最后,隆科多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皇帝多疑心狠,记恨隆科多玷污圣恩,终将其赐死。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当然,这些都是野史更多的为后人杜撰,不可尽信。隆科多的死并没有与乌雅氏有什么牵连。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就会认为这是多么的可笑。隆科多是谁,康熙钦定的一等公佟国维次子,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孝懿仁皇后又是康熙的亲表妹,康熙感念其生女幼殇膝下无子,便把乌雅氏的大儿子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赐个她做个养子以宽其心。足见乌雅氏的在后宫的地位不高。也从中牵扯出日后雍正搭上隆科多的潜在关系。那现实中,雍正登基后,将隆科多、年羹尧置于死地,难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咱们今儿个就细细分析:

隆科多

隆科多与年羹尧对于雍正的登基可谓是功不可没,虽说以老八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在朝中势力一时风头无二。可是雍正有了这两位外力的里应外合,八爷党一时间也难以撼动。康熙帝驾崩,雍正上位后,为稳定人心,封老八为和硕廉亲王,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待其坐稳根基后,便找各种借口削胤禩王爵,圈禁。当然,这些都很好理解。雍正对待政敌素来不留任何情面,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子也可以做到处以极刑更何况是亲兄弟。可是年羹尧的死却在胤禩党羽覆灭之前,实在让人唏嘘。

八爷党的重要成员是胤禩、胤禟、胤禵。十四胤禵被诏回朝后,年羹尧临危受命用了短短数月便平了罗布藏丹津的叛乱,给老四挣足了脸面。年羹尧的才干自然也让别的皇子看在眼里。而胤禟却做了一件让雍正尤为忌惮的事情——拉拢年羹尧。年羹尧不为所动,却被多疑的雍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毕竟年羹尧手握重兵,日后投靠老八举兵造反那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雍正二年,雍正在批示羹尧的奏折上道:“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为君者,施恩易,当恩难;当恩易,保恩难;保恩易,全恩难。”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年羹尧,既然做臣子的守功难,那也就别怪做君主的“保恩难”了。年羹尧是个儒生,兔死狗烹的道理不会不明白,只是他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

年羹尧

雍正三年正月,终于让胤禛抓到机会,年羹尧的亲信笨到去弹劾陕西道员金南瑛。也怪年羹尧常年居功自傲并没有事先调查清楚,金南瑛的背后的主子是十三爷胤祥。雍正待胤祥十分亲密,加之年羹尧往日对待胤祥态度不逊,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已经对雍正登基后的新政形成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最让雍正忌惮的是年羹尧对待八爷党的立场暧昧不清,手握重兵。遂后,雍正以年羹尧“僭越”为名将其赐死。

同年,隆科多被撤除步军统领的职务。年羹尧的死并没有敲醒隆科多,然其依旧我行我素、居功自傲、擅权结党,交结阿灵阿、揆叙。两人均是推举八爷上位的核心人物。雍正五年,隆科多因私藏玉蝶被雍正抄家幽禁,一年后死于禁所。

历史中不乏全身而退者,放弃功名利禄卸甲归田,从此不问世事。遥想当年,范蠡文种何等意气风发,辅助越王勾践复国。范蠡看天下大局势已定,便请辞归野山林,带着西施泛舟西湖,从此逍遥快活。而同期文仲,因放不权势二字最终落下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假使当年隆科多、年羹尧收敛锋芒,“装疯卖傻”,虽不敌张良全身而退,也能落的个萧何光景,不至于惨死收场!历史不可能假设,发生的也注定改变不了。但是,不作死也就不会死!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上位可作雍正

更多文章

  • 清朝三代帝师祁隽藻传奇 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代,之久,清朝

    讲述着名诗人、书法家祁隽藻一生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在央视首播。本文记叙的历史上的祁隽藻政闻轶事。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

  • 清太祖或可能是被金人俘虏的宋朝徽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俘虏,太祖,宋朝

    如果有人问你,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你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姓爱新觉罗啦!”不错,爱新觉罗确实是清朝皇帝的姓氏,至今清朝已经亡了100多年了,还有很多人以自己姓爱新觉罗这个皇家的姓氏为荣。可是,你知道吗?事实上,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你想得那么

  • 隆科多辅助雍正顺利继位,登位后的雍正,为何却要严厉打击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却要,隆科多,雍正

    先讨论一下雍正继位全过程中,隆科多有哪些贡献。康熙皇帝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忽然病危于畅春园,在临死前诏藩院尚书及隆科多,将拟好的即位遗诏交给隆科多,并任职他为顾命重臣,辅佐胤禛。隆科多本就支持胤禛,自然万死不辞,在胤禛继位的这件事上,他表现的尤为出色。他怎么表现的呢?第一,康熙病逝事发突然,他进言胤禛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二、朝鲜东学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云,朝鲜,甲午

    民族危机与东学道日本的躁动跟国际形势也是有关的,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打败并强迫开放国门的亚洲封建国家,而重点目标就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清帝国)、朝鲜等地。欧美等列强已经对中国交锋过,他们在与中国的战斗中明白,虽然中国已被打败,但由于清政府的实力仍存,并且通过“洋务运动

  • 身陷政治漩涡的妃子——珍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妃子,漩涡,身陷

    在清末历史上,除慈禧之外,珍妃就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受人瞩目的妃子了。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情人,隆裕皇后最嫉妒的妃子,也是慈禧太后最痛恨的女人。她是维新变法中的弄潮儿,也是宫廷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她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因多次违制而获杖责,她曾有过不同凡响的政治抱负,却因此而死于非命;她在幽禁多年后被

  •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作品,儒林外史,这本书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

  • 甲午之战:第四章 波涛涌,黄金剑戟_三、步蟾督战,为国激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之战,甲午,第四章

    自午后14时至15时30分为海战第二阶段。当日舰“比睿”逃出北洋舰队包围,抄近路追及本队时,因舰上余烬末熄,火灾再起。大火燃及弹药房,十分危急。“比睿”被迫挂出“本舰火灾,退出战列”信号,离队向西南方逃去。“赤城”见状,急往营救。北洋舰队“来远”等数舰见“比睿”逃走,立即鼓轮奋勇追击。当距“比睿”三

  • 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代,吏治,第二节

    吏员清廉与否,实关国家安危。清入关伊始,就以明朝亡国为借鉴,从严从速整顿吏治,不断打击贪官污吏,吏风已见好转。圣祖承其后,以整肃吏风为要务,不仅施之于法,尤重“宽仁”,伴之教化、培育,倡导儒家修身之主旨,政治清明,荡涤明末腐败之风,再现清平政治。至康熙中期,已历50年,基本实

  • 与科举制度同兴衰的达城院棚巷:一条年代久远历史厚重的街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兴衰,科举,街巷

    院棚巷,紧邻达城中心凤凰头,东起柴市街,西至翠屏路,北接文化街,就是这么一条很不起眼、甚至被不少市民忘却的小巷,曾经叫考棚街、院棚街,至今已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达官贵人聚集、莘莘学子敬仰的地方;这里,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着满怀希望的未来。院棚巷与科举制度同兴衰院棚巷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明

  • 第一个攻入南京城的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京,太平天国,第一个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李开芳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太平天国时期,有五位地位次于前期王的人物。他们为太平天国的建立以及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因为作战勇敢,当时人称太平天国五虎上将。分别为李开芳,林凤祥,胡以晃,黄文金,罗大纲。而李开芳是五虎上将之首,他也是第一个攻入南京城的太平天国将领,临刑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