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宣怀简介:清政府倒了,就找袁世凯当靠山

盛宣怀简介:清政府倒了,就找袁世凯当靠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3/12/6 11:58:24

盛宣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字杏苏,号愚斋。1870年(清同治九年)入李鸿章幕。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督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任山东登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起,相继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兼办萍乡煤矿,经办卢汉铁路,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中国通商银行。1900年参与东南互保活动。次年升任会办商约大臣,向列强出卖铁路和矿山利权。后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1908年任邮传部右侍郎,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1911年初(宣统二年底)在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任内,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激起铁路风潮。武昌起义爆发,被革职,逃亡日本。1912年返回上海。有《愚斋存稿》及《盛宣怀未刊信稿》等。

盛宣怀出生在一官僚家庭。祖父盛隆,曾任浙江海宁州知州。父盛康,官至湖北盐法道。盛宣怀自小也和其他官宦子弟一样,希望能踏上仕途,升官发财。他埋头于《四书》、《五经》。1866年(同治六年),盛宣怀考中秀才。为了考中举人,他日夜苦读,但连续三次报考举人,都名落孙山。盛宣怀受此打击,认为走科举之路没有希望,得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几年后杨宗濂举荐他进入了李鸿章幕,不久取得李鸿章的信任,得以参与其创办的洋务民用性企业,也正是由于这一契机,使盛宣怀的人生之路从此走向飞黄腾达。

盛宣怀深知自己非科甲出身,若想平步青云,必须拿出真正的成绩来。在当时,洋务大官僚几乎都一致认为兴办洋务军事工业,才能求强致富,这是关系到清政府统治的头等大事。盛宣怀没有参加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活动,却抓住机遇,掌握了近代民用企业的管理权。

创办民用企业困难重重,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而且旧的顽固势力也出来作梗,但盛宣怀没有打退堂鼓。1872年4月,盛宣怀参与创办第一个洋务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就是抱着“以分洋商之利”的目的积极筹备的。他制定《轮船章程》,为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做了最初的规划。该局开办之时盛宣怀被委任为会办,由于李鸿章的支持,他谋得了督办职务,掌握了招商局的用人管理实权,奠定了他在清末经济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1875年为了建立海防和求富,清政府不断引进机器用于煤矿开采。盛宣怀被派到湖北去筹办湖北开采煤铁总局,他先后带领外国工程师马立师、敦来到湖北广济、兴国等处勘探煤铁矿藏。并于1878年初购得大冶铁矿山。因为经费紧张,不得已半途而废。但是,盛宣怀在湖北开展的工作,为后来洋务派大员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铺平了道路。

盛宣怀经管另一洋务企业是电报局。1881年,他被李鸿章奏请任电报局的总办,从此在架设电线、创办电报上劳累奔波,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二年,盛宣怀又接办了苏浙闽粤等省陆线,不久又架设长江线。1885年,因“海防需要”,设济南至烟台线,随又添至威海、刘公岛、金线顶等地方。由于东三省边防吃黑,由奉天接展至吉林珲(huī)春陆线。又因郑州黄河决口,为了筹办工赈等事宜,由济南接设电线至开封。1888年,因襄樊地处交通要道,且为湖北的重要边防要塞,乃由沙市起设线至襄樊,又逐渐延伸至襄阳到老河口的电线。1895年,由西安起接设电线与老河口相接,使得西北电线得以西线传递。电报局是洋务派官僚办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设电线也是清政府适应军事需要才大力发展的,但不能否认,盛宣怀在经营、管理方面所下的功夫。

1896年是对于盛宣怀来说是个好年头。这年4月,张之洞为筹办卢汉铁路和汉阳铁厂准备招商集资,请盛宣怀到武昌详谈,二人谈得非常投机,盛给张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认为他是办企业的人才。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自办铁路和开采矿山,就是对外国资本的抵制。盛宣怀在承办汉阳铁厂后,多次申明必须掌握所有权。在他看来,如果不坚持这一原则,恐怕厂与路都会为外商侵占,后患无穷。

