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不是他明朝早成了第二个大宋了,为明守下大半江山,迎来的却是皇帝一刀

如果不是他明朝早成了第二个大宋了,为明守下大半江山,迎来的却是皇帝一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36 更新时间:2024/1/13 9:42:58

岳飞大家都认识,在宋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一心为国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成为千古奇冤。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300年后悲剧再次重演,不过这次历史主角换了,他是大明第一功臣–于谦

事实的过程是这样的,1449年北边的瓦剌名将也先率大军侵犯我明朝领土,明英宗朱祁镇听信了宦官的话,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朝50万精锐尽失,朱祁镇本人被生擒!

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后官嫔妃顿时哭声一声,满朝文武也尽情发挥“事后诸葛亮”的精神,痛批宦官的不是,然后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唯今之计,只有南迁了”。

说了这么多屁话不就是想逃跑嘛!

由于精锐尽失,守卫北京的只有十万老弱病残的士卒,根本不是瓦剌名将也先的对手,这一幕与300多年的宋朝何其地相似,一旦听信了大臣的话,放弃北京,明朝就会成为第二个宋朝!

而此时的满朝文朝都在紧张地决策,不过他们的决策不是怎么打,而是怎么逃跑。有人主张往四川跑,有人主张退守长江往南京跑,而“身先士卒”的他们早已打包好了家当,就等一声令下举家迁移。

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主张逃跑者皆斩!”此话一出,整个朝堂全部安静了。在无数惊愕的目光中,于谦接着说:“京师是天下根本,一动就要亡国,你们难道不知道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1398年生,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文官,原先是明朝国防部二把手,但一把手在土木堡战死了,他便成了当朝国防部的一把手。他这一番怒吼震醒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于是他们纷纷支持他,虽然于谦是个瘦弱的老头,一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文官,然而此时他的肩上却扛起整个国家的重担!这一仗,于谦只能胜不能败,如果失败,北方的半壁江山必然不保,大明的国运也将从此改变。

于谦迅速发起全国总动员,把京师周围能调的兵全部调过来,勉勉强强凑齐了20万军队,接着,他颁布一个恐怖的命令:“大军全部开九门之外,列阵迎敌。”这意思就是说,把北京城门紧闭,所有兵将都在城门外决斗,哪怕战死也不得开门退缩。这一幕与韩信的“背水一战”何其相似,于谦虽然没打过伏,但他深谙兵法之妙。

考虑到这些兵素质差,接着于谦再下令,所有逃兵后退一步,斩!然后于谦再颁布一些稳定军心,征调粮食,稳固城池的命令,做完这一切,他静静等待最终决战的到来。

于谦亲身出城外,与众将士一齐战斗。这是一场背负国运的战斗,后面就是自己的家,士兵们燃起必胜的信念。

也先不愧为瓦剌名将,他先小部分试探,却被气焰鼓鼓的明军杀回去。面对蒙古最擅长的骑兵,于谦知道自己的弱势。当也先派他弟弟冲过来时,明军亮起了火炮,顿时瓦剌军就被射成马蜂窝,也先的弟弟战死。吃过亏的也先长了教训,因为北京是座大城,也先决定对北京九个门发起总攻,瓦剌大军左突右进,猛烈进攻,奈何北京城在于谦的防守下固若金汤。

一向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在北京城外久攻不下,也先重现大元帝国的美梦破灭了,在一个夜里他打算撤退,结果于谦开大炮对着瓦剌撤军就是一顿猛轰,致使瓦剌大军溃散而逃。

就这样,从一盘散水到众志成成,从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明朝的一次亡国之危被于谦成功化解了。如果明朝没有于谦,这次可能就亡国了,正是这个身先士卒的文官以天下为已任,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才让大明王朝延续了两百多年。

然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也如同岳飞一样,救了国家,亡了自己。那个曾经被蒙古军俘虏的皇帝朱祁镇回来了,当他再次坐上皇位后,听信宦官与奸臣的话,以“制造不轨言论”为由把于谦这个帝国第一功臣杀害,史称“天下冤之”!

标签: 成了明朝江山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皇后,死后被葬3次,家族出了5个皇后和6个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出了,妃子,皇后

    根据科学研究清代入关后的皇家葬制发觉,要是王后死在皇上以前,会与皇上合墓一起,要是死在皇上以后,则会独立建陵。这样的事情下,王后通常会只葬多次,显然,清代有一名王后却往返葬了多次,她就是说道光帝正室孝穆成王后。孝穆成王后来源于清代最赫赫有名的后族钮祜禄氏,并且还是归属于顶尖中的名门弘毅公府一只,弘毅

  • “南书房行走”是个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书房,是个

    在清史读物和清宫影视作品中,常能见到“南书房行走”这个有点古怪的官名。南书房,是清代翰林在内廷侍候皇帝读书和做机要工作的地方;“南书房行走”,是在南书房里执勤的翰林的称谓。所谓“行走”,是指本来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中办事;那么

  • 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为什么被孤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四位,大臣,孤立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苏克萨哈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病危,遗诏立皇三子玄烨为太子,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这四位辅政大臣,个个都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无奈又个个心怀鬼胎,搞得朝廷乱成一锅粥。首辅索尼有勇有

  • “三代帝师”祁隽藻:一树葱茏入梦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代,祁隽藻,葱茏

    翻阅着定价不菲、印制精美的《祁隽藻书法精典》,美的享受充溢心间。经典作品总是能穿越时空,不仅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成时代之圭臬,而且能布泽于世,浸润身后的所有岁月。如果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那么,祁隽藻则是这片茂林修竹中枝叶参天的大树。头顶浩瀚天空,撑起一树绿荫。好大的一棵树,奇特的

  • 清朝的转衰和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农民起义,清朝,连绵不断

    一、“富贵如花”、“贫贱如草”乾隆皇帝即位初期,励精图治,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科学上都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极盛的顶点。但是,中叶以后,土地集中现象极为严重,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大小官僚贪污成风、鱼肉人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民,官吏,达州

    江国霖,字雨农,号晓帆,清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于大竹县童家乡盐井沟。他为官20余年,一生清廉,所到任上,一心关心人民疾苦,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死,终年48岁。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

  • 慈禧第一保镖,大清第一武状元张蜀锦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多,武状元,蜀锦

    一说到慈禧太后,估计很多人都表示恨的牙痒痒。也的确,慈禧太后在晚清的时候干了许多的祸国殃民的事情。她不仅思想迂腐,生活也极其奢靡。在全大清的百姓吃不上饭的时候,她还在各种造作。最后差点将大清的土地都变卖出去了。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面对慈禧的兴风作浪为何就没有人想要对她除之而后快呢?其实在慈禧掌

  • 大清朝的太平盛世——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百年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平盛世,清朝,盛世

    太平盛世圣祖康熙帝、仁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此三帝在位一百多年,乾纲独断。他们志存高远,励精图治,汉文化水平又高,是清廷入关后最有统治才能,功绩最突出的皇帝。在这100多年里,国内虽然还时有战争的发生,但这些战争不是局于边疆地区,就是限于规模不大,因此都没有造成全国性的大动荡,世道真是堪称&ldqu

  • 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他想衣锦还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他想,告老还乡,衣锦还乡

    还不知道: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被处死的人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面对帝皇,仍然可以直言进谏的清官。孙嘉淦出身于贫困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康熙五十二年,经过不懈

  •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保卫战,历史意义,天京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林肯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大剧院被南方间谍刺杀身亡。1861年9月,天京上游的最后一个屏障安庆陷落,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