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他想衣锦还乡

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 只因他想衣锦还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86 更新时间:2023/12/21 22:12:02

还不知道:孙嘉淦告老还乡为什么拉几车砖头回家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被处死的人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面对帝皇,仍然可以直言进谏的清官。

孙嘉淦出身于贫困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康熙五十二年,经过不懈努力,孙嘉淦终于考中进士,当上了官。不幸的是,孙嘉淦因长相丑陋,被调到户部工作,对于这样一个高材生自然是大材小用

后来雍正登基后,不堪安于现状的孙嘉淦多次上书,阐明自己拥有的才能无法发挥的情况。经过朝中大臣的提议,雍正决定让他管理整个国库的银子。果真,在他任职期间,账目的来往记得十分详细,贪污事件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不像上一任当没几年就被查出贪污。

雍正帝性格一直来直去,只要是大臣说错话或犯了小事,他都会过分苛责,导致朝中的官员面对政事都不敢发表意见。有次,孙嘉淦将自己对国家的见解公然告诉雍正:“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句句一针见血,雍正帝觉得自己颜面尽失,于是大怒:“你为敢口出狂言?”

一旁的辅臣朱轼急忙解释道:“孙嘉淦虽然狂妄无礼,但他敢于直言的性格,是很多人没有的!”雍正帝沉默了一会,然后大笑对他说:“爱卿说得有理,如今朕需要的就是如此这般有勇气的大臣。”事后,孙嘉淦因祸得福升为国子监司业。

1735年,雍正不幸去世,他的第四子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任左都御史的孙嘉淦同样直言不讳,再次上疏,告诉乾隆“耳习、目习和心习既成,乃生一弊。何为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也。”看完奏折后,乾隆和他父亲的反应截然不同,不但没有大怒,还深表赞同,于是孙嘉淦再次升官,任刑部尚书。

为清廷效力34年年的孙嘉淦已年老体衰,于是向申请告老还乡,一开始乾隆拒绝了这个请求,希望他还能为国效力,但后来考虑到他确实年迈,最终还是同意了。

做了一辈子的清官,孙嘉淦不像其他大臣家财万,为了回乡不让村里人看不起,他托付仆人购买大量木箱,然后装满砖头,意为告诉大家这里面装的都是他当官获得的宝物

谁能想到,有人向乾隆举报孙嘉淦是个贪官,正拉着好几车的金银珠宝回家。乾隆得知后,愤怒地拍了两下桌子,并派人抓拿孙嘉淦并扣押所有马车。

很快,孙嘉淦被抓到了,乾隆失望的说:“朕一直以为你是个清官,没想到你暗地里却是个十恶不赦的贪官!”孙嘉淦镇定自如,告诉乾隆:“臣一生光明磊落,如今准备回乡,如果两手空空,家乡人则会认为皇帝对我不公。于是带了些砖头,如此一来,家乡人便晓得我衣锦还乡了。”

乾隆叫人打开箱子,果然是一堆烂砖头,出于愧疚,乾隆将砖头统统换成真金实银,让他堂堂正正地衣锦还乡!

标签: 他想告老还乡衣锦还乡

更多文章

  • 天京保卫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保卫战,历史意义,天京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推举撤丁国王为意大利国王,定都佛罗伦萨。次年5月和9月,美国林肯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公开提出要消灭奴隶制;然而,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大剧院被南方间谍刺杀身亡。1861年9月,天京上游的最后一个屏障安庆陷落,太平天国

  • 清朝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制度,后妃,清朝

    光绪之隆裕皇后清朝后妃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

  •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一个,流芳百世,的人

    孙嘉淦是一个怎样的人?孙嘉淦凭借什么流芳百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嘉淦是清朝着名官员,曾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直是以敢于谏言闻名。孙嘉淦从小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最后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此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孙嘉淦的仕途获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在乾隆上位初期曾上疏《三习

  • 清朝后宫的嫔妃无趣时,做什么消磨时光?他们通常都干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做什么,后宫,嫔妃

    皇上的嫔妃,自打进了皇室宫闱宅院,就打开了庸庸碌碌、与世独立的后宫生活。皇上毫无疑问不可以每天陪在他们身旁,他们绝大多数的岁月全是和宦官、婢女渡过的。可是,他们是趾高气昂的主人家,和这些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聊的妃子们所以,妃嫔的生活一般都比较无聊。可是,人不是木头,是动物,有情感,她们一般做些

  • 耿精忠明知道造反是死罪 耿精忠为什么还向康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明知道,死罪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耿精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他当时击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以及五十多位官员,造反的意志很坚定,然而他却成为第一个投降康熙的藩王,难道耿精忠不明白即便自己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还是他心存侥幸,认为康熙会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们都

  • 清朝的皇帝们是一群怎样的群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皇帝,群体

    清代的皇帝,大多喜欢狩猎。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也是靠“弯弓射大雕”而白手起家的传说他最初创业的本钱仅为私藏的十三副刀甲。若按阶级划分,他无疑属于猎户出身,朝伏夜出,捕杀野兔山鸡之类去城里卖,养家糊口。估计在那个时代,貂皮鹿茸灵芝草,就已是“东北三件宝&rdqu

  • 慈禧之所以能走向权力巅峰,和他有直接联系,为了他慈禧不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择手段,他有,慈禧

    慈禧老佛爷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并且她还是满清政府的实际掌控人。要说政治权谋,慈禧可谓是深谙其道,但要是谈论治国安邦,她则是昏庸无能的一个典范。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之危,然慈禧太后却贪恋权欲,目光短浅,顾家不顾国。一味求和守旧,致使近代中国受尽屈辱,最终把清朝推向灭亡。在历史中,慈禧

  • 翁同龢为什么主张开战呢 只因他和李鸿章有私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和,只因,私怨

    翁同龢为什么主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875年,4岁光绪帝登基,一年后,慈禧太后安排状元翁同龢担任他的启蒙老师。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温雅有礼,还宛如父亲给了年幼的光绪许多生活上的关爱,因此很快就获得了光绪的好感与信任。光绪亲政后,翁同龢先后任

  • 陈宝琛传:世代簪缨 末代帝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世代,末代,簪缨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光绪元年(1875年)任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人合称“清流四谏”。光绪六年(1880年),由于“清谏”,得到两宫皇太后赏识,任

  • 清朝花木兰王聪儿:20岁带领打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结局,花木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聪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聪儿出身社会底层,幼年丧父,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女二人为了讨生活,只好走向街头,靠着杂耍本领,以江湖卖艺为生,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后来王聪儿结识了一个叫齐林的人,此人是当时一个秘密宗教——白莲教的首领。白莲教的来源,我们已经不得而知,