因此,盛宣怀主张借洋债筑路而反对洋人入股,因为洋人入股筑路,路权必为洋人所占,而借款自造则不同,债是洋债,路是华路,不要海关收入作为抵押。1897年,英商屡次要求承造粤汉铁路,他认为如满足英商要求,则沿海内地都为其扼(è)制,坚决不同意让英商办。盛宣怀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做了很多贡献。

盛宣怀看到西方列强夺取中国矿权,造成了许多有损中国利益的情形,指出不能为外人占去矿权与路权,也不许将矿产原材料制为成品。于是,他多方筹借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购买矿山,在上海设立勘矿总公司,组织人员勘查矿藏。1908年3月,盛宣怀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为汉冶萍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钢铁集团。

盛宣怀虽说经济事业上取得较大成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没有权力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盛宣怀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当北方义和团和清军英勇抵抗侵略军之时,英国以保护长江沿岸的商民为借口,派军舰闯入长江,并占据沿岸的商埠。这是英国侵略者为阻止义和团运动进入南方,保护其在长江流域利益的不法行动。鉴于这种情形,盛宣怀第一个提出“东南互保”之议,他与各国领事经过一段时间商议,提出“互保”方针告知东南几省的督抚:剿团、护使不援京师;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各省督抚对盛宣怀的这一提议深表赞同,他们派盛宣怀为代表与各国领事尽快商讨订约。这时,原先只有英国参加的“互保”活动,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美、法、俄、德等国也加入进来。清政府宣战令传到东南各省后,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拒不执行。他们和盛宣怀积极谋划,为促东南互保的形成。盛宣怀积极奔走,代表东南督抚与外国驻上海领事代表美国人古纳订立了互保章程。

“东南互保”表面看来与清政府的对外“宣战”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对内镇压义和团,对外妥协二者又是一致的。因此,清朝最高统治者后来认为,“互保”对自己的统治利益有利,于是对《东南互保章程》立下汗马功劳的盛宣怀大加奖赏,赐予其太子少保的官衔,这为盛宣怀以后的政治活动帮了大忙。

盛宣怀对清王朝是十分依赖的,他企望靠清政府的权势来增强其经济势力。因而,对清末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盛宣怀是十分敌视的。对于各地的饥民暴动,他建议招抚为主,打击为辅;对于一些比较有组织的会党起义,他主张全力进剿。革命派以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为理想,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盛宣怀为此忧心忡忡,担心革命力量壮大,一发不可收拾。

盛宣怀为了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主张铁路干线国有,企图形成自己掌握的垄断经济体系,结果引起各地保路运动的发生,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

前面讲到的汉冶萍公司,是钢铁联合企业垄断组织的逐步形成。1909年,盛宣怀又重新控制轮船招商局,他所主管的中国通商银行也有较大的发展。1910年,盛宣怀又被任命为帮办度支币制事宜,可以统一铸币大权。为此,他极力要建立自己的经济垄断体系。虽然邮传部尚书职务对其管辖铁路提供了方便,但铁路所有权收归国有后不仅便于控制,且有利于与外国人进行交易。191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铁路国有。盛宣怀会同度支部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了川汉、粤汉借款合同。此举招致国内一片叫骂声,由此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盛宣怀成为革命所打击的对象。

武昌起义爆发后,盛宣怀力劝隐居河南的袁世凯出山进行镇压,并答应提供军饷,但革命的发展形势不像盛宣怀所想的那样,清王朝大势已去,且为平息众怒,还把盛宣怀革了职,他在国内难以立足,只得流亡日本,但轮船、汉冶萍等重要企业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外反动势力企图联合扼杀这个新生政权,首先在经济上进行封锁。远在日本的盛宣怀也积极响应,站在反动势力一边,对临时政府持仇视态度。当南京政府迫不得已要将汉冶萍作为中日合办以及招商局作抵押向日本借款时,盛宣怀坚决反对,当然,他并不是站在民族利益上来反对,而是出于对政府的仇视。

盛宣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清政府以后,又把眼光盯到了袁世凯身上,他希望凭借这个实力派人物能保下他那万贯家产。于是,袁世凯窃国为民国总统之时,盛宣怀处处表彰袁的非凡才能。因此。反对袁世凯破坏民国的“二次革命”爆发,盛宣怀竟说这是革命流毒忽又发作,咒骂“二次革命”是一次“叛乱不息”,希望北洋军南下消灭这支革命力量。

袁世凯对盛宣怀也给予回报,盛宣怀回国后避居青岛,对汉冶萍公司和招商局重新主持,袁政府在其经营、发展时给予扶持,这更让盛宣怀感激涕零。晚年的盛宣怀,虽不如辛亥革命前那样春风得意,但也有了个还算自己满意的结局。1916年,这个在近代中国政治和经济领域里曾经显赫一时,颇有影响的盛宣怀病逝,终年62岁。

盛宣怀是洋务活动中的中坚人物,他推行商本商办民用企业对社会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与袁世凯勾结,仇视革命又是他人生一大败笔。

标签: 倒了就找靠山

更多文章

  • 虎门之战:关天培与守台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壮烈,将士,虎门

    17~18世纪,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攫取更多的财富,英、法等国纷纷伸出魔爪大肆扩张。他们把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视为一块大肥肉,蜂拥而至,企图用工业品敲开封建王朝的大门。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工业品根本无法渗

  • 范文程: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 大清开国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师,明朝,汉奸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却成为大清开国军师,他在历史进程中注定不平凡。满清的前身是祖居东北的女人部落,在后来杰出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完成了统一,后来的继承人在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后,建立了满清。一个落后的民族能够如此的发展,最后还竟然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这与汉族中众多的能人为其效力是分不开的,在这

  • 清朝名臣索尼的生平简介,索尼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事迹,清朝,索尼

    早年时期索尼(清朝初期重要大臣)索尼是满族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哈达携带家眷前来归顺。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1627年)在宁

  • 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位,可作,雍正

    在明朝以前,关于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皇室子孙刀枪相向大致就那么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到了清朝就一反常态,改变了从汉朝到明代一千多年的继承制。“改革”最彻底的要属雍正皇帝,直接就废除太子之制,实施密诏。也就是说,皇帝生前有权不册立储君,只要留有遗诏,待驾崩之日由

  • 清朝三代帝师祁隽藻传奇 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代,之久,清朝

    讲述着名诗人、书法家祁隽藻一生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在央视首播。本文记叙的历史上的祁隽藻政闻轶事。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

  • 清太祖或可能是被金人俘虏的宋朝徽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俘虏,太祖,宋朝

    如果有人问你,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你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姓爱新觉罗啦!”不错,爱新觉罗确实是清朝皇帝的姓氏,至今清朝已经亡了100多年了,还有很多人以自己姓爱新觉罗这个皇家的姓氏为荣。可是,你知道吗?事实上,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你想得那么

  • 隆科多辅助雍正顺利继位,登位后的雍正,为何却要严厉打击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却要,隆科多,雍正

    先讨论一下雍正继位全过程中,隆科多有哪些贡献。康熙皇帝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忽然病危于畅春园,在临死前诏藩院尚书及隆科多,将拟好的即位遗诏交给隆科多,并任职他为顾命重臣,辅佐胤禛。隆科多本就支持胤禛,自然万死不辞,在胤禛继位的这件事上,他表现的尤为出色。他怎么表现的呢?第一,康熙病逝事发突然,他进言胤禛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二、朝鲜东学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云,朝鲜,甲午

    民族危机与东学道日本的躁动跟国际形势也是有关的,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打败并强迫开放国门的亚洲封建国家,而重点目标就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清帝国)、朝鲜等地。欧美等列强已经对中国交锋过,他们在与中国的战斗中明白,虽然中国已被打败,但由于清政府的实力仍存,并且通过“洋务运动

  • 身陷政治漩涡的妃子——珍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妃子,漩涡,身陷

    在清末历史上,除慈禧之外,珍妃就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受人瞩目的妃子了。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情人,隆裕皇后最嫉妒的妃子,也是慈禧太后最痛恨的女人。她是维新变法中的弄潮儿,也是宫廷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她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因多次违制而获杖责,她曾有过不同凡响的政治抱负,却因此而死于非命;她在幽禁多年后被

  •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作品,儒林外史,这本书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这只是一个写在小说里面的故事,这部小说写了很多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其中或许就数范进中举最为出名了。不过,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他的一生比范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